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3)
- 2023(11917)
- 2022(10702)
- 2021(10165)
- 2020(8538)
- 2019(19954)
- 2018(19903)
- 2017(38535)
- 2016(20897)
- 2015(23619)
- 2014(23361)
- 2013(23182)
- 2012(21310)
- 2011(18906)
- 2010(18771)
- 2009(16934)
- 2008(16332)
- 2007(13943)
- 2006(12169)
- 2005(10260)
- 学科
- 济(78572)
- 经济(78377)
- 管理(57770)
- 业(55958)
- 企(44710)
- 企业(44710)
- 方法(36389)
- 数学(30159)
- 数学方法(29827)
- 农(22737)
- 中国(21115)
- 地方(19993)
- 财(18781)
- 业经(18718)
- 学(18018)
- 农业(14947)
- 理论(14873)
- 和(14792)
- 贸(14308)
- 贸易(14297)
- 制(13850)
- 易(13795)
- 环境(12576)
- 技术(12130)
- 务(11727)
- 财务(11665)
- 财务管理(11647)
- 教育(11255)
- 企业财务(10955)
- 划(10929)
- 机构
- 大学(285311)
- 学院(282212)
- 管理(116690)
- 济(106789)
- 经济(104162)
- 理学(101595)
- 理学院(100407)
- 管理学(98721)
- 管理学院(98194)
- 研究(92533)
- 中国(67814)
- 京(63138)
- 科学(58931)
- 财(47952)
- 所(45317)
- 农(43636)
- 业大(42968)
- 中心(42569)
- 研究所(41436)
- 北京(40332)
- 江(40242)
- 范(39286)
- 师范(39000)
- 财经(38755)
- 经(35155)
- 院(33969)
- 农业(33844)
- 州(33310)
- 师范大学(31811)
- 经济学(30281)
- 基金
- 项目(201061)
- 科学(157711)
- 研究(148702)
- 基金(145117)
- 家(125539)
- 国家(124411)
- 科学基金(107533)
- 社会(93407)
- 社会科(87445)
- 社会科学(87417)
- 基金项目(78849)
- 省(77638)
- 自然(70311)
- 自然科(68605)
- 自然科学(68589)
- 自然科学基金(67332)
- 教育(67119)
- 划(65902)
- 编号(62449)
- 资助(58515)
- 成果(50336)
- 重点(44162)
- 部(43599)
- 发(42417)
- 课题(41502)
- 创(41368)
- 项目编号(38427)
- 创新(38424)
- 科研(38114)
- 大学(37497)
- 期刊
- 济(116500)
- 经济(116500)
- 研究(81716)
- 中国(54139)
- 学报(44727)
- 科学(41602)
- 管理(40497)
- 农(39038)
- 财(35338)
- 大学(33972)
- 教育(33418)
- 学学(31300)
- 农业(27239)
- 技术(23603)
- 图书(21169)
- 融(20565)
- 金融(20565)
- 业经(19479)
- 财经(17772)
- 经济研究(17435)
- 问题(15388)
- 经(15073)
- 书馆(14426)
- 图书馆(14426)
- 理论(14392)
- 科技(14159)
- 资源(14105)
- 业(13811)
- 实践(13491)
- 践(13491)
共检索到407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永梅 杜鹏
行为态度是个体对于某种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并可以预测行为。文章基于多元人性假设提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北京城六区抽样调查数据得到行为态度的结构,进而考察行为态度对于养老服务利用的解释作用。研究发现:样本中老年人对待社会养老服务的行为态度分为8个方面,即追求经济实惠、居行安全考虑、养老伦理失序、家庭照料压力、追求精神效用、认同养老服务、心理账户效应和信任养老服务;低收入老年群体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认同感最高但信任感最低;绝大多数老年人(即中等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非常看重社会养老服务的精神效用,但受养老伦理文化的牵绊最为明显;行为态度的权变性导致服务利用行为和行为意向相背离,为理解两者的背离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珏 高晓路 刘星辰
高速城镇化和机动化阶段,面临与日剧增的环境压力,城市交通的多目标发展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交通碳排放是目前及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核心目标,是城市交通效率的主要内涵。由此,本文从交通出行便捷与交通碳减排双目标综合评估的角度,提出基于中观尺度的城市交通出行满意度和交通碳排放的定量测算方法;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探讨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评价方法。对北京市城六区的实证结果显示,在三环以内地区,城市交通综合效率较高,五环以外大部分地区较差。交通综合效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于:1西三环至西四环万寿路街道的公主坟-五棵松地区。2北三环和平里街道安贞桥附近地区。3东北三环的三里屯地区。而综合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位于城市外围,例如西北六环周边,西南五环至西南六环部分地区,以及东五环外常营地区等,交通碳排放较高是这些地区交通效率较差的主要原因。此外,交通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空间环境的差异性呈现高度的相关。例如,交通效率较差的地区大多是高档别墅区集聚的地区,以及城市五环周边公共交通不完善的部分居住区。通勤中机动化比例较高和通勤距离较长是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艳君 李锡玲
近些年来,与北京经济发展同步,作为北京经济重要构成部分的城六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城六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也在逐步扩大。本文运用一个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2005~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表明,现代服务业作为北京经济成长最重要的引擎,是造成城六区经济差异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北京城六区 经济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艳君 李锡玲
近些年来,与北京经济发展同步,作为北京经济重要构成部分的城六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城六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也在逐步扩大。本文运用一个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2005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表明,现代服务业作为北京经济成长最重要的引擎,是造成城六区经济差异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北京城六区 经济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梦 王锦 朱青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体和虚拟商业空间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更与重构,以传统零售业为主的商业区空心化已有端倪。以北京市城六区为例,基于20122015年微博签到数据,辅以问卷调查、实地测量进行纠偏,使用核密度分析提取商业热点地区,使用因子分析计算城六区30个典型商业区的"规模—热度"得分,结合K-means聚类衡量其"空心化"程度并分类。结果显示:(1)商业热度整体呈现老城区缩减、郊区扩展的"扁平化"趋势,并导致若干大型商业空间的"空心化";(2)规模等级高的商业热点地区整体离散分布,规划的若干市级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艳珍 王汉钧
在共享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与政府之前提供的公共自行车形成了竞争。研究二者的用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对协调政府与企业在提供单车租赁服务中的关系,健全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服务体系,方便居民的出行与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对北京市城市单车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运用T检验将城市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并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单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构建出影响城市单车满意度的有序Logistic模型,从政府责任、调度管理、企业运营和政企合作四方面对城市单车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薇
