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3)
- 2023(3597)
- 2022(2825)
- 2021(2841)
- 2020(2388)
- 2019(5771)
- 2018(5927)
- 2017(11706)
- 2016(6116)
- 2015(7168)
- 2014(7312)
- 2013(6906)
- 2012(5856)
- 2011(5215)
- 2010(5503)
- 2009(5011)
- 2008(4748)
- 2007(4146)
- 2006(3530)
- 2005(3172)
- 学科
- 济(25926)
- 经济(25906)
- 管理(16673)
- 方法(16134)
- 业(15265)
- 数学(15015)
- 数学方法(14520)
- 企(13366)
- 企业(13366)
- 理论(6020)
- 农(5685)
- 中国(5473)
- 教学(4963)
- 业经(4782)
- 学(4241)
- 财(4094)
- 贸(3912)
- 贸易(3909)
- 易(3807)
- 技术(3709)
- 制(3603)
- 和(3465)
- 农业(3453)
- 地方(3304)
- 划(3230)
- 学法(3127)
- 教学法(3127)
- 策(3094)
- 银(2964)
- 银行(2961)
- 机构
- 学院(86541)
- 大学(85189)
- 管理(35133)
- 济(31604)
- 理学(30891)
- 经济(30818)
- 理学院(30610)
- 管理学(29581)
- 管理学院(29455)
- 研究(23947)
- 中国(18393)
- 京(17857)
- 科学(15208)
- 财(13437)
- 业大(12866)
- 江(12121)
- 中心(11639)
- 所(11377)
- 农(11327)
- 北京(11241)
- 财经(11007)
- 技术(10842)
- 范(10783)
- 师范(10636)
- 研究所(10425)
- 经(9993)
- 州(9976)
- 工程(9940)
- 经济学(9197)
- 经济管理(8887)
- 基金
- 项目(59434)
- 科学(46670)
- 基金(42464)
- 研究(42205)
- 家(36860)
- 国家(36605)
- 科学基金(32290)
- 社会(25448)
- 社会科(24188)
- 社会科学(24181)
- 省(24120)
- 自然(22225)
- 自然科(21797)
- 自然科学(21793)
- 基金项目(21746)
- 教育(21477)
- 自然科学基金(21366)
- 划(20008)
- 资助(19189)
- 编号(17617)
- 成果(13523)
- 重点(13226)
- 部(12563)
- 创(12432)
- 课题(12409)
- 发(11740)
- 大学(11634)
- 创新(11592)
- 科研(11482)
- 教育部(10949)
共检索到118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明 杨丽 武云霞
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 ,对老年人住宅的户型以及交流空间进行了研究 ,旨在为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以及在老年人居住区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老年人 住宅 养老模式 交流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可 程令国 魏星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因果影响以及影响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多代同堂模式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特别地,我们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在婚老人,子女的陪伴更显著地改善了丧偶、离异或未婚老人的幸福感。从影响渠道看,多代同堂模式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本文的研究发现佐证了"常回家看看"新政的实践依据,据此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或者优化住宅设计等方式鼓励和倡导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加强代际之间的纽带,切实增进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养老质量。
关键词:
居住模式 幸福感 工具变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晓冬 方向明
老年人居住模式与主观福利的关系是家庭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代际居住距离为切入点,考察"亲子同住"、"分而不离"以及"既分又离"等居住模式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差异,同时进行影响异质性及影响路径的讨论与检验。研究发现:代际居住距离与农村老年人抑郁程度呈正"U"型关系,与生活满意度呈倒"U"型关系,"分而不离"的居住模式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状况更具优势,尤其是女性、年龄相对较低和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从影响途径看,"分而不离"的居住模式主要通过增加子女的经济支持、改善代际关系以及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参与水平,从而促进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其中,代际关系的改善是"分而不离"居住模式提升老年人主观福利水平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以往对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变化的分析多是以某一时点的横断面数据(如普查)为基础进行的,本文则利用北京老年病医学研究中心1992~1994年进行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对同一批北京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在两年之内的变化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中发现,即使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也会出现很大变化,老年人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以及相信“养儿防老”的比例正在增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利用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特别是从1982年存活到1990年的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家庭总体上正趋于核心化,但就老年人家庭而言,三代户家庭仍然是最主要的居住方式,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其比例趋向于不断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建平 尹建强
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活动的特点,从交往空间、活动空间、绿化空间以及细部设计等方面,归纳出老年人户外环境的设计要点:(1)在居住区内应分级设置坐息交往空间,增进老年人之间的情感;(2)在活动空间的设置上,应结合各级公共绿地,安排从区级到组团级老年人户外活动场地及设施,满足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需要;(3)在绿化空间的设计上,可以结合园艺种植区、芳香植物区、保健植物区等给老年创造一个绿色保健的生活空间;(4)在细部设计上,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体现无障碍、人性化设计原则.
