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8)
- 2023(10003)
- 2022(8927)
- 2021(8661)
- 2020(7295)
- 2019(16815)
- 2018(16908)
- 2017(32597)
- 2016(17593)
- 2015(19924)
- 2014(19793)
- 2013(19659)
- 2012(17831)
- 2011(15958)
- 2010(15753)
- 2009(14339)
- 2008(13886)
- 2007(11944)
- 2006(10450)
- 2005(9070)
- 学科
- 济(67669)
- 经济(67589)
- 管理(53346)
- 业(49576)
- 企(42565)
- 企业(42565)
- 方法(33133)
- 数学(28047)
- 数学方法(27725)
- 学(18759)
- 财(18036)
- 农(16988)
- 中国(16323)
- 业经(15730)
- 理论(13475)
- 地方(12800)
- 务(12671)
- 财务(12611)
- 财务管理(12592)
- 企业财务(12032)
- 和(11938)
- 农业(11457)
- 制(11299)
- 技术(11111)
- 贸(10900)
- 贸易(10893)
- 教育(10565)
- 易(10549)
- 环境(10452)
- 划(9670)
- 机构
- 大学(252216)
- 学院(247298)
- 管理(104684)
- 济(92562)
- 理学(91319)
- 经济(90420)
- 理学院(90312)
- 管理学(88831)
- 管理学院(88369)
- 研究(78017)
- 中国(56627)
- 京(53712)
- 科学(50060)
- 财(42092)
- 所(38289)
- 业大(37310)
- 农(36876)
- 中心(35956)
- 研究所(35123)
- 财经(34674)
- 江(34383)
- 北京(33905)
- 范(33644)
- 师范(33350)
- 经(31531)
- 农业(28881)
- 州(28766)
- 院(28154)
- 师范大学(27178)
- 经济学(26636)
- 基金
- 项目(174446)
- 科学(137066)
- 研究(128309)
- 基金(126926)
- 家(109840)
- 国家(108903)
- 科学基金(94307)
- 社会(79143)
- 社会科(74744)
- 社会科学(74725)
- 基金项目(68419)
- 省(67394)
- 自然(62633)
- 自然科(61177)
- 自然科学(61163)
- 自然科学基金(60083)
- 教育(58881)
- 划(56901)
- 编号(53767)
- 资助(52088)
- 成果(43857)
- 部(38211)
- 重点(38025)
- 创(35884)
- 发(35488)
- 课题(35267)
- 项目编号(34127)
- 科研(33416)
- 创新(33331)
- 大学(33087)
- 期刊
- 济(97231)
- 经济(97231)
- 研究(70102)
- 中国(43134)
- 学报(40233)
- 管理(36573)
- 科学(35966)
- 农(32357)
- 财(31517)
- 大学(29699)
- 教育(29116)
- 学学(27402)
- 农业(23016)
- 技术(20734)
- 图书(19663)
- 融(17187)
- 金融(17187)
- 财经(16315)
- 业经(15840)
- 经济研究(14866)
- 情报(14197)
- 理论(14164)
- 经(13680)
- 实践(13362)
- 践(13362)
- 书馆(12901)
- 图书馆(12901)
- 科技(12382)
- 问题(12245)
- 技术经济(11591)
共检索到348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栋祥 马费成 张奇萍
为支持健康决策、实现健康老龄化,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多领域、跨学科的关注。目前关于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导,研究深度不足,且侧重网络环境,忽视了对整个信息环境的考察。作为探索性研究,本文尝试基于现象学视角研究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他们关于健康信息搜寻经历和体验的描述和诠释,并从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的潜在涵意、基本模式、来源偏好、困难阻碍和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信息搜寻这5个方面展开质性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认为健康信息搜寻的意义主要在于疾病防控、享受生活、关爱家人和减轻子女负担,生活世界和健康责任是重要因素;积极主动型和前瞻能动型是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基本模式,且多数老年人采取两种模式并行的策略;电视节目、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和人际网络是老年人经常使用的健康信息来源,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权威电视节目的信任程度最高;自身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阻碍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搜寻;虽然网络不是老年人搜寻健康信息的主流渠道,但是在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搜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姝蓓 邓小昭
[目的 /意义]探索网络环境下我国老年人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相关概念框架模型,为更合理化地开展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予以理论指引和支撑。[方法 /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35位老年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健康信息查寻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归纳出影响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14个概念范畴并聚焦为4个核心范畴。基于对概念范畴的分析,指出影响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4个主要因素,并构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 /结论]个人心理因素、个人实施成本、信息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查寻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中,个人心理因素和个人实施成本是内部因素,直接决定老年人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丹 李一喆
采用用户检索实验的方法,从检索工具选择、检索式构造、检索结果浏览和选择4个阶段分析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检索的行为特点、行为模式以及网络健康信息对老年人日常信息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在检索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依赖性和定势性。首页/重选网页模式、跟随链接模式、重构检索式模式是老年人的高频检索行为模式。健康状况、网络熟悉程度和网络健康信息的可信度是老年人日常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息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老年人 网络健康信息 信息检索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丰 赵资澧
[目的/意义]探析现象图析学视角下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解决替代搜寻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意义建构理论模型框架,从“情景—鸿沟—桥梁—结果”4个维度,对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并利用现象图析学质性方法深入挖掘该行为的内在机理,构建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可分为情景触发、条件控制、桥梁构建、结果反馈4个子机理,并明晰了其机理关系,为今后相关研究者对在线健康信息替代搜寻行为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丹 李一喆
采用用户实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析老年人在不同健康情境下网络健康信息检索过程中情感、认知和信息处理的差异。结果表明,情感在不同情境中没有显著差异,老年人网络健康信息检索情感积极;认知在情境组内存在显著差异,健康知识和网络检索知识缺乏是检索健康信息时主要的认知障碍;信息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改变或预防不良健康行为情境下,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最主动;受教育程度和网络检索熟悉度对检索表现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行为 情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真真 周云
