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7)
2023(3505)
2022(3006)
2021(2837)
2020(2404)
2019(5108)
2018(5045)
2017(8702)
2016(4935)
2015(5659)
2014(5642)
2013(5587)
2012(4885)
2011(4530)
2010(4717)
2009(4430)
2008(4213)
2007(3927)
2006(3439)
2005(3207)
作者
(18724)
(15710)
(15690)
(14695)
(10012)
(7681)
(7070)
(6107)
(5968)
(5711)
(5357)
(5265)
(5247)
(5181)
(5139)
(5023)
(5014)
(4676)
(4534)
(4451)
(4194)
(4002)
(3952)
(3689)
(3550)
(3461)
(3459)
(3425)
(3361)
(3329)
学科
管理(16393)
(15680)
(13932)
经济(13921)
(13314)
企业(13314)
(6418)
(5743)
供销(5737)
方法(5707)
(5243)
中国(4905)
数学(4654)
数学方法(4478)
(4052)
业经(4016)
(3782)
(3555)
银行(3534)
(3403)
(3268)
贸易(3266)
(3176)
地方(2998)
农业(2963)
(2958)
金融(2955)
环境(2938)
理论(2759)
(2742)
机构
学院(74287)
大学(72691)
研究(28974)
管理(24688)
科学(23237)
(22280)
(22155)
经济(21541)
中国(21017)
理学(20873)
理学院(20560)
管理学(19869)
管理学院(19776)
农业(17910)
(17337)
业大(17028)
(16787)
研究所(16192)
中心(13122)
(12336)
(12193)
技术(11696)
(11395)
农业大学(11307)
(10574)
北京(10546)
实验(10480)
(10324)
实验室(10101)
(10054)
基金
项目(54405)
科学(40168)
基金(37413)
(36040)
国家(35737)
研究(32718)
科学基金(28734)
(23555)
自然(21912)
自然科(21407)
自然科学(21390)
自然科学基金(21030)
(19920)
基金项目(18837)
社会(17834)
社会科(16842)
社会科学(16835)
资助(16581)
教育(14783)
计划(13902)
科技(13655)
重点(12868)
编号(12450)
(11982)
(11252)
科研(11006)
创新(10661)
(10464)
(10128)
专项(10073)
期刊
(24890)
经济(24890)
学报(21919)
(20343)
研究(17521)
中国(16363)
科学(16085)
大学(15031)
学学(14453)
农业(14023)
管理(10512)
技术(8143)
(7764)
(7453)
业大(7220)
教育(6492)
农业大学(6037)
(5914)
金融(5914)
(5663)
科技(4960)
业经(4934)
林业(4867)
自然(4493)
图书(4250)
经济研究(3966)
中国农业(3961)
自然科(3846)
自然科学(3846)
资源(3321)
共检索到111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晋龙  马怡茗  舒伟学  李晓霞  柯欣  颜华  贾良辉  
【目的】建立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bacillaris)S-28的遗传转化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为该菌株的遗传改造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S17-1/pSET152为供体,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孢子为受体进行接合转移试验,并对影响接合效率的培养基种类、MgCl2浓度、热激温度、预萌发时间、供受体比例和接合转移时间等要素进行优化。【结果】 确定筛选羽毛降解杆状链霉菌S-28菌株接合转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朋振   薛琳琳   杨小进   范收武   李旺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鉴定高效降解羽毛细菌,并通过转录组学筛选该菌株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以探明其降解羽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梅花桩采样法采集长期堆放羽毛的土壤,利用羽毛发酵培养基筛选分离可高效降解羽毛的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描述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筛选菌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接种于羽毛发酵培养基(试验组)和LB培养基(对照组)中,培养36 h后收集2个处理组菌体进行转录组测序,之后对试验组与对照组中DEGs进行筛选,利用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对DEGs进行注释,探索DEGs在羽毛降解菌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功能和通路。【结果】筛选得到1株高效降解羽毛的菌株XS6,培养24 h后其能将羽毛发酵培养基(羽毛10.0 g/L)中羽枝降解97%,角蛋白酶活性为201.2 U/mL;且培养36 h后,在培养基中检测到了亚硝酸盐。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XS6为白色芽孢杆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2个处理组之间共筛选出655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48个,表达下调基因507个。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DEGs注释到3大类32个功能组中,其中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细胞、细胞部分、催化活性有关的基因注释较多。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在能量和物质代谢途径、信号传导途径、生物合成途径富集。【结论】成功获得了1株高效降解羽毛的白色芽孢杆菌XS6,其在降解羽毛过程中参与了菌株间的协同作用、能量代谢以及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金殿  岳寿松  黄亦钧  游银伟  尤生波  葛海涛  牛钟相  
