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6)
2023(9038)
2022(8231)
2021(7789)
2020(6524)
2019(15280)
2018(15368)
2017(29858)
2016(16244)
2015(18291)
2014(18290)
2013(18296)
2012(16502)
2011(14855)
2010(14561)
2009(13141)
2008(12608)
2007(10683)
2006(9257)
2005(7944)
作者
(46340)
(38100)
(37920)
(36040)
(24361)
(18286)
(17325)
(15192)
(14596)
(13611)
(13249)
(12708)
(11987)
(11915)
(11745)
(11529)
(11511)
(11450)
(10783)
(10696)
(9535)
(9186)
(9086)
(8686)
(8637)
(8560)
(8450)
(8337)
(7648)
(7579)
学科
(62529)
经济(62456)
管理(46104)
(43630)
(37148)
企业(37148)
方法(31098)
数学(26750)
数学方法(26427)
(15879)
中国(15467)
(15052)
(14735)
业经(13912)
地方(12868)
理论(11562)
(10926)
农业(10672)
(10534)
贸易(10530)
(10197)
(10059)
技术(10042)
(9998)
环境(9986)
财务(9939)
财务管理(9923)
企业财务(9427)
教育(9391)
(8955)
机构
大学(227800)
学院(224302)
管理(94125)
(84799)
经济(82797)
理学(82518)
理学院(81619)
管理学(80231)
管理学院(79833)
研究(72628)
中国(52192)
(48742)
科学(46609)
(37554)
(35992)
业大(34355)
(33953)
研究所(33073)
中心(32616)
北京(30940)
财经(30871)
(30775)
(30382)
师范(30125)
(28131)
农业(26561)
(26510)
(25552)
师范大学(24609)
经济学(24098)
基金
项目(160014)
科学(125211)
研究(117536)
基金(115584)
(100050)
国家(99199)
科学基金(85595)
社会(71941)
社会科(68038)
社会科学(68019)
基金项目(62511)
(62376)
自然(56963)
自然科(55604)
自然科学(55592)
自然科学基金(54563)
教育(53662)
(52632)
编号(48786)
资助(47609)
成果(39216)
重点(35063)
(35000)
(33268)
(33139)
课题(32726)
创新(30769)
科研(30693)
项目编号(30468)
大学(30099)
期刊
(89667)
经济(89667)
研究(65408)
中国(39232)
学报(35629)
管理(33465)
科学(33041)
(30229)
大学(26781)
教育(26699)
(26637)
学学(24902)
农业(21731)
技术(19679)
(15577)
金融(15577)
业经(14772)
图书(14673)
财经(13812)
经济研究(13657)
理论(12222)
科技(11680)
(11555)
实践(11419)
(11419)
问题(11406)
技术经济(10782)
情报(10717)
(10685)
现代(10255)
共检索到314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娜  于瑞峰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使用电脑的老年人数量日渐增多,老年人电脑使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概述了老年人使用电脑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老年人使用电脑的特点。结果显示,老年人在电脑使用方面常用的功能有网上交流、休闲娱乐和信息搜索,经常使用电脑的老年人往往表现出较高的认知能力、电脑自我效能、电脑使用兴趣。分析了老年人心理和认知能力对电脑使用的影响,发现老年人的态度是影响电脑使用的重要因素。此外,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下降导致了操作电脑的绩效也有所下降。最后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中的不足,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一鸣  李露  
[目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关键词检索和引文追溯,提取与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和技术赋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三个角度进行文献分析。[结果/结论]横向对比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三个方面总结当前研究成果、特点、困境与不足。未来应从重视服务主体多元协作研究、强调老龄化群体用户细分研究、加强理论构建和系统化实践研究、推进AI赋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融合研究四个方面推进我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琴  谭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探讨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度量人们的健康状况是一个难点。健康状况通过影响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闲暇的偏好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同时退休反过来又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此,通过了解多种度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梳理国内外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估计健康与劳动供给二者因果关系时所遭遇的内生性来源以及克服内生性问题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分析了研究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这一问题隐含的政策意蕴以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雪  
老年人阅读是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图书馆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生理学的研究集中在阅读与老化的相互影响、降低老化对阅读的影响,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记忆老化及不同阅读策略、不同文本体裁、不同文本元素对阅读效果的影响,社会学聚焦于老年人阅读的社会价值、阅读状况、影响因素、社会障碍与社会促进研究,教育学关注老年人的阅读能力、阅读行为和阅读策略研究,图书馆学主要研究老年人的阅读兴趣、老年人阅读与图书馆利用的关系及图书馆的老年阅读促进。各学科在研究视角、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分野,但在思想基础、研究取向、研究主题、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肇然  胡安安  黄丽华  
[目的 /意义]在老龄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同时到来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为开发老年服务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方法 /过程]基于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讨论研究中涉及的互联网服务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价值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结果 /结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提升生活幸福感、降低孤独感、提高社区归属感以及增强认知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在使用动机和接受因素方面,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菁  曹鑫志  刘书杰  陈迪  
社会保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手段。在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障制度背景下,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医疗保险整合成为必然趋势。医疗保险改革冲击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来说是较为复杂的,导致因果关系难以识别。本文在回顾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两者之间影响的路径并进行简要评述。在医疗保险改革背景下,理清两者之间的影响,对于改善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董嘉杨  陈春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的政治参与和志愿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其经济参与有显著负向影响,该结果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年龄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全年龄段老年人经济参与均有抑制作用,仅对低龄老年人政治参与和志愿参与有促进作用;性别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对男性政治参与的正向影响高于女性,对女性志愿参与的正向影响和经济参与的负向影响高于男性;地区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使用对政治参与和志愿参与的正向影响呈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递减趋势,对经济参与的负向影响呈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递增趋势。调节效应分析表明退休后的高收入水平会强化互联网使用对经济参与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表明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社会网络和文化资本影响城市老年人政治参与,通过信息渠道和社会网络影响其志愿参与。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互联网对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际影响,提高积极老龄化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蓝英   夏晓红   文萃  