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是老龄化社会中的重要健康问题。文章使用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简称CLHLS调查)数据,以老年人牙齿缺失数量代表口腔健康,应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老年群体的口腔健康与社会经济、健康行为、健康状况三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健康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而失牙程度与人口特征和健康行为高度相关。对于男女两性和不同经济社会地位的老年人来说,年龄是失牙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少吃糖则是预防失牙的重要保护因素。研究结果提示,改变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在促进口腔健康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健康 健康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一鸣 李露
[目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关键词检索和引文追溯,提取与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和技术赋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研究三个角度进行文献分析。[结果/结论]横向对比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三个方面总结当前研究成果、特点、困境与不足。未来应从重视服务主体多元协作研究、强调老龄化群体用户细分研究、加强理论构建和系统化实践研究、推进AI赋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融合研究四个方面推进我国图书馆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
关键词:
健康信息服务 图书馆 老年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戴艳清
对社区图书馆为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的意义、可行性以及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社区图书馆为老年人群体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方式。最后指出在健康信息服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老年人 健康信息服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鹏 杨翠迎 周彩
医养结合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CHARLS2015和2018两期数据,以2016年确立国家级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于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并显著促进了慢性病管理与门诊就诊随访概率,但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精神健康层面的改善并不明显。(2)服务效果受到老年人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等)与代际因素(居住区域、子女个数、是否有子女照料、子女受教育程度等)的异质性影响。(3)机制检验方面,体检、日间照料、上门巡诊、娱乐活动服务等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提升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文章研究认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应当重新梳理其主体行为逻辑,逐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关联制度衔接,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机制与需求多维度衔接的动态调整机制,弄清不同层次人群在医养结合服务中的现实需求,打破制度壁垒,提高资源与政策制度的衔接能力。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形成医养结合的基本制度,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策 孔军 付少雄
[目的 /意义]探索搜索引擎、网络健康社区、问答社区、社交软件四类健康信息平台下,人格特质对青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健康信息服务,为青年用户提供有效的健康信息支持。[目的/意义]以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391位用户的数据,并选取30位用户进行访谈,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不同健康信息平台下用户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人格特质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人格特质对青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并且不同人格特质对不同平台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效应大小各异;用
关键词:
人格特质 青年 健康信息搜寻 信息平台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付少雄 胡媛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强 唐启明
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基线数据,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程度三方面分析了中国老年人与子女、孙子女不同居住方式下的情感交换与冲突状况。结果显示,配偶是决定幸福感的关键,无论是否与亲属同住,丧偶或配偶不在身边的老人抑郁程度均较高。独立生活的老年夫妇与在三代家庭生活的幸福感较强。无论是只与成年子女还是孙子女一起生活,二代家庭户格局显著损害老人的情感健康。独居或与其他亲属同住的老年人,情感健康状况较差,但与非亲属同住的老年人幸福感最强,不存在抑郁问题。总体上看,居住安排的变化趋势没有预示着社会负担的增加。
关键词:
老年人 居住安排 情感健康 代际关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琴 谭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探讨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度量人们的健康状况是一个难点。健康状况通过影响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闲暇的偏好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同时退休反过来又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此,通过了解多种度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梳理国内外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估计健康与劳动供给二者因果关系时所遭遇的内生性来源以及克服内生性问题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分析了研究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这一问题隐含的政策意蕴以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健康 劳动供给 退休 内生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要要
本文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CLHLS),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比较影响效应在城乡、性别和年龄等不同组群下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支持中的日常照顾和情感慰藉对老年人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日常照顾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效应高于情感慰藉,经济支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组群差异分析表明,相较于城市、女性和低龄老人,家庭支持对农村、男性和高龄老人健康的促进效应更高。上述研究结论对实施积极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挥以“家庭”为基点的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提供了学理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仲亚琴 高月霞 王健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情况,为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数据,计算集中指数,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结果:自评健康不良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呈现反向的社会经济梯度,经济水平越低,自评健康不良率和ADL受损率越高,未就诊率、未住院率越高;教育程度越低,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越高;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农村老年人,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西部老年人。结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存在健康不公平。要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卫生资源的配置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促进老年人健康公平。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公平 老年人 集中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