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1)
- 2023(4235)
- 2022(3566)
- 2021(3183)
- 2020(2797)
- 2019(6052)
- 2018(5942)
- 2017(10526)
- 2016(6127)
- 2015(6778)
- 2014(6584)
- 2013(6466)
- 2012(5833)
- 2011(5205)
- 2010(5174)
- 2009(4327)
- 2008(4349)
- 2007(3718)
- 2006(3250)
- 2005(2672)
- 学科
- 济(19529)
- 经济(19509)
- 业(12337)
- 管理(11729)
- 方法(10065)
- 数学(8956)
- 企(8874)
- 企业(8874)
- 数学方法(8822)
- 学(8443)
- 农(6032)
- 中国(4971)
- 业经(4328)
- 农业(4187)
- 财(4124)
- 环境(3810)
- 地方(3734)
- 贸(3598)
- 贸易(3594)
- 易(3439)
- 理论(3172)
- 税(3134)
- 和(3060)
- 税收(2915)
- 收(2885)
- 划(2835)
- 制(2800)
- 技术(2789)
- 物(2754)
- 产业(2593)
- 机构
- 大学(85774)
- 学院(84825)
- 研究(32945)
- 济(28375)
- 管理(27845)
- 经济(27752)
- 科学(26154)
- 农(25276)
- 理学(24651)
- 理学院(24211)
- 管理学(23432)
- 管理学院(23284)
- 中国(22831)
- 农业(20406)
- 业大(20087)
- 京(18556)
- 所(18552)
- 研究所(17570)
- 中心(14811)
- 农业大学(13895)
- 室(13531)
- 江(13305)
- 实验(12847)
- 实验室(12387)
- 财(12090)
- 省(11993)
- 院(11931)
- 范(11835)
- 重点(11740)
- 师范(11570)
- 基金
- 项目(66076)
- 科学(51287)
- 基金(48631)
- 家(46050)
- 国家(45735)
- 研究(39964)
- 科学基金(37752)
- 自然(27816)
- 自然科(27161)
- 自然科学(27151)
- 省(26997)
- 自然科学基金(26676)
- 基金项目(26436)
- 社会(24201)
- 划(23428)
- 社会科(23007)
- 社会科学(23001)
- 资助(18989)
- 教育(18590)
- 重点(16098)
- 计划(15829)
- 科技(14549)
- 编号(14366)
- 发(14218)
- 科研(13751)
- 创(13569)
- 部(13376)
- 创新(12770)
- 专项(12191)
- 业(11874)
共检索到118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明 宋传虎 卢迪 王欢 孙立苹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乳液接枝共聚反应成功合成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HPC-g-PBMA)。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HPC-g-PBMA的溶解性能,利用热重分析(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合成接枝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C-g-PBMA的结构及表观形貌较HPC发生了改变,热塑性能得到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抗强酸、抗强碱和抗有机溶剂侵蚀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该合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图9表7参1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玲 王正 张书香
该文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应用于麦秸/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新型偶联剂——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及合成的共聚物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时引入较高比例的功能性官能团单体N-羟甲基丙稀酰胺(NMA)和丙烯酸-β-羟乙酯(HEA),用K2S2O8或K2S2O8/FeSO4热引发聚合,近100%的单体转化率和无凝胶的乳液聚合不可兼得;使用助还原剂NaSO2的K2S2O8/FeSO4引发体系,单体转化率可接近100%,而且乳液的综合性能好.将合成的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氰酸酯PAPI复合偶联麦秸/回收LDPE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强 曹爱丽 黄积涛 王友诚 孙继友
本文报道了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SMA)三元共聚单体浸入木材细胞壁与激活的纤维素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构成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SMA-WPC),经物理机械性能、吸水性、耐酸性检测,该材料硬度比素木提高了20%~35%,抗压强度提高了35%~45%,经98%浓硫酸3天浸泡,重量损失率下降22%,而在水介质8天浸渍,吸水率下降50%,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塑化前后的微观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璇 贾园 宋立美
【目的】由于强亲水的纳米纤维素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差,使其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增强剂应用受到限制。采用丙烯酸丁酯(BA)对纳米纤维素(CNF)表面进行原位乳液接枝聚合改性可以提高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方法】本研究优化了纳米纤维素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链接枝率的影响条件,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热重(T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X射线微区(SEM-EDS)分析等手段对聚丙烯酸丁酯修饰前后的纳米纤维素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基体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改性纳米纤维素(PBA-g-CNF)在1 734 cm~(-1)出现了典型的羰基红外吸收;改性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指数为48%,较纳米纤维素的61%有所下降;纳米纤维直径由50 nm增加至80~100 nm;最大热失重温度由改性前的340℃增加至改性后的354℃;纳米纤维素中的C和O的原子数比为1.89,改性纳米纤维素的C和O的原子数比为3.76,C和O元素在改性前后纳米纤维素中分布均匀;改性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的共混膜材料拉伸断面呈现出韧性断裂过程。【结论】聚丙烯酸丁酯改性纳米纤维素是成功的,且改性过程主要发生在纳米纤维素的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纤维素与聚乳酸之间展现了良好的界面相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君 谢笔钧 胡慰望
用硝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并根据接枝共聚物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结果,初步阐明产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丙烯酸丁酯 接枝共聚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铮 王逯屏 李建章
