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1)
2023(10670)
2022(9542)
2021(8933)
2020(7511)
2019(17539)
2018(17271)
2017(34036)
2016(18104)
2015(20443)
2014(20187)
2013(20190)
2012(18278)
2011(16410)
2010(16157)
2009(14615)
2008(14031)
2007(11949)
2006(10346)
2005(8712)
作者
(51305)
(42297)
(42028)
(40064)
(27206)
(20311)
(19094)
(16717)
(16178)
(15050)
(14784)
(14173)
(13275)
(13161)
(13131)
(12772)
(12708)
(12640)
(12159)
(11965)
(10513)
(10240)
(10099)
(9504)
(9467)
(9330)
(9317)
(9287)
(8445)
(8310)
学科
(74357)
经济(74271)
管理(52905)
(50797)
(42566)
企业(42566)
方法(38966)
数学(34444)
数学方法(34137)
(18585)
(18344)
中国(17952)
业经(15950)
地方(15224)
(15132)
(13584)
贸易(13578)
(13092)
农业(12546)
(12364)
财务(12306)
财务管理(12281)
理论(11894)
企业财务(11694)
(11662)
技术(11576)
(11392)
环境(11090)
(9959)
(9937)
机构
大学(257221)
学院(253920)
管理(106734)
(100499)
经济(98372)
理学(93915)
理学院(92933)
管理学(91488)
管理学院(91026)
研究(79835)
中国(58115)
(53584)
科学(49486)
(45431)
(38628)
业大(37736)
财经(37686)
(37072)
中心(36362)
研究所(35430)
(34732)
(34470)
北京(33705)
(32854)
师范(32557)
经济学(30224)
(29364)
农业(29031)
(28865)
财经大学(28386)
基金
项目(181876)
科学(143454)
研究(133752)
基金(133190)
(114873)
国家(113942)
科学基金(99152)
社会(84216)
社会科(79875)
社会科学(79856)
基金项目(71449)
(70120)
自然(65082)
自然科(63573)
自然科学(63562)
自然科学基金(62445)
教育(61333)
(59096)
资助(55355)
编号(54464)
成果(43371)
(40528)
重点(39813)
(37780)
(37618)
课题(36507)
教育部(35250)
创新(35116)
科研(34986)
大学(34664)
期刊
(102165)
经济(102165)
研究(73022)
中国(42214)
学报(38869)
管理(37890)
科学(35807)
(32828)
(32403)
大学(29686)
学学(27852)
教育(27433)
农业(23001)
技术(21810)
(19854)
金融(19854)
财经(17961)
业经(16807)
经济研究(16355)
(15099)
图书(14499)
理论(13461)
问题(13370)
实践(12509)
(12509)
科技(12389)
技术经济(12167)
(11671)
现代(11161)
商业(11150)
共检索到352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雅慧  叶俊廷  
高龄社会即将来临,加上提早退休的情况,台湾高龄者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是值得探究的议题。以质性研究的方法,针对30位成功老化者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其目的是要了解他们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研究结果:受访者在退休前的期待与担忧,会形成积极规划与缺乏准备两种不同的取向;退休生涯转换时期的途径,包括计划型、延续型与重新调适型;退休生涯的稳定期,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安适、活跃的社会参与以及灵性层面的成长;在经历退休生涯转换的历程后,受访者以积极进取、维持既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把握时下等三种方式继续未来的退休生涯。研究结果可提供高龄者退休生涯调适的谘商与辅导,以及高龄学习活动规划的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纪竞垚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市老年人退休适应状况,并结合中国退休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验证并拓展了退休适应综合模型,构建了本土化的老年人退休适应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研究显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能够较好地适应退休生活,但具有群体差异。城市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较高、健康状况较好、有配偶、有经济上的养老规划、退休后选择继续工作或退休前为中高层管理者拥有更好的退休适应状况。同时,文章验证了本土化退休适应综合模型。结果显示,个体和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皆影响中国城市老年人的退休适应。此外,基层管理者的适应状况较差,需要在政策和实践层面重点关注该类群体的退休适应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张光赢  张婧文  
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转型背景下,增进对劳动者退休过程的认识有利于完善老年人就业及退休政策。应将退休过程视作连续轨迹进行研究,并充分考虑人群异质性与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影响。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中的工作史数据,采用序列分析方法识别出中国城镇男性老年人典型退休轨迹(60岁退休型、55岁退休型、提前退休型、长期失业型和非正规就业型)和女性老年人典型退休轨迹(50岁前退休型、55岁退休型、长期失业型和非正规就业型)。通过比较代际间退休轨迹分布的离散程度差异发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老年人退休轨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和性别差异,女性轨迹的多元化程度更高,男性轨迹随代际递增的多元化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贝贝  
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升高、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释放老年人口消费能量成为一个充满机遇的挑战。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全国城乡老年人口消费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且消费结构相似。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全国老年人口及分城乡老年人口消费决定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休后老年人口消费水平会提高;优势个体特征、良好家庭互动以及健全社会保障等因素有利于释放老年人消费的潜能,其中收入和教育变量作用显著,尤其在农村地区更加显著。鉴于此,研究认为应当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提供全面的老年产品与有效的老年服务,激发老年人口消费动能,最终促进全国消费需求的增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贝贝  
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升高、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释放老年人口消费能量成为一个充满机遇的挑战。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全国城乡老年人口消费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且消费结构相似。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全国老年人口及分城乡老年人口消费决定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休后老年人口消费水平会提高;优势个体特征、良好家庭互动以及健全社会保障等因素有利于释放老年人消费的潜能,其中收入和教育变量作用显著,尤其在农村地区更加显著。鉴于此,研究认为应当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海青  孙祁祥  
