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6)
- 2023(10112)
- 2022(8491)
- 2021(7554)
- 2020(6703)
- 2019(15477)
- 2018(15348)
- 2017(30397)
- 2016(16479)
- 2015(18604)
- 2014(18730)
- 2013(19100)
- 2012(17604)
- 2011(15528)
- 2010(15932)
- 2009(15298)
- 2008(15782)
- 2007(14443)
- 2006(12546)
- 2005(11515)
- 学科
- 业(80441)
- 济(76337)
- 经济(76250)
- 企(72241)
- 企业(72241)
- 管理(64578)
- 方法(36553)
- 数学(28434)
- 数学方法(28252)
- 财(26465)
- 业经(26406)
- 农(26147)
- 务(20427)
- 财务(20406)
- 财务管理(20378)
- 企业财务(19111)
- 农业(18744)
- 中国(16648)
- 技术(16493)
- 制(16022)
- 和(14689)
- 贸(14533)
- 贸易(14528)
- 易(14110)
- 划(13337)
- 策(13275)
- 理论(13049)
- 地方(12677)
- 体(11286)
- 学(11048)
- 机构
- 学院(248584)
- 大学(244068)
- 济(107467)
- 经济(105282)
- 管理(102681)
- 理学(87893)
- 理学院(87081)
- 管理学(86006)
- 管理学院(85539)
- 研究(76872)
- 中国(61550)
- 京(50757)
- 财(49646)
- 农(46412)
- 科学(46176)
- 所(39739)
- 江(39521)
- 财经(39422)
- 业大(37457)
- 农业(36748)
- 中心(36334)
- 经(35624)
- 研究所(35595)
- 经济学(31958)
- 北京(31609)
- 州(30810)
- 经济学院(29142)
- 财经大学(28718)
- 商学(28531)
- 经济管理(28402)
- 基金
- 项目(158090)
- 科学(125005)
- 研究(116483)
- 基金(114906)
- 家(98710)
- 国家(97784)
- 科学基金(85289)
- 社会(74976)
- 社会科(71071)
- 社会科学(71048)
- 省(63569)
- 基金项目(61347)
- 自然(54687)
- 自然科(53437)
- 自然科学(53416)
- 自然科学基金(52540)
- 教育(51674)
- 划(51429)
- 编号(48005)
- 资助(46243)
- 成果(37892)
- 业(37436)
- 创(35908)
- 部(34975)
- 重点(34876)
- 发(34561)
- 创新(32712)
- 课题(31233)
- 国家社会(30709)
- 科研(30434)
- 期刊
- 济(123193)
- 经济(123193)
- 研究(68420)
- 中国(46063)
- 财(43402)
- 农(43190)
- 管理(40047)
- 学报(35188)
- 科学(33317)
- 农业(29313)
- 大学(26464)
- 学学(25070)
- 技术(23576)
- 业经(22718)
- 融(21684)
- 金融(21684)
- 财经(19933)
- 经济研究(18565)
- 业(18268)
- 教育(17514)
- 经(17250)
- 问题(16365)
- 技术经济(16012)
- 财会(13761)
- 图书(13052)
- 商业(13050)
- 贸(12953)
- 现代(12585)
- 世界(12111)
- 理论(11676)
共检索到370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丹丽 张纪
依据Baumol非均衡增长理论,服务业的发展会导致"成本病"问题。本文基于河南洛阳2001-2010年的数据对其服务业增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洛阳服务业已初现"成本病"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服务业的发展进行改革,兼顾好服务业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保障河南洛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服务业 非均衡增长 成本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杨 王永峰
从新兴的知识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在大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入手,详细分析了知识服务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知识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努力使其成为东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关键词:
知识服务业 第三产业 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凤朝 王元地 潘雄峰 佟佰菊
抑制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片面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老工业基地在面临产业结构严重扭曲、第二产业结构化程度低的情况下,也面临地区就业率低、富余人员过多等就业问题。因此,在强调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强调就业结构的调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老工业基地调整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孟韬
老工业基地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形成网络化、专业化、集聚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有力地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与振兴。本文在解析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的内涵基础上,从经济演化的视角,分析了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的路径和类型,提出了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特殊的"演化型"集群模式。并且对分别依靠"凤凰涅槃式"和"鸾凤和鸣式"两类途径形成的天津自行车集群、瓦房店轴承集群两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老工业基地集群创新路径的假设,为其他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老工业基地 集群创新 网络组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乃纪
义家族是企业组织内靠哥们儿义气联系在一起并按照家族方式行为组成的人际网络。通过义家族网络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治理中的道德风险、快速形成企业的统一价值观和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还能够快速地形成核心和骨干员工的网络,在义家族内部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其成员,对义家族成员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前馈控制的机制,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有利因素。同时,义家族成员奉行的义气至上行为准则,会导致企业组织目标迷失,破坏企业秩序,还会产生排外意识,导致组织内政治行为泛滥,扭曲员工的价值观,这些是义家族对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改善老工业基地企业的管理,需要对义家族实施扬长避短、惩恶扬善的对策。
关键词:
管理学本土化 人力资源开发 义家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传谌,张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要对东北地区业已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给予重视。随着我国加入WTO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成为影响东北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之一。通过加速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和提供更多职业培训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就业压力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娟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聚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逐步自发形成的,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自发形成的很少,且大部分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因此,学术界对该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研究一直游离于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证研究之外。地级市级以上为研究的地理单位,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寻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外部资源有机结合的制度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就业的严峻形势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时人们普遍遇到的难点:一是如何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二是如何判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前景;三是如何面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与农民工之间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这些问题的分析与共识以及政策取向不仅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就业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劳动就业 劳动密集 就业空间 就业歧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麻宝斌
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过程中,政府应扮演重要角色。但这种作用不应体现为对个别企业的保护、主导技术创新和制定某种产业政策,而应体现为推进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此,政府需要牢固确立三项执政原则:一是以市场为取向的价值观念;二是以创新促发展的改革思路;三是以公平求效率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政府 市场 制度创新 公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政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90年代初开始关注"东北现象",迄今为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已过去了10年。首先应当肯定,10年来,东北经济也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2001年与1991年相比,全国GDP 平均每年增长9.92%。同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 GDP 分别增长了10.34%、13.4%和9.4%;2001年全国人均 GDP 为7500元,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人均GDP 分别为12000元、7550元和9344元,按可比价格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吉林老工业基地已进入全面振兴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升级非常剧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一步深入,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本需求及职业教育供给产生了重要影响。吉林省职业教育要形成有效供给,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要发展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深化,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在推进校企合作和联动发展方面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肖冰 陈庆海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基础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和主要融资对象。近年来,辽宁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新常态下基础设施融资面临诸多挑战,亟待创新机制,助推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伯文
老工业基地改造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协调发展和工业化道路创新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路向经过三次演化,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通盘筹划。其基本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眼于全国经济战略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工业化道路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造和振兴,努力走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科学发展的新路。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基本经验和宝贵启示。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改造 路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凤阁,陈柳钦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信息化水平具有信息化指数高、发展速度慢,与信息化高水平地区差距大的特点。为此,应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调整和改造东北等工业基地的落后局面,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信息化 信息化指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则行
《老工业基地的新生》评介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个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由戴伯勋教授主持、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课题组撰写的《老工业基地的新生--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在系统、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