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49)
2023(15787)
2022(13599)
2021(12627)
2020(10698)
2019(24085)
2018(23848)
2017(45901)
2016(25163)
2015(28047)
2014(27898)
2013(27423)
2012(25109)
2011(22543)
2010(22208)
2009(20497)
2008(19929)
2007(17430)
2006(15238)
2005(12838)
作者
(74653)
(61854)
(61703)
(58503)
(39466)
(29869)
(27909)
(24529)
(23787)
(21970)
(21209)
(21037)
(19838)
(19356)
(19093)
(19039)
(18887)
(18482)
(17836)
(17777)
(15746)
(15084)
(15045)
(14054)
(13982)
(13759)
(13713)
(13561)
(12491)
(12337)
学科
(97681)
经济(97483)
管理(71743)
(67379)
(56333)
企业(56333)
方法(48629)
数学(41647)
数学方法(41245)
(26603)
(25907)
中国(25826)
(23279)
业经(22244)
地方(19199)
(18676)
(18044)
贸易(18035)
理论(17566)
农业(17512)
(17469)
(16324)
(16293)
财务(16217)
财务管理(16187)
技术(15614)
企业财务(15405)
环境(14823)
(14706)
银行(14634)
机构
大学(357774)
学院(354393)
管理(139830)
(136491)
经济(133519)
理学(122424)
理学院(121011)
管理学(118797)
研究(118560)
管理学院(118168)
中国(86006)
科学(77075)
(75595)
(65730)
(62495)
(60014)
业大(59044)
研究所(55320)
中心(54179)
农业(52087)
(51093)
财经(51012)
北京(47072)
(46536)
(46481)
师范(45884)
(42853)
(41031)
经济学(40908)
财经大学(38225)
基金
项目(252762)
科学(197642)
基金(183904)
研究(178318)
(163097)
国家(161775)
科学基金(137899)
社会(113259)
社会科(106633)
社会科学(106599)
(98900)
基金项目(98219)
自然(92221)
自然科(90113)
自然科学(90087)
自然科学基金(88473)
(83923)
教育(82265)
资助(75275)
编号(71445)
成果(57135)
重点(56622)
(55256)
(52524)
(52497)
课题(49315)
科研(49225)
创新(48984)
计划(47420)
教育部(46925)
期刊
(142190)
经济(142190)
研究(99188)
学报(66705)
中国(65677)
(58783)
科学(56866)
大学(49328)
管理(48647)
学学(46686)
(46373)
农业(40018)
教育(39079)
技术(28279)
(27844)
金融(27844)
财经(24684)
业经(24019)
经济研究(23343)
(21005)
(20179)
图书(19073)
(18708)
问题(18628)
科技(18591)
业大(17853)
理论(16547)
技术经济(16037)
商业(15816)
实践(15142)
共检索到502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振源  戴瑞林  
基于相似-吸引典范及社会归类理论,本研究认为群体中人口统计变量和工作价值观的个体间差异性及组成差异性分别对个体情感网络中心性与整体情感网络密度产生影响。本研究用45个工作群体(246个个体)样本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社会互动及自我实现取向的差异性对个体情感网络中心性有显著负向影响,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则对个体情感网络中心性没有显著影响;群体层次的情感网络密度假设也得到相似的验证结果。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限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邓渝  范莉莉  
员工多样性是一个多层次构念,本文通过员工多样性在不同研究层次的概念化,同时考察了个体感知差异和团队异质性对员工学习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对617份IT行业跨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个体感知差异与团队异质性对员工信息有效利用和学习绩效均有显著影响;团队异质性在个体感知差异与员工学习绩效之间起跨层次的调节作用;信息有效利用是个体感知差异与团队异质性对员工学习绩效影响的部分中介变量。最后探讨了本研究结果的意义、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鹂  李婷  
旅游网络抱怨事件频频发生,如何应对游客的网络抱怨,是旅游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由于收费上涨而引起大量消费者在微博、论坛、网站抱怨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网络抱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行为。通过网络和现场发放问卷,获得有效问卷304份。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一是消费者在网络上容易表达不满,抱怨意愿较强;二是抱怨目的、态度和不满归因中的捐款经历、景区公益性特征影响网络抱怨意愿,涨价、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网络渠道的有效性与丧失自我意识优势对网络抱怨意愿无显著影响;三是网络个体抱怨归因与网络群体抱怨归因对抱怨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网络群体互动下,形成极高的群体团结意识,放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莉芳  
网络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以虚拟社区及其情境为载体的,可以从社会资本不同维度进行研究,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基本架构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可通过虚拟社区平台为参照来建构分析模型。文章采用SEM技术对所建构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和实证检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在网络群体成员的关系网络中,社会资本对网络群体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文章讨论了西方学者所讨论的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的相关论述,认为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网络群体行为的作用是不同的;关系维度对网络群体行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结构维度对网络群体行为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认知维度对网络群体行为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社会资本三维度影响网络群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长胜  刘梅  沈书生  徐振国  
