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
2023(1633)
2022(1316)
2021(1236)
2020(978)
2019(2336)
2018(2271)
2017(3442)
2016(2491)
2015(2843)
2014(2889)
2013(2519)
2012(2125)
2011(1966)
2010(2051)
2009(1616)
2008(1599)
2007(1413)
2006(1219)
2005(981)
作者
(6939)
(5853)
(5762)
(5494)
(3634)
(2727)
(2581)
(2263)
(2235)
(2114)
(2013)
(1948)
(1937)
(1918)
(1881)
(1839)
(1799)
(1739)
(1730)
(1629)
(1617)
(1591)
(1492)
(1407)
(1353)
(1335)
(1330)
(1316)
(1227)
(1223)
学科
教学(4339)
(3804)
经济(3802)
理论(3754)
管理(3699)
教育(3585)
(3302)
学法(3157)
教学法(3157)
学理(2943)
学理论(2943)
(2294)
企业(2294)
(2191)
研究(2100)
中国(2086)
(1708)
方法(1477)
(1424)
数学(1415)
研究生(1327)
数学方法(1261)
农业(1210)
地方(1065)
业经(1040)
技术(1008)
(952)
(906)
人事(822)
人事管理(822)
机构
学院(29362)
大学(27226)
研究(10353)
科学(7902)
(7644)
技术(7072)
管理(7061)
农业(6099)
(6092)
业大(5958)
理学(5941)
中国(5861)
理学院(5842)
职业(5840)
(5787)
经济(5771)
(5652)
管理学(5501)
管理学院(5466)
研究所(5389)
(5313)
(5171)
师范(5080)
教育(5006)
技术学院(4494)
中心(4264)
(4205)
(4153)
职业技术(4119)
工程(4056)
基金
项目(20424)
研究(15219)
科学(14411)
基金(11519)
(10680)
国家(10552)
(10516)
教育(9576)
(8499)
科学基金(8218)
编号(7489)
社会(6667)
课题(6465)
社会科(6178)
社会科学(6173)
成果(6157)
自然(5872)
自然科(5743)
基金项目(5739)
自然科学(5739)
(5653)
自然科学基金(5602)
资助(5368)
重点(5301)
(4681)
(4658)
计划(4534)
科技(4504)
(4462)
创新(4295)
期刊
教育(12188)
中国(9968)
研究(7756)
学报(7440)
(7261)
(7113)
经济(7113)
大学(5460)
农业(5218)
学学(5081)
技术(5017)
科学(4787)
职业(4554)
管理(3087)
技术教育(2923)
职业技术(2923)
职业技术教育(2923)
(2862)
业大(2486)
(2275)
农业大学(2158)
(2117)
高等(1948)
成人(1902)
成人教育(1902)
(1872)
论坛(1872)
科技(1593)
自然(1516)
业经(1483)
共检索到45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邦兴  王珺  陈国华  杨金华  许炳亮  
在"宁波大学3#培养液"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维生素B1和B12等主要营养元素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获得了以天然海水为基础的翼茧形藻优化培养基:40 mg·l-1NA No3-N、8 mg·l-1Kh2po4-p、0.5 mg·l-1Fe So4-Fe、20 mg·l-1NA2Si o3-Si、0.1mg·l-1VitAmiN B1和0.05 mg·l-1VitAmiN B12。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培养液"对比培养翼茧形藻,结果表明,培养第2~7天,优化培养基比"宁波大学3#培养液"收获翼茧形藻的生物量(细胞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珺  符丽梅  陈国华  刘志媛  李洪武  王爱雯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盐度、pH值和氮、磷、铁、硅等营养盐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翼茧形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8℃,最适温度为30℃;适宜光照为500~10 000 lx,最适光照为5 000~10 000 lx;适宜盐度为2~80,最适盐度为60;适宜pH值为4~9,最适pH为7.5。经方差实验,在天然海水中添加10 mg.L-1NaNO3-N、2 mg.L-1NaH2PO4-P、0.2mg.L-1FeC6H5O7-Fe、40 mg.L-1Na2SiO3-Si,培养效果最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鲁婷婷  温立丽  魏雅冬  佟德利  
液体发酵樟芝是目前樟芝多糖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樟芝的生物量和多糖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樟芝产糖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3.5%的葡萄糖,0.35%的豆饼粉提取液,0.1%的磷酸二氢钾,0.05%的硫酸镁,0.01%VB1。在此培养条件下,获得菌丝体生物量为5.15g·L-1,总多糖为2.06g·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伟  冯欢  欧江  张收霞  蒙盼盼  王春燕  
[目的]筛选生长迅速、性状优良的蜜环菌菌株,对所选优良菌株的液体培养基进行碳氮源筛选和优化,为蜜环菌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生物量(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以工业发酵和生产中常用的菌株A9为对照,从本实验室分离与收集的20个蜜环菌菌株中筛选优良菌株,并设置不同的供试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碳氮源含量,对其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供试的20个蜜环菌中,菌株M41和M57生长迅速,生物量显著(P<0.05)。[结论]筛选出的优良菌株M41可用于后续生产,优化液体培养基显著提高了蜜环菌菌株M41和A9的菌丝体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葛方兰  王宇  杜良俊  郑力  李维  黄敏  
通过集富培养、水解圈鉴定、酶活检测,从不同地点采集富含木聚糖的土样中初筛出10株木聚糖酶产生菌,选取酶活最高的Bacillussp.No.X-18菌株,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和培养基成分的综合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培养基是:1.5%蔗糖、1%阿拉伯糖、0.37%NH4C l、0.37%酵母膏、0.5%K2HPO4、0.02%MgSO4.7H2O,pH 8.0,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74.21 IU/m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  薛泉宏  常显波  封晔  
 从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土壤中分离得到若干放线菌,研究了从中筛选的50株拮抗性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上对8种供试靶标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1在黄豆粉琼脂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放线菌生长较好,在PDA和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次之。玉米粉和黄豆粉琼脂均可作为拮抗性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2反向放置琼脂块是筛选拮抗性放线菌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方法。3筛选拮抗性放线菌时,制备琼脂块的培养时间应控制在8~12d,培养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拮抗作用减弱。4筛选得到的50株供试放线菌中对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西瓜枯萎菌、青霉、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株数分别为27,26,33,36,3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朱俊义  姜云天  周繇  
