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7)
2023(8895)
2022(6689)
2021(6098)
2020(5060)
2019(11455)
2018(11593)
2017(21982)
2016(11816)
2015(13071)
2014(13087)
2013(12334)
2012(11075)
2011(9686)
2010(10156)
2009(9877)
2008(9076)
2007(7954)
2006(7576)
2005(7320)
作者
(31634)
(26109)
(25834)
(25170)
(16739)
(12357)
(12074)
(10269)
(9817)
(9309)
(8956)
(8845)
(8520)
(8443)
(8358)
(8251)
(7676)
(7598)
(7565)
(7202)
(6925)
(6472)
(6224)
(6016)
(5986)
(5966)
(5881)
(5616)
(5293)
(5179)
学科
(46616)
经济(46552)
(32678)
管理(31027)
(27545)
金融(27545)
(27520)
企业(27520)
(25223)
银行(25209)
(24473)
中国(23481)
(18454)
(16715)
方法(14952)
(13929)
业经(13800)
(13256)
数学(12876)
数学方法(12754)
地方(12735)
体制(11483)
中国金融(11216)
(10342)
财务(10315)
财务管理(10286)
企业财务(9965)
产业(9508)
农业(9501)
(8349)
机构
大学(155964)
学院(155683)
(68799)
经济(67359)
研究(56614)
管理(55094)
中国(51544)
理学(45909)
理学院(45399)
管理学(44661)
管理学院(44359)
(37171)
(33229)
科学(30914)
(28200)
财经(28015)
中心(27764)
(25451)
研究所(25194)
(24968)
(24301)
经济学(23077)
北京(21585)
(21540)
财经大学(20966)
经济学院(20791)
(20703)
银行(20648)
(20564)
(20556)
基金
项目(97915)
科学(77277)
研究(75237)
基金(70502)
(60692)
国家(60154)
科学基金(51525)
社会(48844)
社会科(46441)
社会科学(46431)
(38104)
基金项目(36469)
教育(34412)
(31561)
自然(30449)
编号(30412)
自然科(29789)
自然科学(29784)
自然科学基金(29292)
资助(28556)
成果(26185)
重点(22947)
(22552)
(22063)
课题(21943)
国家社会(20801)
(20714)
(20536)
(19504)
创新(19495)
期刊
(78815)
经济(78815)
研究(55319)
(36039)
金融(36039)
中国(35910)
(29525)
(23303)
学报(22132)
管理(21891)
科学(20007)
教育(19735)
大学(17836)
学学(16630)
财经(14675)
农业(14354)
经济研究(13405)
(12631)
技术(12382)
业经(12233)
问题(10613)
理论(8340)
国际(8004)
(7991)
世界(7458)
(7448)
现代(7393)
实践(7308)
(7308)
商业(6798)
共检索到258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洛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界和业界对于导致危机的原因及防范危机的措施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其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西方大型金融机构规模过大,涉猎业务种类过于复杂,造成"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为解决"大而不倒"的问题,西方国家对银行现有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上世纪90代初美国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英国实施金融自由化等一系列法律政策进行了检讨,并提出了重大的结构化改革措施。政策导向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恐慌和喧嚣渐归平静之后,美、英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和金融大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和重大调整。基于金融监管理念、资源、目标等因素之于危机的作用分析,并不可避免受到本国改革传统的路径依赖的影响,危机核心中的美国进行了补丁式改革,而受危机影响较大的英国则进行了系统性改革。比较美、英多个政府版本的改革方案及其最终法案,可以得出:改革本身具有紧迫性,然而并没有完美的普世范本,但这并不妨碍总结这些方案背后的共识,或者不同举措之后的实质理念和追求目标,而这正是两国监管体制改革中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所在,也是金融监管体制多样化和本土化的渊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宗承渊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逐渐加强,各类新兴金融产业的不断涌现,在丰富和发展金融市场的同时,也扩大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延。目前"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能否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借此,论文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从中发现我国现存监管体制中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刘睿  
金融结构演化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风险结构,要求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金融证券化型的三个层次金融结构,分析了每一金融结构下金融风险结构的特征及其监管要求。通过比较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类主要金融监管模式,本文认为短期我国可采用类似美国的"多元监管者"模式,中长期可以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者"或者英国的"单一监管者"模式为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牛筱颖  
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金融领域的改革主要包括:建设有弹性的金融机构;终止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局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通过完善OTC衍生品交易市场及相关改革创建持续的核心市场。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目前的情况是,改革正在进行并不断取得实质进展,但进展不尽均衡,我们仍有很多重要的工作有待去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尹振涛  
由于英国此次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外源性的,所以其改革在对现有体系进行修补与微调的同时,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面,以体现英国的利益诉求,巩固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全先银  闫小娜  
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于其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的新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理念与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爱林  尹振涛  
肇端于美国、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必然会冲击法国的金融市场,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备受诟病的金融监管问题,也同样摆在了法国面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科星  
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不同金融领域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和复杂,为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完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纷纷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金融监管协调问题就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美英四种不同的监管协调模式,再结合我国监管协调的成效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振涛  
2016年,在经济增速放缓、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风险逐渐集聚的经济环境下,金融监管层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多个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转型的金融政策,同时为降低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审慎监管,严控金融风险的措施。而互联网金融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后,金融监管加强了对其发展的规范,同时继续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打击金融违法犯罪上着力。本文主要总结了2016年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举措,并对2017年的监管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振涛  
2016年,在经济增速放缓、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风险逐渐集聚的经济环境下,金融监管层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多个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转型的金融政策,同时为降低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审慎监管,严控金融风险的措施。而互联网金融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后,金融监管加强了对其发展的规范,同时继续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打击金融违法犯罪上着力。本文主要总结了2016年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举措,并对2017年的监管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俊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 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 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转变的趋势 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 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 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裴桂芬  
美、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裴桂芬一、金融自由化与加强金融监管的关系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①事前监管,包括限制竞争的规制和健全经营的规制。限制竞争规制是指通过限制金融业的竞争,保护既有金融机构的利益,目的是实现金融机构的稳定经营,具体包括...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自2007以来,英国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权力重新回到英格兰银行手中,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并设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关注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