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1)
2023(10030)
2022(8468)
2021(8253)
2020(6828)
2019(15801)
2018(15795)
2017(28731)
2016(16377)
2015(18403)
2014(18195)
2013(16735)
2012(15072)
2011(13354)
2010(13154)
2009(11290)
2008(10812)
2007(9031)
2006(7327)
2005(6237)
作者
(38484)
(32084)
(31588)
(30403)
(20318)
(15092)
(14878)
(12658)
(12474)
(11290)
(11070)
(10610)
(10021)
(9766)
(9735)
(9527)
(9501)
(9483)
(9225)
(9026)
(7698)
(7682)
(7519)
(7466)
(7201)
(7067)
(7029)
(6991)
(6348)
(6266)
学科
(53053)
经济(52996)
管理(43185)
(39419)
(34243)
企业(34243)
方法(28139)
数学(25166)
数学方法(24747)
教育(20856)
中国(18496)
(17570)
(12726)
理论(12611)
(12586)
财务(12550)
财务管理(12527)
企业财务(11954)
(11524)
业经(11079)
技术(9597)
(8942)
教学(8860)
(8458)
贸易(8454)
农业(8448)
(8273)
(8103)
环境(7740)
地方(7733)
机构
大学(207937)
学院(203190)
管理(76884)
(75805)
经济(74143)
理学(67780)
理学院(67017)
管理学(65671)
管理学院(65251)
研究(63803)
(43307)
中国(42128)
(37855)
师范(37628)
(36129)
科学(36064)
教育(35298)
师范大学(31042)
中心(30152)
财经(29639)
(29230)
(28482)
(27276)
北京(27185)
业大(26147)
研究所(26026)
技术(24346)
(24039)
经济学(24021)
(23627)
基金
项目(142282)
科学(115990)
研究(113227)
基金(102604)
(87225)
国家(86342)
科学基金(75878)
社会(71113)
社会科(67164)
社会科学(67149)
教育(61952)
(56058)
基金项目(53983)
(49614)
编号(48154)
自然(47517)
自然科(46460)
自然科学(46452)
自然科学基金(45598)
资助(40801)
成果(40710)
课题(35287)
(34595)
重点(33431)
教育部(31354)
(30934)
(30676)
项目编号(29947)
人文(29550)
(29460)
期刊
(72074)
经济(72074)
研究(65789)
教育(58395)
中国(43136)
(30473)
管理(27618)
学报(25616)
科学(24314)
技术(22699)
大学(22399)
(19898)
学学(19462)
职业(14683)
财经(14660)
(14297)
金融(14297)
农业(14262)
(12613)
经济研究(11832)
业经(11172)
财会(9905)
技术教育(9523)
职业技术(9523)
职业技术教育(9523)
问题(9444)
(9402)
(9357)
论坛(9357)
(8812)
共检索到290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令英  
当代基础教育教师存在诸多消极教育情感。这与当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过度关注自我利益、过甚的物质欲望和偏个人功利的竞争欲望密切相关。老子在"无为"思想中提出"慈爱""简物欲长德性"和"少私利多奉献",对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强化爱生意识、弱化物质欲望和弱化个人功利性竞争带来重要启示,利于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追求,调控消极教育情感,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锐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充满了现代管理意识。本文从修身养性 ,知人择人 ,始制有名、亦将知止三方面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从而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养、开发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实践 ,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泉  
老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留有唯—的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虽然只有八十一章,仅仅五千余字,但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博大精深,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先河,是我国思想宝库中的光辉巨著。老子的学说在治国等领域都有精辟、独到的论述。其治国思想在我国古代各个王朝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财政政策、方针的制定也不无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李会松  
近年来,为了应对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问题,国家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在此构建过程中,学校价值观教育承担了重要角色。在美国,价值观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已经形成了许多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成熟方法,这些方法层面的有益经验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少有着三方面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峻杉  
老子教育思想过去很长时间在我国一直处于潜隐状态,20世纪90年代之后老子教育思想才开始被教育学研究所发掘,并逐渐在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建构方面展现出潜力。西方学者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与老子哲学的共鸣,荣格、马斯洛、罗杰斯对老子思想的心理学挖掘,李约瑟对道家科学思想的独特看法,对于我国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从另外的视角给予了启示。在中西研究对比中凸显了既往研究结果的障碍与贯通、研究中情感因素的疏离与贴近等对研究进程所产生的不同效应。中西比较也启示我们,有必要寻求教育学立场的老子思想研究,以老子提倡的思维方法来突破成见和拓展研究视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洋  
