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水(4)
- 利用(3)
- 处理(3)
- 废(3)
- 废水(3)
- 一(1)
- 一般(1)
- 一般性(1)
- 催(1)
- 催化(1)
- 催化剂(1)
- 光化(1)
- 光化学(1)
- 养殖(1)
- 剂(1)
- 化(1)
- 化学(1)
- 性问题(1)
- 殖(1)
- 淡(1)
- 淡水(1)
- 般(1)
- 蟹(1)
- 问题(1)
- 机构
- 学院(6)
- 大学(5)
- 工程(4)
- 科学(4)
- 中心(3)
- 化学(3)
- 工学(3)
- 工学院(3)
- 湖(3)
- 京(2)
- 农(2)
- 农业(2)
- 化工(2)
- 化工学院(2)
- 南(2)
- 国家(2)
- 大学化学(2)
- 实验(2)
- 家(2)
- 工程学(2)
- 工程学院(2)
- 工程技术(2)
- 技术(2)
- 技术研究(2)
- 料(2)
- 材(2)
- 材料(2)
- 林业(2)
- 湖南(2)
- 环境(2)
共检索到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余云 杨宁宁 黄彬 汤胜 廖有为 杨焰
#N/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洋 马千里
【目的】探究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剂对Cr~(3+)、Cu~(2+)、Pb~(2+)、Ni~(2+)的吸附性能,阐明马尾松树皮和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相关机理,以更好地利用农林废弃物马尾松树皮制备出成本低廉、便于产业化的生物质吸附材料,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抽提后的马尾松树皮绝干样品在80℃水浴加热搅拌条件下使用对甲苯磺酸溶液处理1 h,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并透析滤渣。滤渣样品通过微射流均质机20次,得到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固含量2%的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样品-20℃冷冻120 min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研究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剂对Cr~(3+)、Cu~(2+)、Pb~(2+)、Ni~(2+)的最大吸附容量(q_e)以及其等温吸附特性、吸附热力学特性和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剂对Cr~(3+)、Cu~(2+)、Pb~(2+)和Ni~(2+)的最大吸附容量(q_e)分别为132.7、130.4、186.7和123.4 mg·g~(-1)。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Cr~(3+)符合Temkin等温吸附(R~2=0.990 1),且为不均匀的单层吸附。吸附热力学特性研究表明,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Cr~(3+)的过程符合热力学规律,R~2=0.992 9,且为非自发复合吸附过程,升高温度对吸附过程的促进作用与放热反应对吸附过程的抑制作用甚至会出现相互抵消的情况。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Cr~(3+)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1 0),其吸附Cr~(3+)的速率主要受化学作用而非物质传输步骤影响,特别是二者之间电子的化学分享或共价键交换等过程。【结论】基于廉价的生物质———马尾松树皮制备的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可作为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吸附剂,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吸附容量,静态吸附涉及的条件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可试验推广性,马尾松树皮基吸附剂的开发也可推动廉价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马尾松树皮和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2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稳定可靠,有望通过优化工艺提升性能;但是需要基于大规模甚至中试规模试验才能检验其有效性,进而指导工艺优化,得到性能更加出色的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彦明 陈隆升 张震 陈永忠 彭邵锋
#N/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海燕 孟泽 冯翰林 胡卫兵 吴得勇 谭学才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MIL-53(Al),以此为载体负载TiO_2制备得到TiO_2/MIL-53(Al)光催化剂用于污水中次甲基蓝的催化降解研究,并与传统载体材料Al_2O_3负载的TiO_2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比较。样品通过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进行表征。采用光度吸收法分析污水中次甲基蓝的降解率,结果显示,TiO_2/MIL-53(Al)光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8.6%,而TiO_2/Al_2O_3光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只有70.3%,TiO_2/MIL-53(Al)光催化剂对污水中次甲基蓝的降解去除能力明显优于TiO_2/Al_2O_3光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的降解去除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晓婕 覃小健 李群 王宏山 曾广勇
二维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已逐渐成为环境、生物和能源等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实验首先以硫脲和仲钼酸铵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Mo S2粉末,并以液相超声剥离的方法获得MoS_2纳米片。进一步采用真空抽滤的方式将MoS_2和MXene两种二维材料组成的前驱体溶液抽滤在PES基材上,构筑出新型二维MXene@MoS_2复合膜。通过XRD和TEM等表征证明了二维Mo S_2的成功制备,通过SEM观察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MoS_2的加入能够显著提升膜的分离性能,与纯MXene膜相比,新型复合膜对水中刚果红、罗丹明B两种染料的截留率分别从86.7%~88.4%提升至98%~98.8%。此外,MXene@Mo S2复合膜还对水中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展现出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新型膜的开发有望解决膜实际应用中易被细菌污染的关键难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帅帅 朱筛成 张冬冬 潘祯祥 李嘉尧 吴旭干 郑善玉
为了优化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饵料模式,本研究分别采用配合饲料和传统饵料(豆粕、麸皮、玉米和小麦)投喂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幼蟹152 d,每种投喂组各3个重复,比较2种饵料模式对幼蟹养殖性能、蛋白质代谢、消化酶、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雌蟹和雄蟹体质量均高于传统饵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就养殖性能而言,2种饵料模式下配合饲料组正常幼蟹的平均体质量及产量、1龄早熟蟹平均体质量及其产量、总产量和成活率均略高于,饵料系数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P<0.05);就蛋白质代谢而言,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而传统饵料组雄蟹血淋巴中的尿素氮含量和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雌蟹和雄蟹肝胰腺中的脂肪酶均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而雄蟹的α-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雌蟹血淋巴中总抗氧化能力、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力和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活力均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稻田扣蟹的养殖性能、促进蛋白质沉积和脂类吸收,增强幼蟹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提高蟹种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敏馨 寇涛 李悦 张昊 金顺顺 苏越 张莉莉 王恬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ES-2(BAP)对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AA(ArBor AcrES)肉鸡600只,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抗生素组、试验Ⅰ、试验Ⅱ和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添加45 mg·kg~(-1)金霉素;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添加200、500和1 000 mg·kg~(-1)的BAP,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和1 000 mg·kg~(-1)的BAP可显著提高肉鸡胸肌率,且500 mg·kg~(-1)的BAP可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BAP主要影响胸肌的肉品质,500和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