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5)
- 2023(12650)
- 2022(11088)
- 2021(10486)
- 2020(8837)
- 2019(20311)
- 2018(20275)
- 2017(38494)
- 2016(21477)
- 2015(24332)
- 2014(24399)
- 2013(23954)
- 2012(22069)
- 2011(19774)
- 2010(19625)
- 2009(17839)
- 2008(17164)
- 2007(14958)
- 2006(13092)
- 2005(11396)
- 学科
- 济(78797)
- 经济(78684)
- 管理(59437)
- 业(55063)
- 企(46291)
- 企业(46291)
- 方法(36878)
- 数学(31541)
- 数学方法(31139)
- 学(21651)
- 农(21351)
- 中国(21321)
- 财(20129)
- 业经(17404)
- 地方(16406)
- 制(15952)
- 理论(15311)
- 农业(14058)
- 和(13648)
- 贸(13015)
- 贸易(13010)
- 技术(12987)
- 环境(12679)
- 易(12594)
- 务(12529)
- 财务(12452)
- 财务管理(12427)
- 教育(12400)
- 银(12063)
- 体(12026)
- 机构
- 大学(301175)
- 学院(298675)
- 管理(115673)
- 济(109801)
- 经济(107139)
- 研究(104901)
- 理学(100380)
- 理学院(99118)
- 管理学(97164)
- 管理学院(96637)
- 中国(75852)
- 科学(70019)
- 京(66158)
- 农(55931)
- 所(54690)
- 研究所(50411)
- 财(50155)
- 业大(49809)
- 中心(46568)
- 农业(44402)
- 江(43961)
- 北京(41863)
- 范(40847)
- 师范(40306)
- 财经(40149)
- 院(38601)
- 经(36545)
- 州(35503)
- 技术(34672)
- 师范大学(32621)
- 基金
- 项目(211766)
- 科学(164434)
- 基金(151692)
- 研究(150393)
- 家(135171)
- 国家(134051)
- 科学基金(112980)
- 社会(90767)
- 社会科(85623)
- 社会科学(85598)
- 省(83653)
- 基金项目(80969)
- 自然(76836)
- 自然科(75000)
- 自然科学(74980)
- 自然科学基金(73593)
- 划(71651)
- 教育(69398)
- 资助(62721)
- 编号(61602)
- 成果(50096)
- 重点(48125)
- 部(45634)
- 发(44637)
- 创(43705)
- 课题(43413)
- 科研(41189)
- 创新(40767)
- 计划(40725)
- 大学(38626)
- 期刊
- 济(119212)
- 经济(119212)
- 研究(85911)
- 中国(59615)
- 学报(56210)
- 农(49980)
- 科学(49815)
- 管理(42436)
- 大学(41024)
- 学学(38598)
- 教育(37992)
- 财(37252)
- 农业(34767)
- 技术(25646)
- 融(22240)
- 金融(22240)
- 业经(19427)
- 财经(18910)
- 经济研究(18685)
- 业(18048)
- 图书(16991)
- 经(16088)
- 科技(15833)
- 版(15324)
- 问题(15215)
- 业大(15212)
- 理论(14245)
- 资源(14066)
- 技术经济(13393)
- 实践(13186)
共检索到434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强 张震
文章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2~2011年数据,分析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在个体和总体层面的不同的变化轨迹,并通过分解分析揭示了死亡选择性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人更易受到死亡选择性的影响而较早地离开队列,留下独立生活能力较强的老人,使得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总体层面的下降较为缓慢;但是对存活者个体来说,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衰退快速得多。个体-总体差异具有明显的队列效应,较年长队列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总体-个体变化的差异较大,而较年轻队列的差异则较小。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在总体层面的缓慢下降对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中国来说是利好,但在个体层面上的快速衰退对老年人及其家庭而言则是巨大挑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 Marcus W.Feldman 杜鹏
文章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利用混合效应的多层线性模型对1899~1908、1909~1918和1919~1928年3个出生队列的中国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揭示这一过程中的年龄、队列效应以及内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同时存在于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在死亡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过程具有趋同性,与日历年龄相比,尚余存活时间与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存在显著的队列差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童年经历、健康行为以及生活环境对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轨迹影响显著,也是造成队列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 李念
基于中国老龄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利用混合效应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1899~1908、1909~1918及1919~1928年3个出生队列的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过程。研究发现,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持续降低,在临终前会出现加速衰退趋势。3个队列人群的认知能力衰退轨迹存在显著的队列差异,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高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进程不断延迟,较晚的出生队列的认知能力优于较早的出生队列。但是,对老年人临终前的认知能力变化的分析发现,较晚出生的队列人群临终前处于认知能力缺损状态的时间更长。此外,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存在强烈的异质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健康状态及活跃的行为方式的老年人在认知能力上的表现更佳。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认知能力 衰退轨迹 队列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张光赢 张婧文
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转型背景下,增进对劳动者退休过程的认识有利于完善老年人就业及退休政策。应将退休过程视作连续轨迹进行研究,并充分考虑人群异质性与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影响。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中的工作史数据,采用序列分析方法识别出中国城镇男性老年人典型退休轨迹(60岁退休型、55岁退休型、提前退休型、长期失业型和非正规就业型)和女性老年人典型退休轨迹(50岁前退休型、55岁退休型、长期失业型和非正规就业型)。通过比较代际间退休轨迹分布的离散程度差异发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老年人退休轨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和性别差异,女性轨迹的多元化程度更高,男性轨迹随代际递增的多元化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小曼
