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5)
- 2023(9873)
- 2022(7943)
- 2021(7168)
- 2020(5586)
- 2019(11979)
- 2018(11305)
- 2017(20293)
- 2016(11119)
- 2015(11760)
- 2014(11336)
- 2013(10931)
- 2012(9648)
- 2011(8635)
- 2010(8331)
- 2009(7398)
- 2008(7003)
- 2007(6140)
- 2006(5290)
- 2005(4492)
- 学科
- 济(41689)
- 经济(41647)
- 业(34134)
- 管理(33149)
- 企(27218)
- 企业(27218)
- 方法(18997)
- 数学(16962)
- 数学方法(16757)
- 技术(14231)
- 农(13351)
- 中国(11261)
- 业经(11223)
- 财(9941)
- 农业(9697)
- 贸(9352)
- 贸易(9349)
- 学(9161)
- 易(9143)
- 技术管理(8461)
- 环境(7408)
- 产业(7139)
- 地方(6966)
- 理论(6674)
- 制(6653)
- 划(6347)
- 务(6284)
- 财务(6273)
- 财务管理(6263)
- 企业财务(5991)
- 机构
- 学院(157788)
- 大学(156780)
- 济(62196)
- 经济(61063)
- 管理(59376)
- 研究(53831)
- 理学(52810)
- 理学院(52175)
- 管理学(51223)
- 管理学院(50947)
- 中国(36949)
- 科学(36366)
- 农(34765)
- 京(31995)
- 业大(29938)
- 农业(27924)
- 所(27694)
- 研究所(25896)
- 财(24747)
- 中心(24527)
- 江(22751)
- 范(20792)
- 财经(20765)
- 师范(20416)
- 技术(20107)
- 院(19404)
- 北京(19316)
- 经(19106)
- 经济学(19073)
- 农业大学(19035)
- 基金
- 项目(118219)
- 科学(92876)
- 基金(85546)
- 研究(81385)
- 家(78200)
- 国家(77526)
- 科学基金(65280)
- 社会(52972)
- 社会科(50372)
- 社会科学(50358)
- 省(47730)
- 基金项目(45719)
- 自然(43180)
- 自然科(42254)
- 自然科学(42240)
- 自然科学基金(41509)
- 划(40978)
- 教育(38112)
- 资助(32694)
- 编号(31260)
- 重点(27444)
- 创(26665)
- 发(26144)
- 部(25191)
- 创新(24980)
- 计划(23902)
- 成果(23037)
- 科研(22958)
- 国家社会(22784)
- 业(22407)
共检索到216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思瑶 马秀峰
基于老龄化日益严峻和智能技术普遍应用的现实情况,选取具有丰富智能技术学习经历的老年人开展半结构化访谈,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取向进行三级编码,挖掘影响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成效的因素,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阐明其影响关系与关联路径,力求增强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成效。结果发现,影响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成效的7个主范畴包括感知价值、情感态度、学习行为、群体网络、教学质量、师资质量、设施资源;17个初始范畴构成6级递阶结构模型,可分为根源性因素、过渡性因素和表层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厘清了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成效的驱动机理,提出了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成效的三条路径:师资智力建设,设施载体支撑;教学保障,群体支持,特质优化;导引学习行为,助推深度参与学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琳 饶培伦 Gavriel Salvendy
随着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文献调研,用户访谈和专家焦点小组的方法调查了影响老年人接受并使用信息科技的因素,共找到4个方面的16个因素,对老年人如何开始使用一种新的信息科技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的了解。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设计老年人信息科技接受问卷的依据,也可为信息科技产品的开发者设计合适的信息科技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人 信息科技 人因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晶晶 孙浩绫 燕亚梅
老龄化社会与数字化时代共振,引发各界对老年人数字融入的关注。文章以南京图书馆老年智能手机培训项目为例,采用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和参与式观察法获取资料,重点探究公共服务部门所提供的数字技术支持服务对促进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进而增进数字化时代的老年社会联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共服务部门为老年人提供数字技术支持服务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从个体层面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数字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数字技术培训项目为依托,增进老年人与更广泛的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进而促进老年人的社群联系和社会融入,个体—社群—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增进了老年群体的社会联结。文章为挖掘公共服务部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的价值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支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姝蓓 邓小昭
[目的 /意义]探索网络环境下我国老年人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关概念框架模型,为更合理化地开展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予以理论指引和支撑。[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35位老年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健康信息查寻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影响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14个概念范畴并聚焦为4个核心范畴。基于对概念范畴的分析,指出影响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4个主要因素,并构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 /结论]个人心理因素、个人实施成本、信息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个人心理因素和个人实施成本是内部因素,直接决定老年人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珊 董华 花敏
基于中老龄(50~69岁)移动应用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制定了相应操作任务试验,通过结合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用户任务视频数据分析,总结出知觉与注意、辨识、记忆存储、观念习惯这4个影响老年人使用移动应用的认知因素,并分别阐述了各因素的具体特征。
关键词:
移动应用 认知因素 认知过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建喜 杨振山
