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7)
- 2023(5696)
- 2022(4786)
- 2021(4315)
- 2020(3775)
- 2019(8491)
- 2018(8240)
- 2017(15966)
- 2016(8182)
- 2015(9570)
- 2014(9470)
- 2013(9518)
- 2012(9169)
- 2011(8471)
- 2010(8492)
- 2009(7945)
- 2008(7838)
- 2007(6990)
- 2006(6060)
- 2005(5531)
- 学科
- 济(44140)
- 经济(44074)
- 方法(26249)
- 管理(25959)
- 业(25343)
- 数学(23448)
- 数学方法(23285)
- 企(21313)
- 企业(21313)
- 财(11469)
- 中国(9700)
- 学(9185)
- 农(8829)
- 理论(7838)
- 业经(7730)
- 务(7168)
- 财务(7162)
- 制(7157)
- 财务管理(7142)
- 贸(7056)
- 贸易(7054)
- 企业财务(6965)
- 易(6798)
- 融(6456)
- 金融(6456)
- 地方(6203)
- 农业(6162)
- 银(5705)
- 银行(5683)
- 行(5409)
- 机构
- 大学(136895)
- 学院(131532)
- 济(58395)
- 经济(57353)
- 管理(51016)
- 理学(44793)
- 理学院(44337)
- 研究(44246)
- 管理学(43474)
- 管理学院(43265)
- 中国(33511)
- 京(28368)
- 财(27660)
- 科学(26260)
- 财经(22590)
- 农(22431)
- 所(22035)
- 经(20804)
- 中心(20434)
- 研究所(20007)
- 经济学(19925)
- 业大(19647)
- 江(18866)
- 经济学院(18067)
- 农业(17988)
- 北京(17837)
- 财经大学(17244)
- 院(15905)
- 范(15899)
- 师范(15506)
- 基金
- 项目(89814)
- 科学(71316)
- 基金(68096)
- 研究(62220)
- 家(60203)
- 国家(59730)
- 科学基金(51534)
- 社会(41179)
- 社会科(39103)
- 社会科学(39094)
- 基金项目(34987)
- 自然(34327)
- 自然科(33615)
- 自然科学(33602)
- 省(33192)
- 自然科学基金(33095)
- 教育(30398)
- 资助(29747)
- 划(28791)
- 编号(22500)
- 部(21377)
- 重点(20550)
- 成果(18911)
- 教育部(18826)
- 大学(18404)
- 创(18390)
- 发(18208)
- 国家社会(17806)
- 科研(17686)
- 人文(17352)
共检索到189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庆庆 张熠 陈玉宇
本文分析了中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对照料需求和照料模式选择的作用。实证上,通过大样本慢阻肺随机干预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的结果表明:(1)在慢阻肺干预实验后,实验组老年人身体健康显著改善。照料需求大幅度减少,健康改善带来老年照料利用概率减少了35.5%;(2)实验组照料需求的减少主要发生在社会照料需求方面,健康改善带来社会照料利用概率减少了67.8%,而家庭照料基本保持不变;(3)异质性检验表明,潜在家庭照料资源越少的家庭,社会照料需求的下降越明显。从理论的角度,上述实证结果支持家庭在老年人照料模式选择中存在"啄序偏好":家庭首先动用所有内部照料资源,然后再使用社会照料,从而导致社会照料对健康的敏感度更高。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事前的预防性健康干预政策能够显著减轻家庭在照料特别是社会照料方面的负担。对于内部非正式照料资源较少的家庭,预防性健康干预政策的减负效果尤为显著。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昊 李强
利用2013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健康资本模型"和"社会支持理论"提出研究假说,分别从情景记忆得分、精神状态得分和抑郁状况得分三个角度探析了子女照料对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子女照料对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照料强度的增加而有所变化且对女性和中西部的农村失能老年人影响更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子女照料可以通过增加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和进行身体锻炼的机会以及提高对子女的满意度来改善其精神健康。因此,有效利用以子女为主的家庭养老资源,构建以家庭照料为基础的多元供给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助推"健康老龄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靖
中国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的比例显著提高,对于增进家庭收入、减少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女性在家庭中的双重身份——挣取收入者和照看孩子的主要人员出发,其劳动模式和供给行为的改变对于下一代福利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确定的。本文通过将农村地区妇女的劳动供给状况进行区分,就其劳动参与行为对孩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母亲额外单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同样的母亲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于孩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农业劳动时间增加的影响程度,而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果分析表明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儿童健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沈可
教育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最重要部分,其互补关系引起了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使用中国老年人数据,研究了教育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教育显著提高了中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存活率,且教育带来的健康投入效率的提高比预算约束的放松所起的作用更大,因此可以通过健康行为的干预来增进人们的健康。本文进一步证实了教育对健康影响的持久性和跨国普适性,同时也发现了教育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渠道的一些有趣特点。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渠道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鹏 林夕力 丁兰琳
本文基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LRS)以及2014年CHARLS生命历程调查数据,分别在Barry、Roemer和Swift三种情境下,测度老年人健康不平等和环境、努力、人口学特征因素的相对贡献,并探讨了其变化趋势和成因。结果表明:三种情境下,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测度和分解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因素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最大,环境和努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弱。2011—2018年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程度下降,2011—2015年环境因素对适应负荷不平等的贡献度增加。出生地区、儿时的健康与营养以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最重要的三个环境因素。睡眠和饮酒是最重要的两个努力因素。因此,改善儿童时期环境因素、干预老年时期生活方式均能有效缩小老年人健康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青山 陈铭聪 胡峰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健康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健康城市”试点政策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健康城市试点政策提高了老年人健康水平,政策实施后老年人自评健康水平提高、患慢性病的可能性下降、抑郁情绪得分降低、日常活动需帮助的可能性下降、医疗费用减少。异质性研究发现,健康城市试点政策对城镇老年人和低龄老年人的健康促进作用更强,在空气污染水平较低、行政等级较高、养老和医疗卫生设施较完善的城市健康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健康促进效应主要通过“设施适老化改造”和“服务适老化供给”等机制产生影响。据此,文章建议进一步扩大健康城市建设范围,采取差异化的建设方案,充分发挥健康城市创建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晓梅 梁文艳