Taking the tender leaves of Oplopanax elatus as explants for the experiment,Uniform Design were used to test the most suitable media for callus induction,differentiation of shoot and roo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6 + 6-BA 0.5 mg?L-1 + 2,4-D 0.2 mg?L-1+Vc 10 mg?L-1 was fitted for callus inductio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亮  张军云  张钟  董春富  杨世先  王文智  张建康  张翠萍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可以解决食用玫瑰传统种苗繁育所存在的瓶颈,但长期以来瓶内生根困难是包括食用玫瑰在内的大多数木本植物组织培养面临的最大技术障碍。为此,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和追加试验"的方法,开展了52组滇红食用玫瑰瓶内生根试验,研究基础培养基、6-BA等6种因素对生根的影响,分析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间滇红食用玫瑰分化生长和生根的差异较大;玫瑰茎段成株率和植株生根率主要受到激素的控制,植株的根发生主要有4种方式;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MS+6-BA 0.5 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俊国  
水稻恶苗病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在PSA和PDA培养基上可以正常产生小型分生孢子,但一般不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前人曾以灭菌的香石竹叶(Dianthum caryphyllus L.)水琼脂培养基培养不同种的镰刀菌,获得形态稳定、数量多的大型分生孢子。香石竹是一种观赏花卉植物,我国各地城市虽有栽培,但不普遍,且冬季停止生长,取材有一定限制。为了寻找取材方便,且能使镰刀菌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并且孢子典型,畸形孢子少的植物材料,作者试用几种植物的叶片或茎杆培养水稻恶苗病菌串珠镰孢,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周进  肖克宇  肖启明  阳赛培  
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活菌计数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的双层平板法和酸化的 MRS培养基的试管法可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选择性计数 ;采用 MRS培养基的双层平板法和 MRS培养基的试管法可对嗜热链球菌进行选择性计数 ;采用改进的 MRS和西 MRS培养基的双层平板法和试管法可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活菌总数进行混合计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  朱端卫  杨特武  辛龙  耿明建  
以药用植物林荫银莲花不定芽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和活性炭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NAA+0.5 mg/L IBA,30 g/L蔗糖作为碳源,另加入1.0 g/L活性炭,培养55 d后,林荫银莲花组培苗的生根率为93.9%,平均根条数为10.5,根长最长达1.73 cm,根较粗且褐化轻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高强  赵忠  张存旭  周锋利  
以大扁杏龙王帽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基本培养基、取材部位和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g/LHgCl2与20 g/LNaHCO3按体积比1:1混合的消毒合剂处理外植体8min,灭菌成功率可达98%;以改良的MS(1/2 NH4NO3)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适合大扁杏的分化培养;最适外植体为茎尖; 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5-27℃,光照强度2000-3000lx,pH 5.6-5.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宏  张强  张兴  
【目的】提高Xenorhabdus nematophilaYL001的抗菌活性,为该菌株杀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YSG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最佳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并采用全因子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其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YL001菌株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豆饼粉,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玉米粉9.69 g/L,豆饼粉76.50 g/L,MgSO41.07 g/L,(NH4)2SO41.79 g/L,KH2PO40.63 g/L,K2HPO40.80 g/L,Na2SO41.25 g/L,在此条件下,YL001菌株抗菌活性达26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晶晶  曹宁宁  刘刚  吴建梅  殷浩  胡祚忠  张剑飞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DY-1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期得到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方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BP)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丝体干质量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从而得到出菌株DY-1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6.40 g·L-1,酵母浸膏粉5.00 g·L-1,硝酸钾1.00 g·L-1,硫酸镁0.20 g·L-1,磷酸二氢钾1.80 g·L-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辉  王欢  王志春  丛斌  
为寻找一种廉价的夜蛾斯氏线虫液体培养基,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一种新的夜蛾斯氏线虫液体培养基的组分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培养基6个组分的最佳水平编码值分别为:0,2,0,-2,-1,2,即6种培养基的组分分别为:1.0g,95:5,0.9g,0.2mL,0.2mL和40mL。应用筛选出的培养基对夜蛾斯氏线虫进行液体发酵培养,20d后夜蛾斯氏线虫的产量达到最大值51.33×103 IJs.mL-1,比在同样条件下用生化培养基培养的夜蛾斯氏线虫的产量(29.33×103 IJs.mL-1)高出42.8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