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3)
- 2023(8178)
- 2022(6647)
- 2021(6376)
- 2020(4917)
- 2019(11063)
- 2018(10852)
- 2017(18799)
- 2016(11215)
- 2015(12523)
- 2014(12688)
- 2013(11748)
- 2012(10917)
- 2011(10018)
- 2010(10594)
- 2009(9368)
- 2008(9265)
- 2007(8691)
- 2006(8086)
- 2005(7517)
- 学科
- 济(35370)
- 经济(35339)
- 业(33307)
- 管理(32695)
- 企(27989)
- 企业(27989)
- 教育(19713)
- 中国(16825)
- 技术(14924)
- 农(12532)
- 方法(11890)
- 策(10333)
- 财(10088)
- 理论(10035)
- 数学(9954)
- 数学方法(9665)
- 业经(9272)
- 学(8361)
- 农业(8173)
- 制(7825)
- 教学(7716)
- 地方(7685)
- 贸(7512)
- 贸易(7508)
- 易(7376)
- 技术管理(7278)
- 发(7203)
- 划(6382)
- 及其(6238)
- 发展(6108)
- 机构
- 大学(154127)
- 学院(152865)
- 济(57718)
- 研究(56795)
- 经济(56127)
- 管理(54808)
- 理学(46184)
- 理学院(45616)
- 管理学(44838)
- 管理学院(44477)
- 中国(36997)
- 京(34131)
- 科学(31228)
- 教育(30599)
- 范(29667)
- 师范(29525)
- 所(27708)
- 财(27689)
- 江(25915)
- 研究所(24819)
- 中心(24618)
- 师范大学(23933)
- 北京(22729)
- 技术(21988)
- 财经(20799)
- 院(20674)
- 州(20171)
- 农(19988)
- 职业(19230)
- 经(18853)
- 基金
- 项目(93615)
- 研究(78804)
- 科学(75428)
- 基金(63529)
- 家(53735)
- 国家(53110)
- 社会(47223)
- 科学基金(45170)
- 社会科(44581)
- 社会科学(44571)
- 教育(43623)
- 省(38032)
- 编号(35138)
- 划(33599)
- 成果(31854)
- 基金项目(31007)
- 课题(27951)
- 自然(26223)
- 资助(25933)
- 自然科(25613)
- 自然科学(25609)
- 自然科学基金(25164)
- 年(23559)
- 重点(22311)
- 部(22278)
- 发(22204)
- 项目编号(21318)
- 规划(21228)
- 性(21055)
- 创(20654)
共检索到251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邢克 马立超
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是国家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政策新动向。对东部7省份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省级政府推进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政策表现出话语模糊、多态并行、配置失衡、松散组合、注意力偏差等特征,具体包括职责、经费与评估细则不明,整体同质化与局部创新共存,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政策要素与工具组合缺乏系统性,重“实施”轻“保障”。基于此,未来应重视政策细化与再造,提高话语精准度;鼓励政策创新与政策学习,推动先进经验双向扩散;改进政策工具配置方式,提高要素组合系统性;动态调整注意力结构,增强政策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练练 邵艾群
在信息时代,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阐述老年人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社区老年教育对老年人信息意识养成、信息知识传授、信息能力提升、信息道德培养等方面的作用。要促进老年人信息素养的提升,就要健全社区老年教育信息化培养机制,创建社区老年教育信息化环境与氛围,合理设置社区老年教育信息素养课程,采取多样化的社区老年教育信息素养教学形式,加强社区老年教育信息素养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凤翔 于晨 邓小华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图景,以公共政策积极且稳妥变迁为标志的适应性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突出地位无可置疑,并在教育领域具体表现为以中央主导下的地方政策试验来推动相关改革的深入开展。理解中央主导下地方教育政策试验兴起与存续的根源,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的宏观背景下把握政策试验发起及执行各方的特定行动逻辑,即地方试验逻辑何以成立,且中央主导逻辑何以必需。在肯定中央主导下地方教育政策试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近年来其与国家特定体制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愈发明显。从制度改革入手,明确相应机构的职责权限,增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婷婷 李广平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系统研究这一政策的演进过程以及内在逻辑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政策文献计量分析和政策文本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重点大学建设、重点学科建设“、211和985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四个政策演进阶段的政策主体、目标和内容变化,认为这一政策体现着以点带面的发展逻辑、需求导向的价值逻辑、学科核心的建设逻辑和项目牵引的管理逻辑。未来在“双一流”建设阶段的政策优化方面,应走出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势、学科固化的惯性桎梏、部门管理的条块分割和项目牵引的路径依赖,真正提升政策效果,使这一政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茂林 曾丽颖
以政策工具与技术路线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来的143份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文本研究发现:因政权建设环境差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呈现出战时的劝说型、计划经济时期的劝告型、市场经济时期运用多元工具制定职教政策的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在各阶段的历史使命差异,又从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制定的技术路线上,形成了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生发展的阶段侧重点差异。深层分析表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呈现出彰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三链耦合逻辑、职教为表技术为里的提质培优演进逻辑和服务各阶段党的使命驱动下的技术发展逻辑。基于上述逻辑,新时代应增加实现中国梦使命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制定工具;适应新使命,为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护航;将《职业教育法》更名为《职业技术教育法》,为突破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产教深度融合瓶颈奠定法制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候蔺