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提升是保证学习成功率的关键,但以往研究对慕课学习完成者的学习效率和群体差异性还缺乏有效考察。文章以1,388名慕课学习完成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9个学习投入指标和3个学习产出指标,运用Kmeans聚类算法确立了学习者集群,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并以输出导向的CCR模型、BC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测算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及群体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完成慕课的学习者可以分为勤奋收获者和打卡体验者;慕课学习完成者也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不佳的问题;两类学习者在学习效率和学习投入贡献率上均存在组间差异,论坛回帖频次对学习者的学习效率的贡献率最大。文章提出了改进慕课学习者学习效率的策略建议,以期激发慕课的潜在价值,提升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强  黄晞建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渗透到了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基本工具之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越来越普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往、娱乐等生活的日常方式。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生活方式,正影响着今天大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网络以及网络中的网络群体的特征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探索以"易班"为载体和平台,提出了建设一批高素质的网络群体和网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运福  傅钢善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构建学习者模型,实现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的关键步骤。本研究按照性别和学科类别,将参与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必修课学习的17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分类,在对先前学者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网络学习策略、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网络学习归因、网络学习焦虑、网络学习态度等关键特征在内的学习者特征关系模型,并采用多群组路径分析法对各项特征间影响权重进行了群体差异分析,希望对实现网络环境下群体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构念,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被认为是激发高水平团队有效性的关键条件。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又称集体匹配,被概念化为一种团队成员对于彼此之间以及与团队工作环境要求之间兼容性的共享知觉或共同评价。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分为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二者对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在系统梳理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概念、产生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研究框架,指出后续相关研究方向包括: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探索、影响过程和边界条件探讨、多维度检验、纵向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林海  高宁  朱淀  
以河北省唐山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以可以追溯猪肉为案例,应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研究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与可追溯食品层次性需求呈正向关系。因此,在可追溯食品推广初期,一个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财税政策补贴食品生产者,以降低可追溯食品的生产成本,扩大低收入群体对可追溯食品的需求,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作为一个新兴的集体构念,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被认为是激发高水平团队有效性的关键条件。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又称集体匹配,被概念化为一种团队成员对于彼此之间以及与团队工作环境要求之间兼容性的共享知觉或共同评价。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分为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二者对团队过程和团队结果均产生重要影响。在系统梳理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概念、产生机制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研究框架,指出后续相关研究方向包括: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探索、影响过程和边界条件探讨、多维度检验、纵向研究设计和跨文化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左春雨  
采用自编的《高职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高职院校1036名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揭示了不同群体高职大学生在择业前景认知、择业影响因素、择业心理准备、择业心理倾向四个方面的现状与群体差异性特点,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建立常态择业心理指导教育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艳萍  马艳玲  
为了研究网络群体中不同情绪对群体极化的影响,本文从网络上已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出发,使用python抓取2016年8月17日到2016年10月8日期间的41496825条微博评论作为数据样本,并通过Stanford Word Segmenter进行文本分词,然后使用LIWC进行文本分析,进而结合群体极化的测量方法,建立VAR模型。研究发现:负向情绪比正向情绪更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极化;相比于悲伤情绪和焦虑情绪,愤怒情绪更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极化。最后,为企业处理公关危机以及政府应对舆论舆情等提供决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清泉  陶开宇  
以参考群体的信用水平、感知价值水平为自变量,设计3×2×4的模拟实验,考量参考群体对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信用度的参考群体对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参考群体的信用度越高,消费者的网络购买决策所受影响越大;不同感知价值的参考群体对消费者网络购买不同产品的决策均有正向显著影响,感知价值越高,消费者购买决策越受影响。参考群体的信用水平与感知价值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有正向显著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庄子匀  陈敬良  
本文从关系认同视角,考察了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基于325对上下级配对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领导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领导原型在服务型领导与团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对领导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彬  林志扬  李贵卿  
提高个体工作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本文认为,个体在组织内建构的社会网络与人际公民行为不仅能够分别对其工作绩效产生影响,而且由于它们都非常强调个体间的交互作用,所以可以被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因此,在借鉴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对个体在组织内建构的社会网络、人际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这三个分别代表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合性研究,并利用306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际公民行为在组织内社会网络影响个体工作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员工在组织内建构的社会网络影响其个体工作绩效的机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