本研究使用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年鉴数据、首都老龄之窗发布的养老机构数据以及人口预测数据,以街道、乡镇为空间分析尺度,分析了北京城六区人口老龄化和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同时采用2010年的截面数据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六区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城六区的机构养老床位资源具有空间集聚特征;(2)从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来看,城六区的机构养老床位资源存在空间错配;(3)在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密度、流动人口比重、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三代户家庭对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显著为负,四代及以上家庭户的影响显著为正。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发现,提出优化城六区机构养老床位资源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机构养老床位 时空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涛 戴林琳
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利用大规模的空间使用者活动轨迹,解析了城市活动的空间特征。以北京市城六区为案例地,将城市活动空间划分为六大类型。在此基础上,采集网络签到和城市经济服务业兴趣点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归纳了城市活动空间的类型特征、分布规律及区县空间分异、"一轴多中心"的结构特征,并剖析了产业经济因素及规划管控因素对城市活动空间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体雁 周麟 王利伟 吕永强
基于空间句法、核密度估计和皮尔森相关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城市中心区为例,结合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百度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探讨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规律。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网络总体呈现"东优西劣、北优南劣、西南最劣"的空间格局,高层级网络则呈现"中心环状集聚—外围多极分布"的分布模式。2与高穿行度交通网络相比,高整合度交通网络的区位指向性更强,在不同尺度均更易诱发服务业的集聚。3总体而言,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性明显,但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指向程度依据研究尺度的不同具有显著差异,并据此将25类主要服务业划分为街区指向型、街道指向型、双重指向型和无指向型四类。本文对探索服务业集聚发展规律、提高服务业和交通网络规划的科学性具有参考意义,并可为北京城市中心区服务业存量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静 朱青
2016年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医疗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均衡布局和构建合理体系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和谐至关重要。以北京市城六区医疗设施为例,基于政府相关政策,利用地理信息(GIS)技术,运用地理可达性、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六区二级医疗体系下医疗设施布局的均衡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健全北京市城六区医疗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建议,为北京制定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均衡性 二级医疗服务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康蕊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养老机构地理空间分布、服务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之间均存在结构性矛盾的结论,体现在:城中心的养老床位少而老年人多,远郊区县的养老床位充足而入住率低,养老机构多提供日常照料服务,而老年人最需要的护养服务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基于北京市经济、人口、周围环境3个方面的宏观数据,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床位的分布及护养服务的供给与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周围环境设施关系密切。因此,建议从城中心到远郊进行养老疏解,加大郊区的养老机构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调控现有
关键词:
养老机构 养老床位 空间分布 养老需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康蕊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养老机构地理空间分布、服务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之间均存在结构性矛盾的结论,体现在:城中心的养老床位少而老年人多,远郊区县的养老床位充足而入住率低,养老机构多提供日常照料服务,而老年人最需要的护养服务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基于北京市经济、人口、周围环境3个方面的宏观数据,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床位的分布及护养服务的供给与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周围环境设施关系密切。因此,建议从城中心到远郊进行养老疏解,加大郊区的养老机构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调控现有资源。
关键词:
养老机构 养老床位 空间分布 养老需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经纬 田莉 欧阳伟
社区是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环境安全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福祉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水平回归模型,对北京市老年人样本进行分析,界定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区环境安全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市老年人7.03%的自评健康、6.35%的孤独感水平差异由老年人所处社区决定;主观社区环境安全感中,社会凝聚力好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好,较少感到孤独;客观社区环境安全特征因素中,社区的道路状况良好,老年人自评健康更好,孤独感更低,而社区无障碍设施水平越好,老年人孤独感也会更低。此外,个体特征上,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和家庭年收入对其健康水平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提升老龄健康的社区环境营造有着积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老年人收入与健康支出状况研究》课题组 李晓西 刘涛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群体的收入与健康问题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基于对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进行的1‰抽样调查以及典型社区的实地调研,本文对老年人收入与健康支出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收入与健康支出的关系,并从加大对社区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发挥中医药在调理老年人慢性病中的独特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善老年人收入与健康支出总体状况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年人 收入 健康支出 社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纯 柴彦威 李昌霞
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通过对北京市3个典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24 h活动日志的问卷调查,描述北京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类型的一般时空特征。运用日活动路径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收入、家庭结构等因素对一天的时间尺度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通过考察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的一般性规律和个性化差异,为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和谐城市规划建设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