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9)
2023(11932)
2022(10067)
2021(9041)
2020(7711)
2019(17497)
2018(16860)
2017(32526)
2016(17872)
2015(19844)
2014(19772)
2013(19504)
2012(17995)
2011(16251)
2010(16078)
2009(14802)
2008(14675)
2007(13213)
2006(11090)
2005(9695)
作者
(53860)
(45498)
(45395)
(42961)
(28482)
(22106)
(20672)
(17994)
(16917)
(15729)
(15408)
(15032)
(14495)
(14395)
(14073)
(14052)
(14037)
(13623)
(13092)
(13065)
(11525)
(10990)
(10890)
(10381)
(10264)
(10041)
(9974)
(9924)
(9193)
(9124)
学科
(76516)
经济(76440)
管理(49177)
(47194)
(37204)
企业(37204)
方法(33826)
数学(30058)
数学方法(29815)
(20911)
(18405)
中国(18327)
地方(17525)
(16143)
(15891)
贸易(15888)
业经(15628)
(15402)
农业(14257)
(12784)
环境(11643)
(11453)
财务(11439)
财务管理(11412)
技术(11167)
(11025)
金融(11023)
(10929)
企业财务(10792)
(10710)
机构
大学(259173)
学院(258670)
(106206)
经济(104115)
管理(97779)
研究(89592)
理学(85850)
理学院(84803)
管理学(83372)
管理学院(82898)
中国(64688)
科学(58152)
(53416)
(53069)
(46711)
(45426)
业大(44427)
研究所(43160)
农业(42806)
中心(41275)
(37745)
财经(37360)
(34054)
(33577)
师范(33125)
经济学(32990)
北京(32391)
(31999)
经济学院(30265)
(29902)
基金
项目(182318)
科学(142786)
基金(132733)
研究(127032)
(118864)
国家(117879)
科学基金(99276)
社会(81777)
社会科(77496)
社会科学(77471)
(71990)
基金项目(71589)
自然(65685)
自然科(64174)
自然科学(64150)
自然科学基金(63003)
(61683)
教育(57926)
资助(52210)
编号(50075)
重点(41962)
(40268)
(40107)
成果(39474)
(38589)
创新(36130)
科研(36015)
计划(35596)
课题(34394)
国家社会(34188)
期刊
(109997)
经济(109997)
研究(67460)
学报(48456)
(47639)
中国(44341)
科学(41788)
大学(34870)
(34578)
学学(33371)
农业(32098)
管理(31234)
教育(22899)
(20510)
金融(20510)
技术(19732)
业经(18985)
经济研究(18111)
财经(17865)
(17293)
(15359)
问题(15223)
(14094)
科技(12964)
(12788)
商业(12752)
技术经济(12520)
业大(12495)
资源(11938)
国际(11447)
共检索到360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美韩签署FTA是两国对现实背景和贸易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尽管美国的遏制意图和韩国的抢占制高点的意图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试图使自身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占据主动位置,但美韩FTA的久拖不决也使其潜在的影响产生了变数。韩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在走一条有别于东亚区域合作既有模式的道路,必然会对原有进程产生影响。它还使中国目前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缩水,因而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国自身的FTA战略,以寻找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中韩两国作为近邻,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双方已经具备了建立FTA的良好条件。2012年5月,中韩两国在北京正式宣布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是,中韩两国在FTA谈判中面临许多难点,需要共同努力,相互妥协方可达成高水平的FTA。中韩建立FTA标志着东亚地区重要经济国家之间将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在积极期盼中韩FTA建立之时,也应适应中韩建立FTA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与变化,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雪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东亚①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地区主义的不断崛起必然会对霸权国家提出挑战。本文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通过商品美元的回流机制、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和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维系其金融霸权地位,并使东亚地区成为支撑美国金融霸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与地区安全角度来看,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需要制定东亚区域政策,对把其排除在外的区域合作态度消极,对占据东亚地区的主导权态度积极。未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中日两国对于区域领导权的配置及领导路径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淑梅  赵亮  
本文采用广域一体化的研究视角,对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合作应选择TPP模式还是RCEP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先对TPP和RCEP两种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再分析了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四大经济体对TPP和RCEP的不同态度,接着比较了TPP和RCEP的具体特点对东亚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东亚区域合作选择加入TPP或RCEP将会产生的不同利弊情况。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后危机时代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目前选择RCEP模式更有利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良好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晶晶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作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凌燕  李众敏  
在亚太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亚太的经济合作才出现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美国不仅与东盟10国签订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还与韩国、澳大利亚开始贸易自由协定的谈判,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参与东亚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文章基于GTAP模型对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路径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不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弊大于利,而参与则是利大于弊。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最优策略;二是要注意美国的扼制策略,积极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晶晶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做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众敏  唐忠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日本、韩国与东盟也在积极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本文针对东亚地区可能形成的各种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分析其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对总体经济的影响来看,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对于区域合作的模式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然对日本、韩国、东盟都有正面影响,但是对日本和韩国的有利程度非常有限。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则不同,将给韩国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因此,韩国将更愿意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而不是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中国的利益在于,争取在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防止东盟与日本、韩国之间的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斌  
本文立足中国视角 ,对当前各种流行的东亚汇率合作方案做出了评价。研究发现 ,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快速变化 ,加上欠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 ,钉住一揽子货币、亚洲汇率机制等一系列东亚汇率合作方案不能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构成有益的改善。推进东亚汇率合作 ,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呼吁日元对美元的稳定实现东亚区域内货币之间的稳定 ,另一方面 ,推进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更加广泛的使用是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现实经济需求是与各方的承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利益需求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推动合作,就需要寻找共同利益,谋求共赢互利发展。为此,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渐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述华  宋博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兰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