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7)
- 2023(9861)
- 2022(8774)
- 2021(8355)
- 2020(6940)
- 2019(15959)
- 2018(16045)
- 2017(30624)
- 2016(16924)
- 2015(19037)
- 2014(19037)
- 2013(18907)
- 2012(17316)
- 2011(15491)
- 2010(15371)
- 2009(13727)
- 2008(13073)
- 2007(11256)
- 2006(9583)
- 2005(8170)
- 学科
- 济(62687)
- 经济(62612)
- 管理(47801)
- 业(44961)
- 企(37909)
- 企业(37909)
- 方法(30628)
- 数学(26342)
- 数学方法(26050)
- 农(16672)
- 学(16406)
- 中国(15982)
- 财(15263)
- 业经(14382)
- 地方(13327)
- 制(11421)
- 理论(11332)
- 农业(11234)
- 技术(11088)
- 和(10849)
- 贸(10787)
- 贸易(10781)
- 易(10446)
- 环境(10424)
- 教育(9817)
- 务(9767)
- 财务(9709)
- 财务管理(9691)
- 企业财务(9177)
- 划(9156)
- 机构
- 大学(238725)
- 学院(235896)
- 管理(95638)
- 济(86211)
- 理学(84036)
- 经济(84018)
- 理学院(83005)
- 管理学(81468)
- 管理学院(81067)
- 研究(78994)
- 中国(55212)
- 科学(53478)
- 京(51305)
- 农(43193)
- 所(40592)
- 业大(40153)
- 财(38084)
- 研究所(37493)
- 中心(35022)
- 农业(34197)
- 江(33381)
- 北京(32055)
- 范(31328)
- 财经(31063)
- 师范(30957)
- 院(29022)
- 经(28344)
- 州(27307)
- 技术(26685)
- 师范大学(25081)
- 基金
- 项目(171512)
- 科学(133596)
- 基金(123611)
- 研究(121818)
- 家(108914)
- 国家(107998)
- 科学基金(92247)
- 社会(73888)
- 社会科(69797)
- 社会科学(69778)
- 省(68365)
- 基金项目(66834)
- 自然(63027)
- 自然科(61545)
- 自然科学(61523)
- 自然科学基金(60413)
- 划(57689)
- 教育(55879)
- 资助(50658)
- 编号(49540)
- 成果(39705)
- 重点(38371)
- 部(36752)
- 创(36191)
- 发(36155)
- 课题(34322)
- 创新(33663)
- 科研(33374)
- 计划(32658)
- 大学(31706)
共检索到330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钮旭光 韩梅 宋立超 肖亦农
对盐生植物翅碱蓬的根、茎、叶组织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内生细菌79株,经形态学和理化特征鉴定并结合16S rDNA片段测序分析,表明这些内生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通过考察所分离到细菌对异缘植物小麦盐分胁迫下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筛选出2株能够显著提高小麦耐盐性的内生芽孢细菌SE48和SE4。150mM NaCl胁迫条件下,SE48和SE4处理小麦的干重分别增加43.6%和36.8%;甚至在...