本文通过“个人—家庭—村域—社会—文化”关系域分析框架,从纵横两个方面梳理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形成,将1949~1962年出生的这一代人的生命历程放置于其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展现了当代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生成的复杂路径和交错层级。文章认为由于关系域中核心系统及微系统的养老储备不足,中系统及外系统的养老支持匮乏,宏系统的养老导向力度脆弱,导致了内围系统的养老危机不断向外围系统溢出,而外围系统的支撑难以弥合困境,形成了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纵向的内生弱势累积和横向的外生压力叠加,并从远近双重目标尝试探讨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优化策略,强调了村域系统在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关系域中的重要作用和解困优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国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作为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式的产业学院,不仅是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破局点,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着力点。然而,高职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面临功能定位不准、内部运行混乱、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等问题。面对时代变革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机遇期,高职应加快构建以制度化、实体化为目标,以网式合作、主动供给为途径,以竞争性、激励性为手段的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产教双向适应。
关键词:
产业学院 高职 适应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才平 丁继红 葛军 胡萍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体现了"信息—知识—智慧"的转移逻辑。在起点公平阶段,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和异地同步互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过程公平阶段,通过智能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促进海量信息的精准获取,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在结果公平阶段,通过知识协作建构迁移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习者获得自适应发展和客观科学的评价。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三个不同阶段构成了内在融贯的统一体,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认知建构的"信息—知识—智慧"内化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欣悦 石伟平
根据VR/AR技术的内涵特征,找寻VR/AR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契合点,探寻"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等层面提出了VR/AR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VR/AR技术 职业教育 教学应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廖婧茜 杨娟
学科交叉活动是实现跨学科知识交流和创新,促进学科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相契合的关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的价值需要回归知识本体论层面探究学科生长的理性自觉。将知识分为原理知识、方法知识和关系知识,这三类知识构成学科交叉活动的知识基础,内含知识创新的颠覆性、知识实践的应用性和关系交叉的社会性,形塑学科交叉活动在理论纵深、横向跨越、网状交叉等不同维度的学科交叉逻辑。基于此,学科交叉应以学科生态复归为目标,优化学科交叉的发生机制,塑造跨学科必备的素养,凝聚学科群蕴藏的能量,实现学科的内生和外生发展协同联动。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学科集群 跨学科 知识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艳
数字乡村是释放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面对数字乡村治理存在的数字依赖、信息失真等风险,应以数字赋权为导向,通过完善数字乡村治理规则,重构乡村治理“政社关系”,关注新的数字空间,重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兴奇
数字技术的发展渗透于各个领域,带来了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传播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变革,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振兴带来了发展方向。数字乡村治理,有助于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主要从数字乡村治理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分析其实践逻辑,并对当前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简单剖析,据此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佟林杰 王潮阳
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可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红利,但是也出现了部分老年群体过度介入网络空间、屏蔽现实的现象,数字沉迷成为老年群体面对的又一社会性难题,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并帮助老年群体克服数字沉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着重探究老年群体沉迷的演变阶段,根据当下的数字沉迷治理困境,提出社会沉迷干预策略,引导老年群体做出健康的网络行为。
关键词:
数字社会 老年群体 数字沉迷 社会干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瑞媛 马丽华
作为社会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年人的主体性缺失是导致他们社会参与不足的关键要素。为了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美国老年教育的功能早就从"福利救济"转向了"赋权增能",将老年教育视为塑造与强化老年人主体性的社会活动。在外部法律政策、教学管理机制以及社会环境的保障下,美国老年教育激发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意识、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资本与能力,催生了他们持续参与社会的意愿与行动。这也为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美国老年教育 社会参与 赋权增能 主体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曾粤亮 徐琳琳
面向老年人的ICT代际学习项目能够助力老年人适应数字社会、提高数字素养进而促进积极老龄化,厘清其社会支持系统的要素与实现方式,可为相关项目的实践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文章结合社会支持理论,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从支持主体、支持内容、学习模式三方面剖析国际上老年人ICT代际学习实践现状。研究发现其社会支持主体包括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个体;主要提供物质型、信息型、情感型支持;形成专题知识讲授、一对一数字援助、亲子学习交流、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具有多主体参与、多维度支持、多形式开展、双向教学相长的特点。据此构建了老年人ICT代际学习社会支持系统框架,并面向相关支持主体提出共建策略,包括:加强各主体的角色认知与服务意识;强化社会支持主体之间的合作;设计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形式;优化空间与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专业指导团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