从长期堆积羽毛废弃物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菌株JJD-1,该菌株能在以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克隆了该菌的16S rDAN序列(GenBank接受号:FJ765512),并以其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S rDAN序列全长1489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微杆菌属同源;JJD-1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也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聚成一族。特别是与Microbacteriumsp.YK18的同源性最高,其序列相似性达99%。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微杆菌属,命名为Microbacteriumsp.JJD-1。该研究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萌萌  张红  何姣  涂璇  颜霞  黄丽丽  
【目的】建立生防菌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rectuS)gcla4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定向改造基因、提高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生防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具有安普霉素(apramycin)抗性基因标记的整合型质粒pSet152为出发质粒,eScherichia coli et12567(puZ8002,pSet152)为供体,淡紫灰链霉菌gcla4为受体进行接合转移试验,并对影响接合效率的培养基、热激温度、接合转移时间和筛选转化子培养基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成功地将质粒pSet152转入到了生防链霉菌gcla4中,明确了可用于筛选链霉菌gcla4转化子的抗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柯野  谢天涵  梅颖诗  张敏  黄湘  屈奇奇  
从羽毛废弃物的排水沟污泥中采集污泥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发酵筛选,获得一株降解羽毛效果最佳的RM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16S rDNA序列以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RM菌株为Deinococcus actinosclerus.该菌株在4%羽毛含量条件下,培养7 d后对羽毛的降解率高达60%,且羽毛水解产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如丝氨酸、天冬氨酸.RM菌株产生的胞外蛋白酶以丝氨酸蛋白酶为主,也含有天冬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为10.0;金属离子Cu~(2+)、Mg~(2+)能够提高蛋白酶活性,而Ca~(2+)、Ni~(2+)、Zn~(2+)及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乙二胺四乙酸、亮抑蛋白酶肽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通过以上结果可知,RM菌株对羽毛的高效降解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莉萍  包满珠  
为了建立月季品种‘萨蔓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我们通过衡量GUS基因瞬间表达水平,探讨了各因子对基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光照条件、共培养培养基中无机盐含量及乙酰丁香酮(AS)含量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及农杆菌菌液浓度对根癌农杆菌的生长以至基因转化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转化条件为:将月季胚性愈伤组织与OD600值为0.5~0.8的农杆菌菌液侵染20min,然后在含300μmolLAS并且无机盐减半的MS培养基上黑暗、23℃条件下共培养3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付小蕾  毛洪玉  祝朋芳  
为建立稳定的羽衣甘蓝遗传转化体系,以羽衣甘蓝自交系’Mark 10’,’W02-7’和’Curly 6’为试材,通过单因子试验,比较羽衣甘蓝子叶、子叶柄、子叶片、下胚轴4种外植体的再生能力,筛选培养基中的适宜激素浓度,优化了羽衣甘蓝不同外植体的再生体系。将播种后6d的子叶于最适再生培养基上进行黑暗预培养,以根瘤农杆菌为介导侵染子叶后,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农杆菌与植物材料的共培养。随后转入含有头孢霉素的抑菌培养基中进行抑菌培养,再将子叶移入含有卡那霉素浓度的筛选培养基中进行抗性芽选择,并提取植物基因组DNA进行目的基因的PCR验证,从而建立高效的羽衣甘蓝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是羽衣甘蓝的子叶,在培养基MS+6-BA 1.0mg·L-1+NAA 0.1mg·L-1上,不定芽分化率可达100%;子叶经2~3d预培养,将OD600值为0.3~0.5的携带DFR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菌液离心,以50mL MS重悬液重悬,侵染外植体5min,共培养2d;采用头孢霉素300mg·L-1,抑菌培养3d后,采用10mg·L-1卡那霉素进行抗性芽选择。在播种后30~40d共获得了24个抗性芽,以抗性芽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9株呈DFR阳性,显示外源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羽衣甘蓝基因组中,平均转化率为37.5%。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羽衣甘蓝重要性状基因的遗传转化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友峰  岳寿松  宋爱荣  游银伟  尤升波  王翠萍  
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交联葡聚糖G-100凝胶柱纯化了高效降解羽毛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YHYJ-1所产角蛋白酶,纯化的角蛋白酶,经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分子量为48.3 kda。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9.0,30~40℃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60℃酶活下降很快;在pH 7.0~9.5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Ni2+、Zn2+对角蛋白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Cu2+、Fe2+、Fe3+能完全抑制酶活;1%巯基乙醇对酶具有明显激活作用。EDTA和PMSF对该角蛋白酶几乎完全抑制,可判定该酶是丝氨酸金属蛋白酶,是一种新的蛋白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媛  李落叶  徐孟亮  崔延春  夏新界  