文章选取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探究教育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根据预算约束放松说、效率提升假说和认知丰富假说分析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将老年人健康分为身体功能健康、认知功能健康和健康自评三个维度,教育对老年人的三项健康指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2)教育通过社会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康行为的干预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物质生活质量,以积极应对中国老龄化中的健康问题。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老龄化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靖 董晓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和照料儿童责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儿童照料的替代品,包括老人、亲戚以及育儿机构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CHNS数据,针对多个反映儿童健康的指标,重点考察了儿童照料替代品对于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劳动供给时间和收入的前提下,被他人照料时间的增加对儿童健康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适合儿童年龄的育儿机构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证实了目前农村地区儿童照料服务的差强人意以及针对儿童的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关键词:
育儿替代品 劳动供给 儿童健康 内生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郁杨 陈东
本文从机会不平等这一创新性视角出发,基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CHARLS基线调查微观数据,采用PSM-DID模型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之间老年健康公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健康机会不平等,2011—2018年机会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且老年群体较之中年群体降幅更大;新农保政策显著缓解了城乡户籍造成的老年健康机会不平等,这一结论在更换匹配方法、调整研究样本、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新农保政策的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中等收入、得到更多家庭养老支持和健康状况更差的老人受益更多;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在短期内随着养老金领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从更长时间维度看政策持续性尚有待加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乾 方守林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显著。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有更高的自评健康和更低的抑郁倾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医疗服务、社会交往和市场劳动影响老年人健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使用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有更高的社会交往次数和更少的劳动参与时间进而有更好的自评健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红波
本文基于CFPS 2016数据,运用描述分析和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中老年人自评健康分布特征,并从信任、帮助感知状况和互惠三个维度,探讨了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村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的总体影响及分性别、年龄段差异。结果显示:农村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总体较差且存在自评健康不平等现象;认知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均与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显著相关,较低信任、较差帮助感知状况以及较差互惠的中老年人更可能报告不良自评健康等级;认知社会资本的影响存在性别和年龄段差异,女性主要受信任、帮助感知显著影响,而男性则受互惠影响,认知社会资本的影响集中于中年人和低龄老年人,对中高龄老年人影响不显著。由此,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促进农村居民认知社会资本的培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郁杨 陈东
本文从机会不平等这一创新性视角出发,基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CHARLS基线调查微观数据,采用PSM-DID模型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对城乡之间老年健康公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健康机会不平等,2011—2018年机会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且老年群体较之中年群体降幅更大;新农保政策显著缓解了城乡户籍造成的老年健康机会不平等,这一结论在更换匹配方法、调整研究样本、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新农保政策的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群体异质性,中等收入、得到更多家庭养老支持和健康状况更差的老人受益更多;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在短期内随着养老金领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从更长时间维度看政策持续性尚有待加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秀艳 赵建梅
本文研究教育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综合利用分位数回归、反事实分析和Machado and Mata(2005)的分解方法,将两个不同时期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分解为三个部分: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的边际影响的作用,教育自身分布的作用以及其他变量的影响。其中教育对健康的边际影响的变化将加剧健康不平等,而教育分布的改变即农村居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程度。因此,加大农村教育的公共投资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健康不平等状况。
关键词:
教育 健康不平等 分位数回归 反事实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力行 吴晓瑜
本文基于Soares(2005)的模型,导出婴儿死亡率和成年人预期寿命对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最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然后用跨国数据对模型的预测进行验证。本文模型的独特之处在于区分了成年人对小孩和对成年人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揭示了成年人寿命增加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作用机制。在实证检验中,本文除了采用地理、气候等指标作为工具变量外,还独创性的利用因为实施大范围免疫计划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外生的免疫率的国别差异来解决健康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结论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健康的重要作用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预期寿命 生育率 人力资本投资跨国回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安平
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2006年的数据,我们研究了城乡居民收入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以健康自评指标衡量的健康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对其影响不显著,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显著地改善了其健康水平。对于用因病不能正常上班和工作来衡量的健康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并不利于健康,农村居民的收入对该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对于以喝酒频率衡量的健康水平,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都不利于健康。
关键词:
收入水平 健康水平 CHN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需求与Grossman模型——来自截面数据的证据
中国失能老人照料需求及照料满足感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健康——基于CHARLS的证据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转移与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预测
向右下倾斜的非农劳动供给曲线——来自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证据
中国式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来自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的证据
社会资本决定健康状况吗——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
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经验证据
我国中老年人群商业健康保险的健康绩效分析——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