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75)
2022(1899)
2021(1912)
2020(1588)
2019(3652)
2018(3770)
2017(7482)
2016(4346)
2015(5043)
2014(5110)
2013(5260)
2012(4971)
2011(4467)
2010(4684)
2009(4520)
2008(4706)
2007(4332)
2006(4206)
2005(4082)
2004(3724)
作者
(13195)
(10876)
(10778)
(10537)
(6866)
(5228)
(4958)
(4215)
(4126)
(4109)
(3754)
(3751)
(3645)
(3484)
(3389)
(3291)
(3228)
(3196)
(3140)
(3101)
(2796)
(2652)
(2623)
(2489)
(2432)
(2409)
(2396)
(2392)
(2266)
(2199)
学科
(17531)
经济(17495)
管理(13932)
(12553)
(8466)
企业(8466)
(7707)
中国(7212)
方法(6432)
(5697)
劳动(5680)
数学(5521)
数学方法(5390)
农业(5334)
资源(4653)
(4615)
(4613)
(3840)
业经(3569)
(3498)
(3428)
地方(3389)
(3263)
银行(3257)
人事(3138)
人事管理(3138)
(3124)
(3089)
贸易(3086)
(3085)
机构
大学(64753)
学院(64502)
(26962)
经济(26275)
管理(24046)
研究(23013)
中国(19769)
理学(19519)
理学院(19314)
管理学(18901)
管理学院(18786)
(14662)
(13898)
科学(13821)
(12739)
中心(11074)
研究所(11072)
(11012)
财经(10526)
(10282)
北京(9998)
(9415)
(9391)
师范(9346)
(9019)
(8521)
经济学(8240)
业大(7981)
农业(7715)
财经大学(7654)
基金
项目(36987)
科学(28608)
研究(28215)
基金(26080)
(22335)
国家(22121)
科学基金(18544)
社会(17534)
社会科(16513)
社会科学(16507)
(14111)
基金项目(13316)
教育(12786)
编号(12531)
(11801)
资助(11799)
自然(11454)
成果(11275)
自然科(11035)
自然科学(11032)
自然科学基金(10816)
(8362)
课题(8331)
重点(8202)
(7984)
(7409)
项目编号(7271)
国家社会(7134)
教育部(7103)
人文(6904)
期刊
(34578)
经济(34578)
研究(20620)
中国(17611)
(10535)
(10055)
学报(9123)
管理(9103)
科学(8657)
(7746)
金融(7746)
教育(7512)
农业(6564)
大学(6329)
图书(6115)
资源(5700)
业经(5698)
学学(5560)
财经(5418)
问题(5055)
技术(5047)
(4722)
书馆(4542)
图书馆(4542)
经济研究(4516)
理论(3992)
(3639)
实践(3501)
(3501)
(3459)
共检索到111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礼忠  
目前全世界老年人口正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下个世纪全球性的问题。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由1987年的6%上升到2000年的6.6%,2025年将可能进一步上升到13.7%。我国老年人口也正在急剧增长,且带有突发性质,其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甚至快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1982至1987年间,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净增925万,增长18.7%,年均增长率为3.5%,几乎为同期总人口年均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争呈  邹红  何庆红  
本文将社会托幼资源、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CHNS1991-2006年六期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照料0~6岁儿童对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以及社区托幼资源在中老年人隔代照料与劳动供给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隔代照料会使中老年人劳动参与显著降低约20%,隔代照料时长每周增加1个小时会使中老年人劳动参与下降约6.9%,使退休概率上升约6%。社会托幼资源对中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托幼成本上,社区托幼成本上升会显著增加中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的概率和每周提供隔代照料的时长。积极破解"幼有所育"难题,解决中老年人的"工作-家庭"冲突,不仅有利于保证生育政策调整的效果,还有利于实现老龄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车翼  王元月  马驰骋  
本文运用青岛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对影响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养老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我国目前养老金覆盖率低的现状,导致有养老金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供给,这与养老金同劳动力供给成反向变动的理论假设相违背;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养老金、年龄、性别、技术证书、教育程度对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爱文  蒋选  
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劳动供给问题已成为决策者和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对老年劳动供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老年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分别梳理和归纳了国外学界有关健康、养老金和家庭三类因素对老年劳动供给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概述了每类影响因素背后的机制,分析了经济学理论在这一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总结了老年劳动供给问题研究的特点,以及对我国老年劳动供给的深入研究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岳希明  
目前我国有两种劳动统计。一种是以人口普查为主体的劳动统计 ,另外一种是由城镇单位劳动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行政登记、以及乡村就业人员统计三者组成的“三合一”劳动统计。两种劳动统计在就业人员总数、就业人员的行业构成以及它们的时间变化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通过讨论两种劳动统计在统计方法上的差异来揭示它们在统计结果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目的是对在经济分析中正确使用劳动统计提供帮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清香  胡望斌  
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一直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大难题,而要进行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又必须从理论上解决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论点出发,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复杂系数法进行还原,进而解决了复杂劳动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庄森(Mr. Lawrence Jeff Johnson):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司副司长今天,我主要和大家探讨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世界未来的一些设想。当我们谈及劳动世界未来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但它们只是劳动世界未来的驱动力之一。一、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在今天的演讲中,我主要讲讲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图1显示了机器人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鲁靖  秦杰  