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角度看,简单的、拥有强假设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证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存在影响,但在放松完善资本市场、养老金精算公平、个体寿命确定等假设,以及加入更多参数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虽然其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从实证角度看,虽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但大部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结论,即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中加入更多个体偏好参数和国家制度参数,以及在实证中对研究群体进行拓展,从而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灵云  谢孝忍  
基于上海市退休老年人再就业调查数据,对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是否有退休工资、其他老人工作影响等对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其他老人工作影响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本文的政策建议:鉴于上海市老年人再就业意愿比例较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其"老有所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定有关就业政策时应当加以考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磊  沈政  沈盈希  
秉着回答延迟退休是否会增进老年人福利这一科学问题,本文结合当前以支定收给付确定的养老制度和延迟退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代际支持的经济福利视角,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发现:延迟退休提升了老年人福利。通过对核心参数、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以及养老制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但是媒体、学者以及行文的实际调查结果均显示,多数民众反对延迟退休。在经济福利上,这源于现实中缺乏模型中延迟退休改善老年人福利的转移支付机制以及现存养老制度的不公平性等。本文的政策意涵在于,其一,向民众传达这一事实,坚定民众对政策的信心;其二,尽快推出与延迟退休政策配套的政策,如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等,根据不同的部门制定出差异化的退休政策,使延迟退休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泰安市和江苏省无锡市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再就业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彦媛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的价值也得以体现。闲暇教育有助于城市退休老年人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老年人形成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有助于老年人掌握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各种能力,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促进城市退休老年人闲暇教育价值的实现,文章提出以下对策:丰富闲暇活动内容,促进老年人自愿选择;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推动老年人闲暇活动;正确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老年人自主学习;改进老年大学建设,丰富老年人闲暇教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华磊  王辉  胡浩钰  
文章从代际支持视角出发,建立一个可以模拟不同延迟退休情景下历年老年人福利变化的动态优化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在当前待遇确定型养老保险制度下实施延迟退休方案,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善老年人福利,反而可能会损害老年人现有福利。文章认为,若要促使延迟退休方案实现帕累托改进,主要有两个思路:其一,将养老保险制度由待遇确定型调整为缴费确定型,从而促使延迟退休政策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福利;其二,在不改变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延迟退休方案的实施应与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并举,即引入转移支付机制,把延迟退休改善的社会福利部分补偿给老年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谢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供给结构恶化以及养老保障基金缺口增大等问题越加严峻。为应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与政界建议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政策形式。我国老年人的退休行为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此问题的答案是制定有效的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和依据。为此,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probi 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经济类及经济类因素对我国老年人退休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非经济类因素中教育水平对老年人退休的影响最为明显,经济类影响因素中家庭净收入对老年人退休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且,城市和农村老年人退休行为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珂  黄昭棠  高世萍  
本研究选取2007年7月至201 0年1 0月台湾地区劳工退休旧制与新制基金及香港地区强积金月报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台湾地区劳工退休基金与香港地区强积金的绩效与风险值,进而探讨何种制度为佳。研究结果发现,在以夏普指数与信息比率作为衡量退休基金的绩效报酬,以香港地区强积金的绩效表现为最佳。此外,本研究在风险值衡量方面采用变异数—共变异数法、单因子风险模型、历史仿真法以及蒙地卡罗模拟法,再利用压力测试之历史情境法衡量因次贷风暴所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下的风险。结果显示,以台湾地区劳退旧制的风险值最大,且在压力测试下,以台湾地区劳退新制的风险值最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邹红  栾炳江  彭争呈  喻开志  
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9年的16省数据,利用我国强制性退休政策对人们退休决策的外生冲击和模糊断点回归分析,首次基于烟酒消费视角研究退休对城镇男性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采用IV/RD参数估计、Probit局部多项式RD回归和RD非参数估计三种方法进行研究后均发现,对于抽烟喝酒的老年人而言,退休显著降低了烟草消费支出的32.1%~40.7%,显著降低了酒类消费支出的15.1%~19.8%。退休后烟草消费下降与收入降低无关,究其原因,一是烟酒消费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年人退休后社交需求减弱,社会交往支出减少;二是老年人退休后健康意识提高,更加注意保健养生,从而减少烟酒消费。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同时应走健康老龄化道路,重视培育劳动者健康意识,提高劳动者健康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