以水稻两用不育系培矮64S成熟胚为外植体,以不同组合培养基为诱导和继代培养基,建立了适合水稻培矮64S转化的高效再生体系,并通过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大肠杆菌C1基因转入培矮64S,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J0N1D3为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56.44%;通过潮霉素筛选后,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分化率为73.08%,经分化,获得133株再生植株;随机挑选67株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其中46株检测到目的条带,阳性检出率占68.66%;对PCR阳性植株进行荧光定量实时PCR分析,结果表明C1基因能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通过对T1代PCR分析,得到目的条带,表明C1基因能在转基因后代稳定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艳  黄亚萍  周遥  吴亚先  周兰英  姜孝成  
Kasalath是目前用于水稻转基因研究的籼稻模式材料。运用组织培养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对水稻Kasalath愈伤组织诱导和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Kasalash的幼嫩种子或新鲜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优于贮藏1年的种子;用0.5、1、1.5、2、2.5、3、10、20、30 mg/L的2,4–D诱导愈伤组织,以2.5 mg/L的2,4–D诱导效果最佳;用菌液OD600 nm为0.05、0.1、0.15、0.2、0.3、0.4的农杆菌Ag10和EHA105与愈伤组织共培养介导遗传转化,皆以OD600 nm为0.15的农杆菌溶液效果最好,且EHA105的介导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金凤  荆培培  张丽  哈斯阿古拉  
为探讨甜瓜的遗传转化技术,以甜瓜品种河套蜜瓜腋芽生长点做外植体,利用庆大霉素基因作为筛选基因,对影响农杆菌转化的菌液浓度、转化时间、共培养时间进行了正交试验。通过优化转化条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甜瓜腋芽生长点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培养20 d的无菌苗,以腋芽作为外植体,预培养1 d;用OD600=0.7的菌液转化10 min后,黑暗中共培养2 d,然后用40 mg/L庆大霉素进行筛选;移栽后在叶片上喷洒20 mg/L庆大霉素筛选转基因植株,效果最好。通过对庆大霉素抗性苗进行PCR检测,初步验证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甜瓜基因组,转化率达到76%,幼苗移栽成活率为76.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双臣  刘爱荣  王凤华  王菲  周洲  
Micro-Tom番茄植株矮小,生长密度高,生命周期短,转化效率高,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型模式植物。对影响Micro-Tom遗传转化频率的共培养时间、AS的添加、工程菌液浓度和抑制农杆菌所用抗生素种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Micro-Tom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bar基因设计引物对转化群体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72.3%,平均插入位点数为1.8个。遗传体系的建立为Micro-Tom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春萍  谢树章  蒋晓英  吴红  周幼昆  林清  雷开荣  
本研究以籼稻科恢675成熟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ThIPK2基因遗传转化。结果显示:持续高温光照培养使得愈伤诱导和继代只需10~14 d,有效缩短了愈伤获得周期,且愈伤诱导率可达95.6%。抗性愈伤率为10.6%,持续高温光照培养使得抗性愈伤继代5~7 d就可大量繁殖,且抗性愈伤分化率达48.8%。经第一次继代后的愈伤转化效率显著高于未经继代的愈伤的转化效率。因此,此转化系统有效缩短了水稻转化周期,优化了籼稻遗传转化,同时为抗逆基因转入籼稻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裕  王岩  程智慧  王晓武  
以建立的菜心高频再生体系为基础,利用GU S染色组织分析法研究了根癌农杆菌菌株、乙酰丁香酮(A S)、预培养时间、浸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菜心((B rassica camp estris L.var.p arach inesis)子叶遗传转化的影响,探讨了适宜菜心转化的卡那霉素与抑菌抗生素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AGL 0对菜心的浸染能力最强,添加100μm o l/L的乙酰丁香酮有利于菜心转化;子叶外植体预培养2 d后浸染(菌液浓度OD600值为0.8)15m in,共培养2 d,然后转移到含15 m g/L卡那霉素和100 m g/L T icarc illin的筛选培养基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由  连青龙  辛海波  钟雄辉  罗弦  义鸣放  
在唐菖蒲‘Advanced Red’胚性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采用根癌农杆菌(GV3101)介导法,研究了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负压和筛选方式等因子对唐菖蒲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遗传转化过程中,不经预培养,负压处理下,农杆菌菌液OD600为0.6~0.8,侵染时间15~20min,添加100μmol/L AS,共培养3d,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经过3~4个月选择培养,部分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目的基因gus已整合到唐菖蒲基因组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