老年人在人口比例和绝对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其中交通出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基于2012年南京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发现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日出行次数增加,但日出行时间和日出行距离都减少,说明老年人单次出行距离较短,且主要围绕"家"形成圆形的活动空间;从出行方式构成来看,老年人以步行和公交车为主,出行目的以娱乐、休闲和购物为主。运用次序Logit及线性回归模型,在确定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社会经济属性之后,发现城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的出行有显著影响。其中,城市人口密度会显著增加老年人的日出行次数,但其日出行距离反而有所减少;居住在原单位小区的老人日出行次数比居住于商品房的老人多,且出行距离也较短;说明混合用地以及紧凑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出行。距离交通基础设施越近,老年人的出行越活跃。大型购物中心对老年人的购物出行没有显著影响,老年人更倾向于在街头小店购买物品。而小区周边体育馆、博物馆等设施对老年人的吸引力则不如棋牌室和公园广场。研究结果对老年人健康生活和科学合理布局城市设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丽珍
本文运用logisitic回归模型,从医疗服务利用与否和医疗服务利用程度二个层面分析了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即存在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着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医疗制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基本因素。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保证老年人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俊宁,张小山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丧偶和离异老年人数日趋扩大,老年人再婚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婚姻建构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老年人自身和社会的原因,老年人再婚还存在着很多障碍和问题,再婚质量难以保证。文章主要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再婚质量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从老年人个人角度和社会层面提出了应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 王永梅
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往学者大多从供给侧或界面障碍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此从需求侧角度关注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规律性。文章基于"生物人—经济人—社会人"的多元人性假设理论提出研究思路和假设,并使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1568位具有社会养老服务利用行为的老年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理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其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呈现出"亲知识分子"、"亲中高收入群体"和"亲社会资本"的倾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农村老年人主要由其生理属性驱动,城市老年人则主要由其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驱动。
关键词:
社会养老服务利用 生物人 经济人 社会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同时,全面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状况、子女数量、收入状况和养老观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洋 孙鹃娟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全国老年人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老年人中有24%处于贫困状态,女性、身体健康欠佳、农业户口、与子女居住、文化水平低、没有工作、缺少养老金以及高龄老人构成了贫困老年人口的主体;其中婚姻、性别、身体健康程度、文化水平、户口性质、是否有工作、是否有退休金以及居住方式对老年人贫困状况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 老年人 养老保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琪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某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总体状况的同时,全面分析影响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婚姻状况、收入、房产状况、子女数量、养老观念和生活自理状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方式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琪 栾海英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总体状况的同时,全面分析影响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状况、受教育水平和养老观念等因素均对"以房养老"意愿产生影响。
关键词:
以房养老 养老方式 人口老龄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从容 雒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方式的选择是老年人养老最基本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西安市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倾向,探讨影响其选择的因素。调查发现,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自我养老是第二大选择。经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老年人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子女的生活照顾、健康状况及自理能力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方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莹,傅崇辉,李玉柱
文章利用2002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在以往有关社会经济因素、健康因素、人口因素等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心理特征变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心理特征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自评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老年人的性格、情绪、孤独感及焦虑程度等对生活满意度自评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考虑了心理特征因素的影响之后,原有模型中变量的回归系数与p-value值都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心理特征因素 老年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