关键词:
盐生植物 翅碱蓬 内生细菌 盐胁迫,促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正阳 邵登科 张春源 赖泽成 李望豪 周瑞鹏 刘梓烨 王荣波 林占熺 鲁国东 叶文雨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筛选培养基培养法和16S rRNA鉴定的方法,从福建莆田盐碱土壤中分离、筛选、鉴定得到1株耐盐碱能力最强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命名为PT6-1.通过试验测定其生理生化特性和耐盐碱促生能力.结果表明,PT6-1多项生理生化特性呈阳性,在盐碱土培养条件下,施加PT6-1菌液对巨菌草株高、总鲜质量、总光合色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较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3.10%、45.73%、156.37%、68.14%、11.84%,对玉米各项指标分别增加了38.03%、123.02%、77.26%、18.25%、9.59%. PT6-1具有良好的耐盐碱促生能力,在盐碱地治理,菌草业、农业发展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晓丽 赵建宇 孟祥坤 范玲超
为筛选具有良好生防效果和生产应用价值的番茄内生菌菌株,从番茄植株内部分离得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JZ3。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比较、16S r DNA序列和gyr B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Z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浓度为5×107cfu/m L的JZ3液体悬浮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可达82.04%,治疗效果约为30.54%。检测JZ3对高温高盐耐受性,结果 JZ3在高盐环境中的存活率可达70%,105℃高温高盐条件下处理15 min存活率仍可达56%左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鲲 韩巨才 刘慧平 郭振宇
从山西太谷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并测定了该菌株发酵液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胚根及胚轴生长的影响,及油菜萌发中α-淀粉酶活性和(α+β)-淀粉酶总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率、胚根及胚轴生长影响最大,与其他浓度的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对不同油菜品种之间的促生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时,不用油菜品种α-淀粉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是各自对照的0.93和0.59倍。而β-淀粉酶的酶活力变化却不明显。(α+β)-淀粉酶的酶活力与α-淀粉酶的酶活力成正相关...
关键词:
植物内生细菌 促生作用 淀粉酶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登科 吕正阳 李望豪 周瑞鹏 赖泽成 张春源 樊改丽 王荣波 林占熺 鲁国东 叶文雨
通过研磨组织、稀释分离等方法,从巨菌草的健康叶片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溶磷和分泌吲哚乙酸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FJU3,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也研究了其对盆栽玉米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JU3具有一定的溶磷能力,其分泌吲哚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14.2 mg·L~(-1),且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菌株FJU3在产铁载体、接触酶、解硅酸盐等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中均为阳性反应;玉米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促生效果比较显著的是地上部鲜质量和株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6%和41%.
关键词:
巨菌草 内生细菌 生理生化特性 促生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延吉 王靖 田晓艳 栾美英 李冠男 王坤
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为唯一氮源,从辽宁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植物根际盐碱土中,快速筛选出了82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菌落。其中7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较高,初步的耐盐检测发现,各菌株在6%盐浓度的TSB培养基中仍可生长,并且菌株对草籽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其中菌株GP1和GP2的促生作用最为显著,根系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29%和28%,且GP1和GP2的ACC脱氨酶比活力分别比作为对照的枯草芽孢杆菌的酶比活力提高了867%和719%。
关键词:
植物促生菌 ACC脱氨酶 促生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鑫 谭志琼 邢梦玉 刘铜 张荣意
从湖南、云南、海南等地采集的健康黄瓜植株中分离得到189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的内生细菌Y–10对黄瓜叶斑病病原菌菊苣假单胞菌(Pseudonwnas cichorii)的抑菌半径达16 mm,拮抗效果最好。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rpoA双基因联合建树分析,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将Y–10菌液梯度稀释至浓度分别为4×10~(9)、4×10~(8)、4×10~(7)、2×10~(7)、4×10~(6)、4×10~(5 )cfu/mL,分别用4×10~(9)、4×10~(8)、4×10~(7)、4×10~(6)、4×10~(5 )cfu/mL 等5个浓度的菌液浸种黄瓜种子;分别用4×10~(9)、4×10~(8)、4×10~(7)、2×10~(7)、4×10~(6 )cfu/mL 等5个浓度的菌液灌根处理黄瓜盆栽幼苗,以无菌水浸种和灌根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一定浓度Y–10菌液浸种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4×10~(7 )cfu/mL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空白对照提高了6.01% ,菌液浓4×10~(9 )cfu/mL的处理,种子几乎不萌发;黄瓜幼苗的根长、根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提高了40.71%、33.59%、35.21%、58.18% 。4×10~(9 )cfu/mL菌液灌根接种后,黄瓜幼苗根长、根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1.49%、19.57%、77.25%、47.15%。Y–10菌株无溶磷、解钾及产IAA作用,但具固氮、产铁载体的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鑫 谭志琼 邢梦玉 刘铜 张荣意