价值澄清理论是美国知名的德育流派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澄清的七个步骤、四个要素以及20多种价值澄清策略。作为一种价值培养方式,价值澄清理论旨在通过分析、澄清和选择的过程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个体价值观。它以主体性本位、现实性突出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广受西方欢迎,同时又存在价值相对主义、注重形式化,忽略教育结果等局限性。基于对我国价值观教育现状的思考,通过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可以得出启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方向引领;要增强价值观教育日常化;要充分尊重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受教育者筛选过滤信息、选择和分辨价值观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认同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形成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想。随着对人的科学研究的深入,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呈现出从启蒙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经过理想主义职业教育价值观,直至向总体性职业教育价值观演进。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形成及演进脉络对我国立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观的确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丹  周先进  
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开始大力倡导融合新时代特征的、以现代新儒学为主的东方价值观,把对全体国民的东方价值观教育作为"治国之纲"。并且从保障性、监督性、惩罚性三个角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东方价值观教育制度性支撑体系,推动了新加坡的快速健康发展。认真研究这一成就,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志勇  金盛华  
长期以来,我国的价值观教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而是与道德教育互相混合和重叠,价值观教育方法也很少有研究者专门涉及。而西方的价值观教育已有很悠久的发展历史,也已积累下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国的价值观教育及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擎  
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备受各国关注,建设专业化、终身性、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国际教育事业领先的国家在教师教育定位、模式、课程设置以及评价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国际教师教育在教师教育内容、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关系、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方面的经验。以这些经验为借鉴,提出了基于科学化标准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教师教育中知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评价方法等相关策略,旨在推动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家颐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德识才学德为首,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环境的影响,更需要教师自己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实践,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因为道德修养的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唯有内因才是道德变化的根本依据。所以加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种必然选择。研究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拟围绕教师道德自控的特征。价值与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秦行音  
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当代社会道德滑坡和不断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是直接的原因。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理论向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解决道德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问题的可能途径。价值观的非理性和非知识性特点使得价值观教育要远复杂于理性的知识教育。关乎个人道德成长、关乎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的价值观是底线伦理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所必须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需要吸收现代德育研究成果,使其更为生动和易被青少年所接受;价值观教育还要求一个公正的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云川  
老子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董云川(一)教育一词可拆为教与育两个动词。育可以涵盖教,教却只是育中一个局部的训诲行为,育比教更显重要。因而在大学中,在探究高深专业学问的同时,必须重视文化的传递、文化情境的创设和文化交流的层次。当前的问题是大学更多地重视了教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巍   姜波   王彦平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黄炎培先生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较科学、完整的职业教育评价观。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探究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评价观,主要包括为群服务的学校评价观、躬身入局的教师评价观和德技并修的学生评价观,工学结合、学理与经验兼长、服务勿忘爱国是黄炎培职业教育评价观的精髓,为我们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遵循。借鉴黄炎培职业教育评价观,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双师型”教师整体质量不高、人才供给匹配度低等问题,应加快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双元驱动评价体系;打造“双师型”队伍,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涌  
本文以PIS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所蕴含教育价值观的前瞻性、发展性和战略性特征,并阐述其评价观的目的、内容和标准。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并反思了中国关于教育目的这一传统命题在面对全球化时代时所表现出的滞后性,强调教育创新的深度内涵应是确立超越性未来观和个人能力本位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