为了了解城市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模式的使用,为“互联网+医疗”在老年人群中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方便调查法线下收集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老年人目前“互联网+医疗”使用情况的差异以及未来“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有“互联网+医疗”使用经历的比较少。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电子健康素养对“互联网+医疗”使用经历有显著性影响(P<0.05),电子健康素养每增加1分,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概率是不使用的1.192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互联网+医疗”优势能够正向预测老年人未来“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P<0.05),电子健康素养均值、“互联网+医疗”优势每增加1分,“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分别增加0.817和0.463分;而“互联网+医疗”劣势负向预测“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P<0.05),“互联网+医疗”劣势每增加1分,“互联网+医疗”使用意愿便减少0.539分。从而得出结论,只有提升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优势、规避“互联网+医疗”劣势、完善有关法律确保患者隐私安全,方能促进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意愿,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  
本文认为 ,对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应该历史地、将人生周期连续起来看 ;比较青年人与老年人的价值 ,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 ;老年人的价值是以历史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为主 ;既要看到老年人社会价值积极的一面 ,也应该承认其缺欠的一面 ;老年人也有一个继续社会化 ,克服缺点 ,改造主观世界 ,完善自我、继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社会价值的任务。本文就老年人社会价值的评价问题从经济学、人才学和社会文化学三个方面做出理论和学术探讨 ,以期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传远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老年远程教育已日益演化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了解老年人远程学习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支持老年人开展终身学习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调查了上海市老年人学习的条件、内容、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学习的态度和愿望,结果表明:上海老年人开展远程学习的物质条件基本满足;老年人主要学习医疗保健和旅游度假方面的知识,主要凭个人兴趣学习;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等老年教育机构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远程学习需求,需要更多的老年教育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平台;阻碍老年人远程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但身体不好和没有时间是其主要因素,身心方面的主要阻碍是视力弱和无价值感等;老年人认为自身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海青  孙祁祥  
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退休决策的影响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理论角度看,简单的、拥有强假设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不能证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行为存在影响,但在放松完善资本市场、养老金精算公平、个体寿命确定等假设,以及加入更多参数以后,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可以在理论上被证明,虽然其影响的方向并不确定。从实证角度看,虽然所使用的数据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别,但大部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结论,即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包括在模型中加入更多个体偏好参数和国家制度参数,以及在实证中对研究群体进行拓展,从而对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立龙  张翼  
文章基于20082011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研究死亡概率、自理状态转移概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自理状态生命表估算了不同特征老年人群体的余寿和预期失能时间。结果发现:(1)65岁老年人的平均余寿约为16.04年,其中预期完全自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的时间分别为10.11年、4.42年、0.88年、0.63年;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预期中度、重度失能时间占余寿的比重快速上升;女性老年人的平均余寿比男性老年人长2.47年,但女性老年人的预期失能时间比男性老年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如敏  
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项艰巨任务。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以浙江、福建两地的360位老人作为主要调查对象,从人口学特征变量、社会参与频率、参与角色及退休后工作状态等角度分析和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行为与成功老龄化的关系,并针对老年人自身的参与意愿与不同群体对其认知的偏差,以及社会给予的外部支持环境不一致等矛盾提出倡导终身化老年教育等解决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洁  柴彦威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空巢化现象的加快使得老龄问题受到学者关注。老龄化进程和养老模式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为中国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指导,而政策的落实状况及其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需要从微观层面通过空间行为分析来还原老年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空间行为的视角对国内多个学科的老年人日常行为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基于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及需求层次理论的认知,文章聚焦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体行为:就医行为、购物行为和休闲行为,梳理这3类行为的国内研究发展历程及其行为特征、影响机制分析等主要研究结论。基于时空间尺度和出行链进行了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地理学探讨,并结合国际老年地理学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的展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昌江  王 颖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全球性的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已经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近年来,老年人可支配的收入逐年提高,其闲暇时间增多,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这些因素都刺激了老年人旅游需要的增长,因而,老年旅游市场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我国旅游业专门从事老年旅游的企业和组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所以,分析老年人消费的特征,开发适应老年旅游市场需要的产品,研究对老年人的促销策略,则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旅游业整体效益的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