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对影响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乳液性能的7个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三元共聚乳液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乳化剂特别是聚乙烯醇的种类与用量是影响共聚乳液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加入少量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改善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的耐水性作用明显。从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共聚乳液在固化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间有交联反应发生。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玉 赵坤 周魁斌 孙鹏辉 武金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主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之一,一旦被点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目前针对背板对PMMA向下火蔓延影响的实验研究较少.该文利用自主设计搭建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背板对2mm和5mm厚PMMA向下火蔓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背板对固体可燃物向下火蔓延存在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更大的热解前缘角度及更小的平均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和火蔓延速率,该抑制作用在2mm厚度PMMA上更加明显.基于有无背板工况下的传热模型,结合燃烧稳定阶段样品热解区域形态参数,对质量损失速率及接收总热量反馈预测值大小进行对比,发现背板的存在会导致样品接收总热量反馈减少,进而导致更小的质量损失速率和火蔓延速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亚杰 马艳丽 代俊秀 任世学 方桂珍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对丙烯酸进行预聚,以Fe2SO4/H2O2体系引发酶解木质素(eHL)形成自由基,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将酶解木质素自由基与聚丙烯酸(PAA)进行接枝共聚制备酶解木质素接枝聚丙烯酸多孔水凝胶(eHL-g-PAA)。采用红外光谱(FTIR)、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进行表征,研究eHL和PAA质量比、P H值、温度对eHL-g-PAA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与聚丙烯酸接枝成功,形成了具有新型网络结构的eHL-g-PAA,eHL-g-PAA具有不规则分层次多孔结构。当eHL和PAA质量比为0.4∶1时,eHL-g-PAA的平衡吸水倍...
关键词:
聚丙烯酸 酶解木质素 多孔水凝胶 糠醛渣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明 张璐颖 王鹏 余婧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作为原料,通过接枝乙酰乙酰基团(AG)改性合成,成功制备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接枝聚合物(HPCAG)。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产物结构,确认了合成得到的预期产物。利用热重(TG)和示差扫描量热(DSC)法对新合成接枝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反应后,产物的热塑性能得到增强。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凡晓宇 胡道道 梁兴唐 李润梅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纳米氢氧化钙的稳定剂和纸质档案的加固剂,制备HPMC稳定的纳米Ca(OH)_2醇水分散液(H-C分散液),用于纸张脱酸加固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H-C分散液进行表征,考察HPMC对纳米Ca(OH)_2醇水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pH计、万能材料试验机、耐折度仪等表征H-C分散液对纸张的脱酸加固作用。结果表明,HPMC可长时间稳定纳米Ca(OH)_2醇水分散液;对纳米Ca(OH)_2具有裹覆作用,提高其在纸张上的均匀分散并减少纳米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郭腾飞
丙烯酸酯类热塑性弹性体既具有橡胶的特性,又具有热塑性塑料的性能,高温可流动、可塑化成型。丙烯酸酯为柔性链段,侧链的极性酯基可以为材料提供耐热、耐油等特性。因此本文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和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THFMA)为主要单体,其中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为软段,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为硬段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全丙烯酸酯热塑性弹性体。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LMA和THFMA进行溶液共聚合反应,根据核磁共振分析对共聚物中两单体比例进行量化,根据Mayo-Lewis方程对两单体的竞聚率进行测定,从而判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肖龙强 邓称怀 侯琳熙
针对现有聚甲基丙烯酸酯精准合成技术存在金属催化剂残留及产品颜色化问题,设计了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碘介导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综合实验,合成了分子量精确可控、具有极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考察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量分散系数。并将所合成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继续引发单体聚合,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证明了所得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端基活性。该实验涉及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对促进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学习及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肖龙强 邓称怀 侯琳熙
针对现有聚甲基丙烯酸酯精准合成技术存在金属催化剂残留及产品颜色化问题,设计了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碘介导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综合实验,合成了分子量精确可控、具有极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考察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量分散系数。并将所合成的聚合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继续引发单体聚合,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证明了所得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端基活性。该实验涉及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及反应动力学行为研究,对促进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学习及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明涛 储富祥 王基夫 蒋秋娜 王春鹏
以丙烯酸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A)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AR-2-HEA本体聚合的动力学关系。结果表明,随着AIBN用量的增加,反应焓变逐步上升。在非等温条件下,在相同引发剂用量下,不同的升温速率,焓变基本相同。n级反应法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5.58×1013×exp(-103.1×103/RT)(1-α)0.941;在等温条件下,相同引发剂用量不同温度本体聚合的聚合反应焓变基本相同,随着聚合温度的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得到较大提高,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48×1014×exp(-105.9×103/RT)(1-α)1.0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竹 何静 袁同琦 张浩月 张智衡
该文着重研究了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非水溶剂体系中,通过木质纤维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备木质纤维-丙烯酰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合成条件,并对接枝共聚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木质纤维-丙烯酰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LiCl-DMAc非水溶剂体系能有效溶解木质纤维,为木质纤维改性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提供了较好的均相合成体系;木质纤维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优化合成条件为木质纤维投加量1.5 g、引发剂硝酸铈铵用量0.15 g、丙烯酰胺用量3 g、温度100℃。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内部结构较均匀、细密、平滑。通过对比废水处理前后化学需氧量(CO...
关键词:
木质纤维 接枝共聚物 表面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