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2)
2023(12075)
2022(10028)
2021(9298)
2020(7882)
2019(17352)
2018(17230)
2017(33192)
2016(17731)
2015(19227)
2014(18342)
2013(17498)
2012(15280)
2011(13638)
2010(13566)
2009(12637)
2008(11848)
2007(10175)
2006(8608)
2005(7509)
作者
(49706)
(41325)
(40926)
(38942)
(25979)
(19934)
(18396)
(15995)
(15544)
(14432)
(13887)
(13777)
(12970)
(12717)
(12670)
(12469)
(12395)
(12395)
(11959)
(11818)
(10351)
(9953)
(9877)
(9365)
(9357)
(9070)
(9024)
(8948)
(8257)
(8216)
学科
(68600)
经济(68527)
管理(48901)
(47624)
(39519)
企业(39519)
方法(34605)
数学(31231)
数学方法(30646)
(19003)
中国(17570)
(17214)
业经(15639)
(14426)
贸易(14419)
(14071)
(13680)
(12676)
农业(12481)
地方(11982)
理论(11351)
(10854)
财务(10813)
财务管理(10795)
技术(10730)
(10273)
银行(10233)
企业财务(10227)
产业(9982)
(9863)
机构
学院(240635)
大学(238291)
(95367)
管理(94804)
经济(93551)
理学(83977)
理学院(83065)
管理学(81181)
管理学院(80769)
研究(74973)
中国(56086)
科学(48849)
(48300)
(43292)
(41431)
业大(39529)
(37101)
中心(35388)
农业(34514)
研究所(34328)
财经(34003)
(33999)
(31045)
(30115)
师范(29653)
经济学(29434)
北京(29214)
(27237)
(27184)
经济学院(26755)
基金
项目(173048)
科学(137017)
基金(127382)
研究(119630)
(113386)
国家(112503)
科学基金(97318)
社会(78048)
社会科(74203)
社会科学(74185)
(68695)
基金项目(67284)
自然(65577)
自然科(64240)
自然科学(64224)
自然科学基金(63091)
(57831)
教育(56557)
资助(52412)
编号(47442)
重点(39041)
(37268)
(36925)
(36212)
成果(35749)
创新(34473)
科研(34016)
计划(32972)
国家社会(32703)
课题(32137)
期刊
(94798)
经济(94798)
研究(61125)
中国(42050)
学报(42050)
(38357)
科学(37780)
管理(33741)
大学(31390)
(30912)
学学(30095)
农业(26092)
教育(23897)
技术(20656)
(19010)
金融(19010)
业经(17916)
经济研究(17364)
财经(15975)
(13885)
(13720)
统计(13414)
(12927)
(12484)
商业(12472)
问题(12067)
科技(12033)
技术经济(11661)
业大(11267)
决策(11192)
共检索到329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杨凡  
使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性别视角——老年人性别和子女性别,分析老年人的不同子女性别结构以及居住模式对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所获得的朋友网络支持的影响。结果显示,没有儿子对老年男性的朋友网络支持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老年女性的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仅与配偶同住,若能同时与儿子居住对老年男性获得朋友网络支持有正面影响。此外,居住模式的影响存在城乡、区域的异质性。对老年人所获得朋友网络支持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当前社会传统文化下老年人家庭状况对其可能获得的家庭之外的社会网络支持的影响,识别更可能面临社会隔离风险、需要更多社会支持的老年人,对与养老保障相关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凯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89~2006年面板数据,系统地考察了子女性别对农村家庭父母亲工作时间和年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面板模型,本文发现:①对一孩家庭来说,家庭生男孩对年收入的提高要比女孩多近1160元。②两孩家庭条件下,子女的性别组合对家庭年收入的激励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头孩是女孩二孩是男孩>头孩是女孩二孩是女孩>头孩是男孩二孩是男孩>头孩是男孩二孩是女孩。按照头孩的性别将四类两孩家庭分为两组,在每一组内,二孩是男孩的家庭年收入仍然高于二孩是女孩的家庭;但两组之间头孩为女孩的家庭年收入高于头孩为男孩的家庭,激励效应的组间差异可能是由计划生育政策与父母的男孩偏好共同作用导致的。性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谭琳  
本文使用中国营养与健康1991年和2000年的调查数据,在中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环境下分析了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通过实证比较农村总体儿童、"一孩半制"生育政策地区儿童、以及遵守"一孩半制"生育政策家庭的第二胎儿童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本文分析了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性别差异的影响。我们发现,从1991年到2000年间,整体农村儿童健康的性别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在特定情况下,男孩偏好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依然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兆瑞  丁骋骋  蔡晓慧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家庭负债与户主年龄关系是一个接近“M形”的双峰结构,即家庭负债水平在户主30岁前后达到最高并持续下降,在50岁左右再度上升,这种现象在民间借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通过CFPS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造成中年以后负债再次上升的原因与家庭子女及其性别结构有关。相比有女儿的家庭,有儿子的中年家庭负债更高,这一点在性别比更高的农村地区尤为典型。为此我们提出“竞争性负债”的假说: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房价持续飞涨,男性婚姻成本大幅上升,父母从原先“主动储蓄”转向“被动负债”,通过为子女购置婚房等获得婚姻市场优势地位。农村和较低收入家庭更容易受到正规信贷约束,只能更多求助民间借贷。考虑子女性别结构不仅为理解我国家庭负债行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更对当前家庭负债风险防控带来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  闫绍华  李卫东  
文章基于传统的人口转变理论,从生育空间的三维性出发,提出了性别偏好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利用全国和分省的总和生育率及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转变中存在带有性别偏好的人口转变模式:出生人口性别比伴随生育水平和性别偏好的动态变化而呈现出上升、高位徘徊的阶段特征和下降的趋势,这种变动趋势又因生育空间的区域差异呈现出4种区域类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业安  左聪颖  袁晓燕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采用相对较为合理的实验结构,在经济学框架下对个体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的性别差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大多数研究发现男女偏好在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是,中国被试对于风险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并,社会偏好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小,并且男性风险中性个体所占比例要高于女性,男性中自私的个体所占比例要高于女性。我们还同时对影响个体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的其他一些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结论,如经济学专业的个体具有更低的优势不平等厌恶偏好和利他偏好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余锦亮  陈隆近  
