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1)
- 2023(9518)
- 2022(8131)
- 2021(7876)
- 2020(6540)
- 2019(14407)
- 2018(14611)
- 2017(27040)
- 2016(15491)
- 2015(17484)
- 2014(17445)
- 2013(16089)
- 2012(14710)
- 2011(13362)
- 2010(13814)
- 2009(12923)
- 2008(12401)
- 2007(11429)
- 2006(10373)
- 2005(9569)
- 学科
- 济(46731)
- 经济(46655)
- 管理(42366)
- 业(36072)
- 企(28737)
- 企业(28737)
- 中国(18358)
- 农(17754)
- 财(15995)
- 方法(15234)
- 制(13915)
- 数学(12727)
- 教育(12635)
- 数学方法(12331)
- 业经(11474)
- 理论(11419)
- 农业(11087)
- 学(11079)
- 策(11052)
- 地方(10860)
- 银(10744)
- 银行(10724)
- 贸(10535)
- 贸易(10528)
- 行(10294)
- 易(10231)
- 体(9919)
- 融(9396)
- 金融(9388)
- 务(8593)
- 机构
- 学院(200142)
- 大学(200121)
- 济(75341)
- 经济(73264)
- 研究(70844)
- 管理(70315)
- 理学(58382)
- 理学院(57683)
- 管理学(56329)
- 管理学院(55955)
- 中国(54511)
- 京(43472)
- 科学(41973)
- 财(40065)
- 所(35883)
- 江(34137)
- 农(32939)
- 中心(32712)
- 研究所(31805)
- 范(30907)
- 师范(30623)
- 财经(29308)
- 北京(28092)
- 业大(27360)
- 州(26962)
- 经(26342)
- 院(26114)
- 农业(25388)
- 技术(25037)
- 师范大学(23925)
- 基金
- 项目(124061)
- 研究(98846)
- 科学(96766)
- 基金(84673)
- 家(72185)
- 国家(71482)
- 科学基金(60444)
- 社会(58651)
- 社会科(55230)
- 社会科学(55221)
- 省(51030)
- 教育(48834)
- 编号(43969)
- 划(43001)
- 基金项目(42817)
- 成果(39207)
- 自然(36835)
- 自然科(35986)
- 自然科学(35975)
- 自然科学基金(35278)
- 资助(35261)
- 课题(32818)
- 重点(28437)
- 年(27973)
- 发(27501)
- 部(27279)
- 项目编号(26743)
- 创(26053)
- 性(25982)
- 大学(25304)
共检索到331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菅新月 李虹 董国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剧烈分化,社会分层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校学生群体分化现象极大地冲击了学校多年来的德育观念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文章从大学生群体分化视角探索德育教育,提出不断加强水平分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垂直分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加强高校管理,开展针对性的群体德育工作等对策。
关键词:
群体分化 大学生 德育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菅新月 董国英 张能云
大学生群体分化是随着社会群体分化凸显并受其影响而受到人们关注并提出的。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交往能力等因素又使他们分为不同的群体。各个群体既相互区别又彼此交叉,有时对立又有时相容,情况复杂多变,问题重重。因此,通过实践探析群体分化视野下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大学生德育,尤其对大学生各群体良性发展及群体间的有益转化和融合德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群体分化 大学生 德育 成因探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晓夏
新形势下,随着大学的扩招,我国传统的教育结构和知识体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和扶持学校建设和大学生培养,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心理素质差和就业经验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政府、社会、企业和大学生应该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就业体系,努力实现高校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就业困境 人才资源 科教兴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丽丽 李迎家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主动性差、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环境、高校、家庭、个体因素息息相关。为此,要从优化就业环境、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履行职责、重视自我磨练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创新教育 就业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廷
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对人的行为和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论述了研究成人高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成就动机的现状,进一步对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成人高校 大学生 成就动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海波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流行,使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学会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手机短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施永川 黄兆信 李远熙
近年来,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加大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力度、拓宽高校大学生创业良好环境、制订科学系统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小平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有关数据表明,全国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并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由于大学生就业是全国就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是一个强势群体,人力资本投入比较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期望值比较高,但是现实当中,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从而大学生就业更加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追踪现实情况,本期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方伟主任、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钱明光先生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恒亮
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正面临着严重挑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正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加强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主要采用民主对话、交往互动、情感体验和率先示范等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益民
高校处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多元的价值观、网络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刚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目标相背离,认清并解决女大学生遭受的就业歧视问题,是持续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彰显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能云 菅新月 张喜顺
在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群体分化凸显,大学生群体分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分化,深刻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充分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群体分化现状及特征,开展分类引导教育工作,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促进不同大学生群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分化 高校德育 分类引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冀玉然 沈承红 陈晨
大学生自主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自主管理面临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提升大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主管理 参与意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永红 胡钰
我们一直强调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功能,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教育目标的优先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以课内教育为主,即通过教师,主要是政治课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政治理论知识;以课外教育为附,即开展各种课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璐 殷丙山
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任务为背景,在阐释"治理""大学治理""教育现代化"含义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我国推进大学治理取得的成效,指出新时期大学治理存在多元共治未落地、民主参与度不高、章程效力难落实等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开放大学建设所面临的办学体制、内部治理、外部保障、技术应用、领导力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加强制度设计、重塑办学体系,健全民主治理、回归大学逻辑,提供法治保障、依法按章治校,优化技术应用、推动数据治理,以及积聚领军人才、创新领导力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开放大学治理现代化建设既是对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动回应,也是解决开放大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新时代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