该文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负效应,但是对非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正效应,具体来说,新农保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非农参与度以及非农劳动供给时间。此外,在性别差异角度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得出女性对新农保制度的敏感性大于男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琴  谭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探讨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度量人们的健康状况是一个难点。健康状况通过影响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闲暇的偏好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同时退休反过来又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此,通过了解多种度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梳理国内外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估计健康与劳动供给二者因果关系时所遭遇的内生性来源以及克服内生性问题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分析了研究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这一问题隐含的政策意蕴以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明  王晓军  李子文  
构建养老金水平对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值得分匹配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以期弥合当前研究中的观点冲突。研究发现,养老金水平对中国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参与时间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收入弹性较小,与养老金水平之间呈现出较为平缓的“U型”关系;配偶同住、健康状况和隔代照料3个因素与养老金水平之间存在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的交互效应;养老金水平对女性和农村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效应相对较高,这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和城乡二元结构密切相关。研究结论为提高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希明   范小海  
文章基于CHIP2013和CHIP2018新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对农村老年居民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文章不同于以往研究仅关注新农保对农业劳动参与率或劳动时间的影响,而是全面考察了其对总的劳动参与率和不同类型劳动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影响,特别是关注了以往研究未曾分析的长期影响。文章发现,在当前新农保养老金水平仍较低的情境下,领取养老金仅是使得农村老年人在不同类型劳动间转换工作,而几乎不影响总劳动参与率,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具有异质性。农业劳动的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短期变化不显著,长期才显著。农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下降源于土地经营面积的减少。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由挤出变为挤入。领取养老金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支出、家庭储蓄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应通过准确定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改革退休年龄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翠芬  
本文运用2015年CHARLS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对于中国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以及这种作用在各年龄段、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教育会对中老年人劳动参与产生积极显著的影响,随着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概率显著增加;受教育程度对于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积极作用在性别间表现出差异:对于中老年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升作用相对于男性更大、更显著;这种积极作用在不同年龄段也表现出差异:相比于退休后年龄段的个体,受教育程度对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积极作用在个体退休前的年龄段中体现的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斐  李麦收  
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双重挑战,探索健康与老年人劳动参与之间的公共医疗保险调节效应对于释放老年人口红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2015数据,使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实证分析健康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阻碍了老年人劳动参与,慢性疾病相比健康冲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享有公共医疗保险在老年健康与劳动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参加城居保能够正向调节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劳动参与,但对遭受健康冲击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新农合对慢性疾病和健康冲击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效应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显著。未来应逐步健全以提高老年人就业技能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加快落实弹性退休制度,优化均等化公共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迪  张尉  罗楚亮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老年劳动力资源,保障老年群体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区县最低工资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堆叠”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政策对城镇老年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最低工资标准每上涨10%,我国城镇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率显著提高1.44个百分点;(2)从异质性上看,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主要影响男性、低技能、低财产性收入和来自东、中部地区的老年群体;(3)最低工资政策显著提高了老年群体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和离退休再就业的概率,降低了离退休的概率,也显著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工资水平。根据结论文章认为,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缓解老龄化问题和提高老年群体福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生龙  李军  
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中国即将面临巨大的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本文主要验证健康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运用CHNS数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①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善,居民的劳动参与显著增加,贫困发生显著下降。此外,相对城镇居民和青壮年农村居民而言,健康对农村老年居民贫困的影响更加显著。②健康状况的改善能够提高农村老年居民的福利比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农村地区健康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障的投入,是减缓农村老年贫困和应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