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1)
- 2023(11098)
- 2022(9084)
- 2021(8492)
- 2020(6764)
- 2019(15784)
- 2018(15686)
- 2017(29110)
- 2016(15335)
- 2015(17014)
- 2014(16532)
- 2013(16308)
- 2012(14863)
- 2011(13277)
- 2010(13366)
- 2009(11982)
- 2008(11770)
- 2007(10361)
- 2006(9352)
- 2005(7952)
- 学科
- 济(60585)
- 经济(60528)
- 管理(46544)
- 业(44488)
- 企(35741)
- 企业(35741)
- 中国(20398)
- 农(19862)
- 地方(19499)
- 方法(18580)
- 技术(18069)
- 业经(16849)
- 数学(15007)
- 数学方法(14856)
- 农业(13624)
- 环境(13588)
- 技术管理(12222)
- 产业(12137)
- 财(11462)
- 学(11305)
- 理论(11035)
- 制(10562)
- 划(10267)
- 和(9942)
- 地方经济(9486)
- 贸(9432)
- 贸易(9423)
- 发(9084)
- 易(9038)
- 银(8480)
- 机构
- 学院(207322)
- 大学(201321)
- 济(83256)
- 经济(81278)
- 管理(80927)
- 理学(69181)
- 研究(68865)
- 理学院(68307)
- 管理学(67300)
- 管理学院(66885)
- 中国(51248)
- 京(42598)
- 科学(41935)
- 财(35622)
- 江(32894)
- 中心(32525)
- 所(32428)
- 范(29817)
- 师范(29599)
- 研究所(29387)
- 农(29091)
- 业大(28508)
- 财经(27929)
- 州(26584)
- 北京(26348)
- 院(26071)
- 经(25154)
- 经济学(24782)
- 师范大学(23628)
- 技术(23466)
- 基金
- 项目(143125)
- 科学(114371)
- 研究(111228)
- 基金(100609)
- 家(86298)
- 国家(85495)
- 科学基金(74911)
- 社会(71133)
- 社会科(67451)
- 社会科学(67434)
- 省(60289)
- 基金项目(54903)
- 教育(49770)
- 划(48590)
- 编号(46182)
- 自然(45287)
- 自然科(44140)
- 自然科学(44131)
- 自然科学基金(43340)
- 资助(37118)
- 成果(36278)
- 创(35442)
- 发(34024)
- 课题(32943)
- 重点(32321)
- 创新(32130)
- 部(29626)
- 国家社会(29271)
- 发展(28056)
- 制(27932)
共检索到313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乔英俊 张延锋 李垣 肖俊涛 薛塬
构建开放式区域创新生态,解决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资源和能力不足问题,是破解老工业基地产业负锁定困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基于理论综述分析,以老工业基地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分析如何构建产业技术供需对接机制、特色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创新支撑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和创新生态良性互动的螺旋式创新模式,按照“盘活产业存量—培育新增长点—优化区域创新治理—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走出区域产业负锁定和路径依赖,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军
回顾工业经济时代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主导产业部门的转移,众多产业间必然会有兴衰交替,某些工业基地也必然要被替代。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美国的五大湖区等也都曾经历过由兴到衰的过程。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决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消亡,正所谓只有夕阳产品,而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并不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而只不过不再是舞台上的主角。因为即使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唱主角,它也需要传统产业对其予以支撑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多数传统产业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正举 严岩 段靖 王丹寅 朱显根 黄祥
生态补偿是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机制创新和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对于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态保育与环境消费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章以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湖北省十堰市的生态建设为例,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源保护对十堰市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在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生态补偿角度对水源区补偿资金数额、来源、补偿时间等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金平 占森涛
新时代我国小微企业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融资问题严重困扰着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前景。本文基于湖北省近年实践和相关数据,首先阐述了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然后从社会环境、金融体系、小微企业自身三个层面,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新时代特征,针对湖北省具体域情,着重探讨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实践与创新之路,包括多方协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开拓创新,强化金融体系服务职能;夯实基础,加强小微企业自身建设。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困境 金融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芳 郑文升 陈才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结构的系统优化与区域发展的全面振兴。城市化能够发挥对改造的拉动、支撑与承载作用。当前,东北地区城市化速度下降,动力不足,城镇体系不尽合理,资源型城镇转型的城市化支撑不足,众多老城区需要改造,农村城镇化滞后。未来要着力完善城市化动力机制,促进区域城市整合,培育城市群,促进大城市空间升级与老城区改造互动发展,发挥大城市对农村城市化的带动作用,统筹资源型城镇产业、就业、空间与环境建设。
关键词:
