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4)
- 2023(12641)
- 2022(10011)
- 2021(9260)
- 2020(7770)
- 2019(17281)
- 2018(16945)
- 2017(33340)
- 2016(17661)
- 2015(19417)
- 2014(19180)
- 2013(18363)
- 2012(16017)
- 2011(13891)
- 2010(13259)
- 2009(11727)
- 2008(11013)
- 2007(9113)
- 2006(7431)
- 2005(6371)
- 学科
- 济(69395)
- 经济(69321)
- 管理(49432)
- 业(48979)
- 企(39892)
- 企业(39892)
- 方法(34292)
- 数学(30682)
- 数学方法(30281)
- 农(19781)
- 中国(19144)
- 财(18146)
- 业经(16245)
- 农业(13382)
- 学(13005)
- 地方(12301)
- 务(12233)
- 财务(12190)
- 财务管理(12169)
- 制(11889)
- 企业财务(11657)
- 技术(11370)
- 贸(11363)
- 贸易(11359)
- 易(11082)
- 理论(10517)
- 银(10063)
- 银行(10048)
- 环境(9841)
- 融(9795)
- 机构
- 大学(234496)
- 学院(234157)
- 济(97148)
- 经济(95418)
- 管理(93939)
- 理学(82978)
- 理学院(82129)
- 管理学(80601)
- 管理学院(80157)
- 研究(73488)
- 中国(54061)
- 京(46849)
- 科学(44634)
- 财(43251)
- 农(37717)
- 财经(36046)
- 业大(35278)
- 中心(35173)
- 所(34478)
- 经(33253)
- 江(32537)
- 研究所(31881)
- 经济学(31310)
- 范(29995)
- 师范(29656)
- 农业(29587)
- 经济学院(28442)
- 北京(27734)
- 财经大学(27458)
- 院(27005)
- 基金
- 项目(172772)
- 科学(138690)
- 基金(129291)
- 研究(125031)
- 家(113235)
- 国家(112347)
- 科学基金(98329)
- 社会(82965)
- 社会科(78871)
- 社会科学(78856)
- 基金项目(68647)
- 省(66454)
- 自然(63655)
- 自然科(62326)
- 自然科学(62310)
- 自然科学基金(61200)
- 教育(58027)
- 划(56257)
- 资助(51147)
- 编号(49129)
- 重点(38895)
- 部(38804)
- 成果(38016)
- 创(36747)
- 发(36702)
- 国家社会(35994)
- 创新(34402)
- 教育部(33989)
- 科研(33829)
- 人文(33255)
共检索到319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兴堃 贺梦洁 陈琰 赵忻怡
[目的/意义]目前关于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基础依然薄弱,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老年人的信息需求,而忽视了老年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本研究以老年人阅读为切入点,结合"生产性老龄化"理论框架,验证适合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的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动机量表以探究老年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驱动力及其特殊性。[研究设计/方法]利用参与动机量表,对三所老年大学的394位、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学员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动机开展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深入挖掘老年人阅读动机,并采用基于稳健标准误的logistic回归对样本的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检验了老年人阅读动机的异质性。[结论/发现]50岁及以上人群的阅读动机有四个维度,包括成就和自我实现、应对挑战、习得知识、社会交往。同时,年龄越大,参与阅读的概率越高。此外,老年人(65岁及以上)的阅读动机具有异质性。在严格控制各控制变量固定效应的基础上,发现50岁及以上人群的阅读行为主要受"习得知识"动机的正向影响;而老年人的阅读动机不再是"习得知识",而是与"应对挑战"负相关:"应对挑战"得分高一分,老年人阅读的概率会降低48.87%。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希望通过阅读来应对老年生活的挑战,但却遇到了现实困难。[创新/价值]从生产性老龄化视角出发,验证了适合我国老年人的参与动机量表,发现了50岁及以上人群阅读的多维动机,为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量化研究工具。同时,老年人阅读动机的异质性说明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关注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必要性,对如何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开展阅读推广或其他公共文化活动也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马瑞廷
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人口更多,且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存量丰富。有效开发与利用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对于补充劳动力短缺、促进经济增长、减轻社会负担、构建和谐社会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产性老龄化的视角分析我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制约因素以及开发策略,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推进延迟退休政策;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观;构建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丰富培训内容等措施,积极应对老龄化,促进生产性老龄社会的实现。
关键词:
生产性老龄化 低龄老年人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维林 钟栎娜
从2000年至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10.2%上升到18.7%,自2022年起,1962年之后的第二次婴儿潮将引致我国老年人口持续15年激增,"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快速迈入中度老龄社会(1)。因此,人口老龄化总量大、速度快、不平衡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和趋势,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全面、深刻、广泛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芬 高庆彦 童彦 张玲
本文利用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年化对居民消费影响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地区分析发现,人口老年化对居民消费受地区异质性影响显著。其中,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具有负向影响。在控制变量方面,居民收入、金融集聚、社会保障水平均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
本文阐述了我国近些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计划生育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作用,指出人口学的作用只能使老龄化加剧而不能减缓;提出计划生育并不导致老年人问题的产生;老年人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单纯是一个人口问题;老年人口抚养比不完全等于社会对老年人的抚养负担。因此,解决老年人问题不能从人口学或计划生育政策上寻找出路。试图调整生育政策来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进而解决老年人问题是不现实的。在社会发展中,我们正在并将继续试图缓解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或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而不是人口老龄化。那么,由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所造成的老年人问题和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老年人问题,都必须通过社会发展的途径来解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璐 王璐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数据,选取老年人帮子女做家务、照料孙子女、工作等9项活动构建代表“生产性老龄化”的综合指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科学识别中国“生产性老龄化”的健康绩效。研究发现,参与“生产性老龄化”活动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这一效果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当“生产性老龄化”活动的参与频率为低程度和中等程度时,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提升效果更好,但从心理健康层面来看,当帮子女做家务和工作的频率为中等程度时,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生产性老龄化”活动参与数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呈倒U形分布,同时参与2~3项“生产性老龄化”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提升效果最好。