识别不同群体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是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和建立广泛环保合作体系的基础。基于中国强制退休政策这一外生的准自然实验,构造模糊断点回归模型,检验退休冲击对老年人环保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退休对老年人环保偏好有负向影响;退休冲击降低了男性的环保支付意愿、环保合作行为和环境关心,且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心理、身体健康冲击,身份转变以及不完善的社保制度导致老年人在退休后降低环保偏好。据此,可以认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环保宣传与教育、社区组织传递环境信息、退休制度灵活化以及建立环境治理的参与保障体系,是建立多元化环境公共治理机制的有效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朝阳  
职业成就性别差异研究主要从性别歧视、社会角色等层面展开,本文通过总结竞争激励机制下男女行为及竞争偏好差异,基于内在行为偏好视角解释职业成就的性别差异,从过度自信、社会偏好、风险决策、社会文化等维度归纳竞争偏好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在此框架基础上介绍了倾斜机制、团队间竞争、调整竞争群体的性别比例三种女性竞争偏好的提升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严梅福  
本研究探讨在嫁娶与招赘两种婚嫁模式下妇女对子女性别偏好的差异,旨在寻求一条从改变婚嫁模式入手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新路。结果表明:1.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男性偏好强,女性偏好弱,招赘婚嫁模式下,招赘妇女女性偏好强于男性偏好,非招赘妇女性别偏好均衡。2.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有一子或一子一女后,男性偏好依旧强;性别偏好在有了二子时才均衡。在有女无子时男性偏好达到顶点。本文揭示了婚嫁模式影响妇女性别偏好的原因,论证了靠转变婚嫁模式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璐  左冬梅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纵向调查数据,从性别的视角研究农村老年人医疗支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医疗支出的农村女性老人的比例高于男性老人,但女性老人的支付水平较低。进一步分年龄队列的分析发现,医疗支出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低龄老年阶段住院支出的性别差异。分性别的Tob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老人的医疗支出更多取决于自身的潜在因素,而女性老人的医疗支出则更多依赖于家庭和子女支持等诱发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扬  杨洋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至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因素。该研究区分老年人在有配偶和没有配偶两种情况下的居住偏好,并运用列联表分析检验老年人居住偏好与各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居住偏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偏好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子女"或"靠近子女"特征。对于在有配偶时的居住偏好,中龄老年人、现在有配偶的老年人和日常生活能力有重度障碍的老年人更加偏好与子女一起居住。有中度和重度抑郁情况的老年人和子女中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更加希望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养老经济来源依靠子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颉志刚  杨范利  
为探究溪流性鱼类光唇鱼(Acrossocheilusfasciatus)对光色的偏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芳香化酶作为催化睾酮(T)向雌二醇(estradiol,E2)转化的限速酶在行为调节中的关键角色,本研究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雌鱼和雄鱼对6种单色LED光源的选择偏好,并尝试利用药物抑制体内芳香化酶活力从而改变血浆性激素水平和鱼的行为表现。结果表明,雌鱼和雄鱼分别相对偏好红光(峰值为637 nm)和黄光(590 nm),两者均相对排斥蓝光(465 nm)、紫光(405 nm)以及含有蓝光波段的白光(447 nm),而对绿光(518 nm)的偏好不明显。摄食含有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ozole,LZ)的实验饲料10d后,雌性和雄性光唇鱼脑和性腺组织内芳香化酶活力和血浆E2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血浆T水平无显著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LZ也导致处理鱼对光色选择偏好的改变,雌鱼转为相对偏好蓝光,雄鱼转为相对偏好红光。然而,摄入含LZ+E2实验饲料后除芳香化酶活力降低外, T、E2两种性激素水平和光色偏好行为表现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推测光唇鱼对光色偏好的性别差异极可能与体内芳香化酶活力和雌二醇水平的性别差异有关,而与睾酮水平无明显关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可  程令国  魏星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因果影响以及影响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多代同堂模式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特别地,我们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在婚老人,子女的陪伴更显著地改善了丧偶、离异或未婚老人的幸福感。从影响渠道看,多代同堂模式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本文的研究发现佐证了"常回家看看"新政的实践依据,据此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或者优化住宅设计等方式鼓励和倡导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加强代际之间的纽带,切实增进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养老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李毅  
本研究使用中国健康长寿调查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性别差异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使用二分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男女老年人在主观与客观健康指标即自评健康和日常活动能力上的差异,及其健康与社会经济因素和肌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各种因素后自评健康上性别的差异基本消失了,而在日常活动能力上仍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要差于男性老年人。此外,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模式也并不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