城市化 困境 对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春风 司登奎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已备受关注,其技术创新效应如何亦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改善我国城市技术创新及其“低端锁定”困境,使得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含有高端技术的实质性创新。其次,机制方面,在供给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区域融资信贷约束(提高银行业竞争力、促进传统金融供给),从而促进城市总体技术创新、高端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在需求侧,提升市场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张)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市高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对城市总体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的渠道效应不显著。最后,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正外部效应在高市场化与高互联网水平城市中更为明显,同时对低市场化水平、低互联网水平城市的总体技术创新存在“雪中送炭”效应。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城市创新和协调发展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英洲
人民银行十堰中心支行内审部门深入探索,走出了一条找准提升内审工作水平的切入点,巩固两个基础,健全三项机制,坚持四个到位,狠抓内审结论整改落实的新路子。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内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瀚 陆瑶 肖迪宇
小微企业以其量大、点多、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经营活动贴近市场和顾客的经营优势,满足了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然而,近年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影响,一些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尤其是"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最大瓶颈。因此,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一些小微企业为谋求生存,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导致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大。那么,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何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已是摆在面前现实而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 金融政策 效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翁仙王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审计局按照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的思路,以建立审计全程立体监控为重点,强化风险预警、实时监控、纪律约束,探索构建以审计履责风险、质量风险、廉政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一定成效,先后五次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先进地区等荣誉。推行三重风险预警构建审计履责风险防控机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思想素质的预警。注重理论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徐涵蕾
近十年来,知识经济、学习和创新已经走到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前沿。目前,区域政策制定除了根据创新的线性模型外,更多的是考虑其系统性。本文通过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新钻石结构,指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在指明各类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创新障碍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应对政策,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建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敏 巴桑卓玛
"碳锁定"是事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碳锁定"困境不仅导致气候恶化,同时也危及能源安全,妨碍低碳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碳税开征对破解"碳锁定"困境的作用,认为,碳税开征有利于显著降低碳排放,推广新技术、新能源的利用,对破解"碳锁定"困境作用明显。
关键词:
碳锁定 碳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晖 李阳 刘田田 谢丹丹
“专精特新”企业高度聚焦某一细分市场并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却也因细分市场容量有限而导致专业化“锁定”问题。该类企业如何基于既有优势搜寻创新机会来突破发展瓶颈?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创新搜寻视角,选取四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探索该类企业通过创新搜寻突破专业化“锁定”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创新搜寻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困境的逻辑起点,呈现组合性、异质性、合作性特征。第二,面对资源有限性约束,“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资源借力”和“资源放大”等杠杆化行动聚合力量,助推创新搜寻方案落地。第三,基于研发与需求的平衡策略是“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路径,包括需求拉动研发、研发推动需求、研发与需求双向驱动三类。本文拓宽了创新搜寻理论的解释边界,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晖 李阳 刘田田 谢丹丹
“专精特新”企业高度聚焦某一细分市场并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却也因细分市场容量有限而导致专业化“锁定”问题。该类企业如何基于既有优势搜寻创新机会来突破发展瓶颈?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创新搜寻视角,选取四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探索该类企业通过创新搜寻突破专业化“锁定”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创新搜寻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困境的逻辑起点,呈现组合性、异质性、合作性特征。第二,面对资源有限性约束,“专精特新”企业通过“资源借力”和“资源放大”等杠杆化行动聚合力量,助推创新搜寻方案落地。第三,基于研发与需求的平衡策略是“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路径,包括需求拉动研发、研发推动需求、研发与需求双向驱动三类。本文拓宽了创新搜寻理论的解释边界,为“专精特新”企业突破专业化“锁定”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北十堰农村商业银行于2013年元月8日正式挂牌开业。全市8家农商银行共有网点189个,在岗职工2417名。到2013年6月底,各项存款余额37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5亿元,是十堰城区网点分布最广、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存贷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湖北十堰农商银行更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始终坚持"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十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