关键词:
生产性老龄化 健康绩效 联立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阳 周绿林 许兴龙 林枫
目的:基于ADL模型探讨老年人的异质性养老服务需求,以期为养老服务精准供给提供策略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12家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人一般资料和异质性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37份。结果:长期照护型老年人更需要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健康照护型老年人更需要文化娱乐的满足;短期照护型老年人在获得基本的日常照护基础上也需要丰富的文化娱乐。结论:大多数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类别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不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坤
基于2000—2018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技术进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间实现了小幅增长;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农村人口老龄化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同时也会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和科研投入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此外,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中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会显著阻碍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应该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以及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就业和创业等途径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蓓
本文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农村消费市场下沉的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下沉,且在一段时期内具有动态叠加效果;人口老龄化对农村消费市场的下沉存在区域差异性影响,具体来说是在东部影响最大,中部次之,在西部地区却是抑制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农村消费市场的下沉作用在农村消费市场的不同下沉程度上呈正“U”型作用轨迹。以上研究结论为新时代人口老龄化加剧情况下农村消费市场的下沉挖掘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老龄化 市场下沉 面板分位数 异质性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旭恒 李晓飞
基于世代交叠模型构建简化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倾向非线性影响的理论模型,结合2002—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以养老保险发展为门槛变量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门槛特征,随着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消费效应由负转正,并且正向效应逐渐加强;在异质性门槛效应分析方面,东部地区的门槛值大于中、西部地区,享受型消费的门槛值大于发展型消费。提高养老保险支出水平与覆盖率,能够使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由负转正(西部地区,享受型消费)或增强人口老龄化的正向消费效应(东、中部地区,发展型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浩 魏勇 郭林
厘清城乡养老模式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对养老模式发展完善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对CLHLS 2018年截面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体,拥有较大比例的独居老年人,而参加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很低。乡村比城镇拥有更高比例的独居老年人,且机构养老的比例更低。城乡不同养老模式间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独居养老最优,家庭养老次之,机构养老最低。家庭养老模式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他评健康与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而日常活动能力乡村优于城镇;独居养老模式下,城镇老年人认知功能与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机构养老模式下,乡村老年人他评健康优于城镇老年人,城镇老年人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本文提出应减小城乡地区养老差距、提高养老体系公平可及性、转变养老观念、树立正确健康观等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服务 养老模式 老年人健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豪
近几十年持续的生育率下降,导致了东北亚区域目前已经出现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将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种种深刻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和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积极的老龄化对策,以迎接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社会保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滢潭 龙飞 原新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的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多维指标构建了健康老龄化指数(HAI1和HAI2),从生命历程和健康公平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城乡差异及其变迁趋势。研究发现,城镇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水平明显优于农村老年人,这主要是由于城镇老年人在童年期家庭背景、成年期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具有优势;健康老龄化的城乡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而弱化,呈现“收敛效应”,并且这一模式在连续出生世代中的效应也变得更弱,这主要是由于与早期世代相比,新世代城镇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水平大幅度下降。应完善健康老龄化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并注重老年群体在生命历程中的劣势累积效应,确保健康老龄化水平提升策略的有效性和超前性。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海生 窦大鹏 匡增杰
生产性服务业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是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我国目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9年我国分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结论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产生促进作用。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累积效应和信息传播效应,增加了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水平,从而增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水平,降低劳动力和企业的匹配机会和质量,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产生负面影响。总的来看人口老龄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净效应为正。因此,政府应该顺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同时也要加强政策引导,规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毛奥琳
本文在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从生活便利度、医疗设施可达性、公共交通出行便利度、适宜步行环境和小区属性5个方面探索性的构建了老龄化视角下评价居住适宜性的指标体系。以南京市建邺区为例,通过GIS软件对各类POI数据、水系、绿地、房价、建筑高度、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分布等基础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点距离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最近设施点分析、OD成本矩阵分析和视域分析,评价了277个住宅小区居住适宜性。研究发现:适宜性等级呈现出一定的圈层分布规律;适宜性等级为"较差"和"差"的小区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医疗设施可达性在不同小区之间的差异很小,生活便利度、公共交通出行便利度和适宜步行环境等空间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