从湖南、云南、海南等地采集的健康黄瓜植株中分离得到189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的内生细菌Y–10对黄瓜叶斑病病原菌菊苣假单胞菌(Pseudonwnas cichorii)的抑菌半径达16 mm,拮抗效果最好。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和rpoA双基因联合建树分析,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将Y–10菌液梯度稀释至浓度分别为4×10~(9)、4×10~(8)、4×10~(7)、2×10~(7)、4×10~(6)、4×10~(5 )cfu/mL,分别用4×10~(9)、4×10~(8)、4×10~(7)、4×10~(6)、4×10~(5 )cfu/mL 等5个浓度的菌液浸种黄瓜种子;分别用4×10~(9)、4×10~(8)、4×10~(7)、2×10~(7)、4×10~(6 )cfu/mL 等5个浓度的菌液灌根处理黄瓜盆栽幼苗,以无菌水浸种和灌根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一定浓度Y–10菌液浸种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4×10~(7 )cfu/mL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空白对照提高了6.01% ,菌液浓4×10~(9 )cfu/mL的处理,种子几乎不萌发;黄瓜幼苗的根长、根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提高了40.71%、33.59%、35.21%、58.18% 。4×10~(9 )cfu/mL菌液灌根接种后,黄瓜幼苗根长、根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1.49%、19.57%、77.25%、47.15%。Y–10菌株无溶磷、解钾及产IAA作用,但具固氮、产铁载体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敬辉 陈宏州 肖婷 缪康
为筛选新的生防资源菌种,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杜鹃内生细菌DJ-6的抑菌谱。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辅助分类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对其活菌制剂(BCA)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DJ-6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BCA对草莓炭疽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都极显著高于对照化学药剂(多菌灵),根据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 DNA基因和gyr 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关键词:
杜鹃内生细菌 生防活性 菌种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萌 施龙清 解振兴 连玲 吴春珠 张居念 张数标 姜照伟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内生固氮菌并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为水稻生产中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拔节期和抽穗期佳辐占根系中分离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16S rR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解钾能力验证;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将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单独接种盆栽水稻幼苗,测定其对株高、根长、鲜质量的影响;将内生固氮菌混合菌液接种水稻品种佳辐占和台粳8号,于齐穗期测定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从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根系中分别分离出10和20株内生固氮菌,且两个时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拔节期以克雷伯氏菌属为主,而抽穗期以假单胞菌属为主。筛选出7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分别是J3 J10、J23、H27、H30、H33和H37。乙炔还原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均具有弱固氮活性,其中H33和H40-2菌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将固氮菌回接水稻幼苗,H40-2和J3菌株对水稻株高、地上鲜质量、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水稻生长。将固氮菌混合回接水稻根系,发现佳辐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台粳8号显著提高。[结论]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H40-2和J3在水稻苗期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蓝桃菊 陈艳露 覃丽萍 NARISAWA Kazuhiko 刘斌
从不同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204株真菌,通过对白菜的致病性测定筛选获得1株能显著促进白菜生长的内生真菌菌株24L-4。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进行ITS-r DNA和18S-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DevrIeSIA LAgerSTroem。该菌株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质量分别较未接种对照处理增加33.3%、65.7%、27.3%和45.1%,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同时,盆栽试验表明:D.LAgerSTroem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较无接种对照增加104.0%、83.9%和114.7%,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微镜观察发现:D.LAgerSTroem可定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佐长赓 王静怡 牛新湘 刘萍 管力慧 党文芳 杨红梅 楚敏 王宁 林青 王有武 娄恺 史应武
