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3)
2023(3374)
2022(2645)
2021(2642)
2020(2263)
2019(5618)
2018(5715)
2017(11623)
2016(6104)
2015(7128)
2014(7156)
2013(6843)
2012(5912)
2011(5307)
2010(5520)
2009(5054)
2008(4837)
2007(4194)
2006(3640)
2005(3259)
作者
(17021)
(14010)
(13842)
(13294)
(8955)
(6705)
(6290)
(5456)
(5283)
(5027)
(4853)
(4723)
(4481)
(4462)
(4362)
(4225)
(4160)
(4084)
(4024)
(3942)
(3466)
(3447)
(3447)
(3277)
(3204)
(3164)
(3111)
(2978)
(2783)
(2673)
学科
(27763)
经济(27747)
方法(16774)
管理(16737)
数学(15725)
(15296)
数学方法(15254)
(13102)
企业(13102)
(5999)
中国(5801)
理论(5461)
业经(5255)
(4271)
(4149)
贸易(4146)
(4035)
教学(4029)
技术(3962)
地方(3953)
(3934)
农业(3687)
(3562)
环境(3541)
(3467)
(3444)
(3130)
(2859)
银行(2858)
(2754)
机构
学院(85882)
大学(84454)
管理(35777)
(34592)
经济(33871)
理学(31348)
理学院(31075)
管理学(30159)
管理学院(30031)
研究(25126)
中国(19096)
(17517)
科学(15798)
(13836)
业大(12691)
(12169)
(12072)
中心(11699)
(11513)
财经(11430)
研究所(11036)
北京(10918)
(10425)
(10402)
师范(10302)
经济学(10286)
技术(9979)
(9841)
(9327)
经济管理(9244)
基金
项目(59140)
科学(46993)
基金(42859)
研究(42301)
(37142)
国家(36906)
科学基金(32550)
社会(26481)
社会科(25238)
社会科学(25230)
(23845)
基金项目(21969)
自然(21960)
自然科(21529)
自然科学(21527)
自然科学基金(21099)
教育(20845)
(19782)
资助(19087)
编号(17522)
重点(13288)
成果(13253)
(12793)
(12464)
(12215)
课题(12196)
创新(11646)
科研(11301)
大学(11128)
教育部(11124)
期刊
(35415)
经济(35415)
研究(22251)
中国(16208)
管理(14297)
科学(11634)
学报(11100)
技术(10896)
教育(10512)
(10373)
(10265)
大学(8971)
学学(8489)
统计(7326)
农业(7153)
(6648)
业经(6316)
决策(6028)
经济研究(5986)
(5617)
金融(5617)
技术经济(5480)
财经(5426)
(4679)
问题(4249)
科技(4187)
(4142)
商业(4055)
职业(3885)
现代(3696)
共检索到119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瑞武  
成都东郊是成都市主要的工业聚集区,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是成都乃至四川省国有经济的主体,但改革开放以后逐步丧失其原有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调整和改造成都老工业基地的“成都模式”已经凸现。并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目标和模式《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课题组一、目标确定单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目标是相对容易的,然而确定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目标就困难得多。老工业基地改造应从长远着眼,从近期着手,以避免短期行为。因此,改造与振兴的目标应有长期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保证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就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问题,谈几点认识。一、老工业基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老工业基地,就没有我国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也就没有现在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老工业基地不仅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乃至今后,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赖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齐  
一、美国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经济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近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冷冻地带”—美国东北部、中西部的衰落;“阳光地带”——墨西哥湾沿岸、佛罗里达、太平洋沿岸的加里福尼亚州和西南内陆的新墨西哥州以及亚利桑那州等地的迅速崛起。“冷冻地带”是在采煤、冶金等工业基地上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地带,在美国经济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阳光地带”则凭借战时美国政府大量军火订货扩充实力,以及南部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战后迅速发展,逐渐取代“冷冻地带”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地位。目前“阳光地带”生产的航空和导航设备占全国产量的70%,电子产品占全国的2/3,70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充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依托,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浙江温、台地区民营企业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相对而言,东北三省的民营经济还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弱势群体。本文主要从实证分析角度,从四个方面对温台模式进行探微,然后,结合温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促进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借鉴性思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良谋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布局的指向,随之形成城市。这种区位优势所决定的产业分工强化了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单一产业结构,也使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影响。资源型产业盛,城市盛;资源型产业衰,城市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冬  颜小惠  
针对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通过对黑龙江省风险投资的主要领域及其特征的系统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风险投资的主要模式、运行策略以及有关对策建议,旨在为黑龙江省及其他省市的老工业基地的风险投资模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春梅  王敏锋  
以老工业基地城市沈阳为例,总结了当前政府和学界对城市棚户型低收入住区改造方式的利弊,并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沈阳存在的低收入住区居住状况和居民意愿,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索一种可行性的低收入住区改善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荣华  
一、现状与条件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全市工业技术装备老化,工艺落后,技术层次偏低,拳头产品少,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严重制约该市经济顺利发展。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不仅在工业经济发展规模上已让位于其他城市跃居其上,而且工业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1990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42%,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的首次负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大鹏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但近年来东北地区体制错位、资源与发展矛盾加剧、区域经济衰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只有在实行旧体制改造、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同时,调整产业体系布局方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宇  
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战略地位。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走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东北地区的传统思维,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即新体制、新结构、新资源、新技术、新开放和新战略。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采取综合对策:立足传统工业优势,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强国内外合作,重点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功能的完善结合起来,重点改造大中城市,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实现老工业城市的再生;发挥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把乡村工业化作为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变区域工业化的"二元结构",在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乡村工业化中统筹安排"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振宇  
21世纪以来,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陆续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无论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还是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时期都没有停止转型发展的脚步,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振兴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是地方创新实践的结果,也是这些老工业城市在转型的阵痛中倒逼出来的,对于其他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