关键词:
老年人 居住区 户外环境 景观设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彦威 田原裕子 李昌霞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在理论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老年人居住迁移的研究框架,回顾了欧美、日本和中国地理学界对老年人居住迁移研究的成果和进程,以期为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老年人 居住迁移 地理学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刘欢 齐英茜 李雪妍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1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2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3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4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老龄化 满意度 居住环境 抽样数据 北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王正联
文章应用中国1982、1990和2000年的普查微观抽样数据分析了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2000年三代家庭户的比例比1982和1990年有所增加,两代核心家庭户的比例比1990年下降了17%。但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中国家庭正在向传统回归,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生育率下降的滞后效应造成的。尽管大部分的老年父母仍旧与一个已婚子女同住(这一比例也在下降),但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之后的年轻人的兄弟姐妹数大大减少,因此当他们结婚成家时,离开父母成立自己的核心家庭的几率也相应减少。实际上,中国家庭正在向现代型转换。
关键词:
家庭 老人居住安排 生育率下降 滞后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易成栋 任建宇
文章利用2005和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研究老年人居住意愿满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的变化。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仍是主流,但占比不断下降;老年人住非所愿的比例上升。老年人居住意愿满足程度受自理能力、子女的经济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年龄大、有配偶、子女多、生活能自理、态度积极、有自有住房、农村居住、所在省份人均GDP高和城市化率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实现独立居住的意愿;且子女数量、有子女经济支持、人均GDP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显著增加,而城市化率的影响显著下降。(2)年龄小、无配偶、生活不能自理、态度积极、经济状况自评好、无自有住房、城镇的老年人,更容易实现与子女同住的意愿;且有配偶、生活自理、患有慢性病、人均GDP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城市化率对该意愿满足程度的影响在下降。(3)无配偶、有慢性病、有子女经济支持、城镇老年人更易实现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且农村老年人越来越难实现该意愿。
关键词:
老龄化 居住意愿 居住选择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样本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当前农村老年人空巢居住意愿为三成左右,但实际上的空巢居住方式占五成以上,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不一致性显著。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建立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居住意愿对老年人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客观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社会养老保障情况、拥有自主产权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是否需要照料、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居住意愿 性别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扬 杨洋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至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因素。该研究区分老年人在有配偶和没有配偶两种情况下的居住偏好,并运用列联表分析检验老年人居住偏好与各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居住偏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偏好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子女"或"靠近子女"特征。对于在有配偶时的居住偏好,中龄老年人、现在有配偶的老年人和日常生活能力有重度障碍的老年人更加偏好与子女一起居住。有中度和重度抑郁情况的老年人和子女中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更加希望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养老经济来源依靠子女...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居住偏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全国样本数据,对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当前农村老年人空巢居住意愿为三成左右,但实际上的空巢居住方式占五成以上,居住意愿与居住方式不一致性显著。为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建立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居住意愿对老年人居住方式有显著的影响,客观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婚姻状况、主要生活来源、社会养老保障情况、拥有自主产权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是否需要照料、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男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婚姻状况、现住房归属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女儿数量和家中是否有少年儿童对农村女性老年人居住方式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居住意愿 性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丁志宏 黄友琴
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中国的快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社区物理环境和养老服务的可得性是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核心部分。基于居住环境的内涵和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我国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从住房状况、居住安排、邻里关系、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发现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地区间和城市间差异明显。中国城市老年人住房消费数量、住房设施齐全度、住房自有率、老人独居比例呈增加趋势;社区设施可得性提高,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并采用聚类方法发现城市老年人宜居环境的梯度差异的空间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收入和地方...
关键词:
居住环境 老年人 中国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恩艳 裴劲松 马光荣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的因素。分析发现,健康状况越差、日常生活能力(ADL)越差和配偶去世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与子女一起居住;他们主观意愿上更想与子女一起居住,显示这些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有更高的需求;经济收入高低和是否有养老金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主要是可以得到子女的贴身照料或情感慰藉,而不是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赡养支持并不能替代他们在生活照料和情感上的养老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