文章通过对北京市三十几位75岁以上"空巢"家庭的高龄老人和一般家庭生活自理困难高龄老人的个案调查,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更真实、深刻地反映中国城市高龄老人的特殊保健需求(照护需求)的现状和在现有环境下获得社会支持的方式和渠道;考察在各种不同环境中老人需求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并提出社会支持的有效性原则。
关键词:
社会支持的有效性 独立生活能力 照护需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珣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对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调查中“活动指标”的分析王珣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日本高龄化综合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的课题研究。就此,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1990年8月在天津、杭州、无锡三个城市的市区组织了问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巫锡炜 刘慧
虚弱指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老年人的健康和虚弱变化速度,以刻画老化引起的虚弱程度的动态过程。基于生命历程视角,文章强调从队列内认识和理解虚弱轨迹变化的意义,认为一个合适的理解队列内虚弱指数变化轨迹模式的框架应当满足3个重要属性:随机变异、轨迹分化与累积劣势。进一步,将此3个重要属性整合到增长曲线模型中,赋予参数具体含义,运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加以考察。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老年人虚弱程度随着年龄推移加速上升,但这种加速上升态势在超高龄老年人中消失了;中国老年人虚弱变化轨迹存在明显的分化,这种分化背后隐含着累积劣势机制,不过,其主要体现为组内而非组间累积劣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骆为祥
文章利用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考察参照标准的选择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评价的意义。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评估自己的生活条件时,不仅以纵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自身以前的状况相比或与自己的理想状况相比),更以横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周围的人相比),横向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关键词:
社会比较 个体比较 老年人口 生活满意度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薇 贾继超 陈子源 张宇驰 聂衍刚 方晓义
每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完成多个领域的发展任务,其完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学界对学生多领域发展是呈均衡发展还是优势发展一直存在理论上的争议,且缺乏不同发展任务完成类型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探讨。为此,通过对3837名高中学生从一学年起开展3次追踪调查,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确定高中生在完成品德、学业、心理、生涯和生活五大领域发展任务上存在的类型,以及这些类型与抑郁发展轨迹的关系。结果发现,上述高中生在完成五大发展任务上存在四种不同的类型:完成滞后组,基本完成组,较好完成组和出色完成组,总体呈现同步均衡发展趋势。相对于完成滞后组,较好完成组和出色完成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的抑郁水平显著更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 武超
本文利用2004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分析,又与1994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我国老年人中有8.9%生活不能自理,由此推算全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200万人。分年龄、性别和城乡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年龄越大生活自理能力越差、女性不能自理比例高于男性、农村比城市差、中西部地区生活不能自理比例远高于东部地区。与1994年相比,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总体上略有下降,需要进一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左冬梅 吴正
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借助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在巢湖农村进行的历时9年的四期纵贯调查数据,构建起代际交换变动的多层曲线增长模型,对老年人在60岁及以后的整个生命阶段中,个体年龄、出生队列和家庭生命阶段三方面因素对家庭代际交换的效应进行了分解,并描绘了代际交换的年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代际交换的发展动力源自于社会、家庭、个体三个层面,其动态轨迹既是个体发展过程和历史过程,也是家庭策略,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时间、历史时间和家庭时间的同步。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李恒森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步加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有:区域间绝对差距扩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为此,应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应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李恒森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步加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有:区域间绝对差距扩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为此,应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应充分利用区域分化格局推动政策创新,加快绿色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代欣
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大国财政转型,延续了历史脉络划定的轨迹,融入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财政改革直指回应短期发展转型诉求、解决长期增长难题和建立法制化的财政体制机制等主要目标,亦面临着中国经济L型探底需要财政承担长期扩张的压力、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的累积步入常态化、新经济与信息化对税制和公共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等挑战。为此,中国财政转型应致力于构建大国财政的承载力与稳定性,致力于推进继承改革开放魄力的财税新改革,致力于将财政政策经验打造成中国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小青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银色群体”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角,并产生了诸多的问题。本文从迎接“银色挑战”必须认清当前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出发,剖析了当前老年人服务体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
银色群体 空巢老人 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