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
2023(817)
2022(731)
2021(845)
2020(585)
2019(1434)
2018(1488)
2017(2686)
2016(1631)
2015(1883)
2014(1879)
2013(1658)
2012(1575)
2011(1486)
2010(1588)
2009(1436)
2008(1428)
2007(1288)
2006(1061)
2005(1009)
作者
(3860)
(3120)
(3080)
(2926)
(1951)
(1499)
(1429)
(1240)
(1178)
(1104)
(1057)
(1051)
(939)
(909)
(891)
(890)
(876)
(875)
(857)
(851)
(774)
(768)
(747)
(732)
(711)
(680)
(679)
(669)
(637)
(611)
学科
(3488)
经济(3470)
教育(2888)
管理(2238)
(2129)
思想(2037)
政治(1860)
思想政治(1726)
政治教育(1726)
治教(1726)
德育(1709)
(1484)
企业(1484)
中国(1468)
(1458)
金融(1458)
(1413)
世界(1202)
(1191)
银行(1187)
(1182)
(1166)
(1153)
业经(1057)
农业(1043)
理论(1008)
(981)
(935)
(769)
(706)
机构
大学(20687)
学院(19837)
研究(7503)
(6951)
经济(6742)
中国(6099)
管理(5867)
理学(4768)
理学院(4677)
(4634)
管理学(4583)
管理学院(4536)
科学(4292)
(4173)
师范(4162)
(3927)
(3883)
研究所(3469)
师范大学(3441)
中心(3332)
教育(3269)
北京(3153)
(3111)
财经(2896)
(2815)
(2667)
(2624)
(2577)
技术(2277)
(2274)
基金
项目(10933)
研究(9733)
科学(8197)
基金(7017)
(5767)
国家(5682)
社会(5665)
社会科(5211)
社会科学(5209)
教育(5001)
成果(4836)
编号(4601)
科学基金(4419)
(4019)
(3621)
基金项目(3480)
课题(3286)
(3208)
(2979)
项目编号(2901)
资助(2827)
(2669)
(2666)
(2655)
阶段(2649)
研究成果(2498)
阶段性(2453)
大学(2439)
重点(2432)
(2413)
期刊
(8528)
经济(8528)
研究(7049)
教育(6206)
中国(5417)
(3248)
(2861)
学报(2727)
(2690)
金融(2690)
管理(2437)
农业(2431)
大学(2291)
科学(2273)
学学(1922)
世界(1835)
图书(1758)
(1745)
职业(1620)
财经(1426)
(1390)
论坛(1390)
书馆(1351)
图书馆(1351)
技术(1344)
(1236)
国际(1200)
(1137)
(1093)
经济研究(1093)
共检索到33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泉  
老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留有唯—的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虽然只有八十一章,仅仅五千余字,但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博大精深,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先河,是我国思想宝库中的光辉巨著。老子的学说在治国等领域都有精辟、独到的论述。其治国思想在我国古代各个王朝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财政政策、方针的制定也不无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峻杉  
老子教育思想过去很长时间在我国一直处于潜隐状态,20世纪90年代之后老子教育思想才开始被教育学研究所发掘,并逐渐在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建构方面展现出潜力。西方学者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与老子哲学的共鸣,荣格、马斯洛、罗杰斯对老子思想的心理学挖掘,李约瑟对道家科学思想的独特看法,对于我国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从另外的视角给予了启示。在中西研究对比中凸显了既往研究结果的障碍与贯通、研究中情感因素的疏离与贴近等对研究进程所产生的不同效应。中西比较也启示我们,有必要寻求教育学立场的老子思想研究,以老子提倡的思维方法来突破成见和拓展研究视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建宁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影响、多元化学生群体及需求增加。老子思想的深邃哲学内涵为我国高校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老子思想在道德领导的实践和无为而治的管理策略两方面可以应用于高校管理,同时从建立道德行为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创建高等学校德治模式、强化道德领导可持续发展三方面为高校管理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克建  
老子哲学思想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珍贵的智慧遗产。由老子开创的道家思想,形成了潜隐的一脉中国思想文化传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道家思想等本土文化中的多元文化传统,对于我们构建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教育与课程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人性"自然"论、追寻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教育目的论、重视"静观"、"玄览"的认识论和"自然无为"的教育原则等四个方面,阐释了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对今日课程改革与课程研究的有益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锐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充满了现代管理意识。本文从修身养性 ,知人择人 ,始制有名、亦将知止三方面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从而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养、开发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实践 ,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令英  
当代基础教育教师存在诸多消极教育情感。这与当代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过度关注自我利益、过甚的物质欲望和偏个人功利的竞争欲望密切相关。老子在"无为"思想中提出"慈爱""简物欲长德性"和"少私利多奉献",对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强化爱生意识、弱化物质欲望和弱化个人功利性竞争带来重要启示,利于当代教师在教育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追求,调控消极教育情感,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孝珍  
《管子》中包含了丰富的收入分配思想,其中对收入分配的原则、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危害和解决途径都有一定的论述。本文对散见于《管子》各篇章的关于收入分配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结合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分析了《管子》的收入分配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商玉秀  王普斌  
城市规划离不开哲学思维。古老的《道德经》蕴含着完善的生态智慧和人文精神。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理解老子哲学,并把它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联系起来,就会得到很多启示,这对于促进城市规划科学化、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鲁建  
《老子》“贵道”思想与管理张鲁建一《老子》相传为春秋末年的老聃所作,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老子》一书,文约义丰,虽仅五千之言,却包含着十分深刻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它虽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其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诸领域,对管理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毅武  
刘少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组织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真知灼见,形成了极富特点的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婷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理财家,从万历年间开始荣登内阁首辅,秉政十年,位极人臣,其改革的影响对后世可谓深远长久。在其执政期间,改革赋税,梳理财政,精简机构,整饬官吏,严肃学风,选贤任能,清丈土地,这对于缓和明朝的财政危机和阶级矛盾、维护明朝封建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居正的财政改革经验,为当代中国的财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毅武  
刘少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组织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真知灼见,形成了极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历史地熔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且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先进  陈苏白  刘永跃  
本文介绍了新增长理论这一目前经济学发展的最新领域 ,包括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的背景 ,以及新增长理论的五大研究思路。文章结合新增长理论的要点重点分析了新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赶超的理论指导与启发。最后文章对新增长理论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民国时期吴应图、沈立人、潘序伦、张辑颜等学者对审计目的这一审计基本范畴进行了探讨,认为审计目的主要围绕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等三个层面。一些学者提出审计目的因时因地而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审计主要目的变化的两大因素,即社会需求和审计能力。民国时期审计目的思想对当代的启示:一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文化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二是要抓审计主要目的又要兼顾审计次要目的;三是重视审计目的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不能用一套审计准则审查所有的企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德新  汤婷婷  
江恒源是我国近现代重要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他分别对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类型、功效、设科、师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补习教育的目的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兼顾知识、道德和体格的全面发展;补习学校的门类繁多,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来发挥其效能;补习教育的功效显著,值得重视并加以提倡;补习教育的设科灵活机动,能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补习教育的师资紧缺,应鼓励教师义务担任,并指定相关大学来培养。江恒源关于补习教育的独到见解,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