【目的】研究内生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Bacillus atrophaeus SHZ-24)和根际细菌(Bacillus subtilis SHT-15、Bacillus vanillea SMT-24)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及诱导抗病效果。【方法】以棉花植株为试材,通过测量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后第50天棉花的株高、根长、根毛数、叶片数,分析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同时测定第50天棉花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探究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对棉花诱导抗性作用。【结果】接种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后,均能提高灭菌土与非灭菌土棉花株高、根长、增加根毛数和叶片数。在灭菌土中,SHZ-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78 cm,是对照组的1.21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是对照组的1.14倍,根毛数和叶片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71和1.18倍;在非灭菌土中,SMT-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33 cm,是对照组的1.11倍,叶片数最多,是对照组的1.18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根毛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07和1.78倍;此外,在灭菌土中,棉花叶片中的CAT、POD、PPO、SOD、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下降。【结论】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株具有明显促生作用,能诱导棉花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表达,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棉株抗病能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桑源 李光裕 鲁泽宇 玉苏普喀迪尔·孜米尼 朱天奇 黄轶男 许岳飞 刘铁芫
本研究从干旱处理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耐旱和促生性能的根际微生物,并结合植物接种实验探究其促生特性,为增强草坪草耐旱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通过平板稀释法从其根际分离纯化出24株细菌,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促生性能鉴定和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耐受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出2株兼具有溶磷、解钾能力以及良好的PEG-6000耐受性的根际促生菌——印度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indica)和弗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进行盆栽接种试验。接种结果表明,这两种促生菌能够促进干旱胁迫下高羊茅幼苗的生长,并且两种菌株1:1混合后具有更好的促生效果;同时接种处理能够降低高羊茅品种‘宇宙星’的离体叶片失水率。此外,在干旱胁迫下,菌株Klebsiella indica具有提高高羊茅幼苗脯氨酸含量的能力;而菌株Shigella flexneri具有提高高羊茅种子萌发率并且能够降低高羊茅电解质相对外渗率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Klebsiella indica和Shigella flexneri有较好的耐旱促生性能,为进一步应用根际促生菌研制高效草坪草专用微生物菌肥提供了菌种资源。
关键词:
高羊茅 根际促生菌 促生效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梅 罗培宇 肖亦农 钮旭光 韩晓日
从玉米东单90和郑单958健康鲜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利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分离物的固氮酶活性,得到2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SD1A和SD2A,分别为3284.3C2H4.h-1·mL-1和3206.8nmolC2H4·h-1·mL-1;将SD1A和SD2A的纯培养物对植物分别进行土培和水培回接试验,结果均能从植物体内重新分离到出发菌株,表明SD1A和SD2A为内生固氮菌;通过对菌株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证明二者均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trevisan)。用SD1A和SD2A处理的植株在水培试验中,株高分别为35.95cm和35.32cm,地上部干重分别为0.106g和0.101g,...
关键词:
玉米 内生固氮菌 固氮酶活性 促生长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娟 刘铠鸣 宣明刚 邵佳慧 张瑞福
[目的]本文旨在从根际筛选能够增强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优良菌种,研制盐碱地专用微生物肥料,减轻作物盐胁迫伤害,增加作物产量。[方法]利用稀释涂布方法从9个滨海盐碱地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快速生长的菌株,通过盐胁迫下玉米和小麦的盆栽试验筛选能增强植物耐盐胁迫的功能菌株,对其进行促生特性分析和16S rDNA系统鉴定,将菌剂与腐熟堆肥经二次发酵制成微生物有机肥,并在不同含盐量(3、4、5 g·L~(-1))的盐碱地上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从滩涂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2株能够增强玉米和小麦耐盐胁迫能力的根际促生菌T1-8和T4-9,接种菌株T1-8和T4-9可降低玉米叶片中可溶性总糖(TSS)、丙二醛(MDA)和全钠含量。系统鉴定结果显示:2株菌株皆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分别为副地衣芽胞杆菌和巨大芽胞杆菌。菌株T1-8和T4-9均具有产氨、产吲哚乙酸(IAA)、产嗜铁素、解无机磷等能力,其中菌株T4-9发酵液中IAA含量达到60.82 mg·L~(-1)。田间小区试验测产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含菌株T1-8和T4-9的微生物有机肥在3种含盐量土壤上均能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其中施加T1-8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5 g·L~(-1)地块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加1 026.2 kg·hm~(-2),增幅为26.70%;施加T4-9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4 g·L~(-1)地块效果最佳,产量增加703.6 kg·hm~(-2),增幅为17.04%。[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根际促生芽胞杆菌T1-8和T4-9均能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研制的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地中能提高玉米的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