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0)
- 2023(4630)
- 2022(3923)
- 2021(4274)
- 2020(3543)
- 2019(8379)
- 2018(9075)
- 2017(16003)
- 2016(10223)
- 2015(11884)
- 2014(12277)
- 2013(11100)
- 2012(10498)
- 2011(9779)
- 2010(10365)
- 2009(9613)
- 2008(9536)
- 2007(8680)
- 2006(8232)
- 2005(7801)
- 学科
- 济(26022)
- 经济(25972)
- 教育(21883)
- 中国(18572)
- 管理(17523)
- 业(14418)
- 制(11414)
- 企(10432)
- 企业(10432)
- 方法(9514)
- 教学(8924)
- 农(8885)
- 理论(8775)
- 数学(8619)
- 数学方法(8516)
- 财(8165)
- 体(7887)
- 银(7810)
- 银行(7804)
- 行(7625)
- 体制(6712)
- 融(6577)
- 金融(6577)
- 学(6335)
- 税(6083)
- 发(5991)
- 贸(5914)
- 贸易(5910)
- 税收(5835)
- 易(5828)
- 机构
- 大学(136840)
- 学院(127170)
- 研究(49591)
- 济(46720)
- 经济(45346)
- 管理(38380)
- 中国(33650)
- 教育(33309)
- 京(31859)
- 理学(31310)
- 理学院(30803)
- 管理学(30171)
- 管理学院(29881)
- 范(29429)
- 师范(29333)
- 财(27504)
- 科学(25634)
- 所(24638)
- 师范大学(24227)
- 北京(22443)
- 研究所(21672)
- 江(21439)
- 中心(20178)
- 财经(19987)
- 经(18035)
- 院(17662)
- 州(16977)
- 技术(16403)
- 职业(16273)
- 农(15053)
- 基金
- 项目(66238)
- 研究(62048)
- 科学(52091)
- 基金(41662)
- 教育(38388)
- 社会(34924)
- 家(33495)
- 国家(32996)
- 社会科(32551)
- 社会科学(32543)
- 成果(30468)
- 编号(30192)
- 省(26441)
- 科学基金(26230)
- 课题(24850)
- 划(24845)
- 年(21772)
- 基金项目(20606)
- 项目编号(18132)
- 性(17890)
- 部(17731)
- 规划(17681)
- 资助(17268)
- 重点(16347)
- 教育部(16158)
- 大学(16103)
- 研究成果(16098)
- 度(16078)
- 阶(15730)
- 发(15688)
共检索到227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胜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金福 薛天祥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自近代以后出现了诸多问题 :人文教育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 ,位序式微 ;人文教育科学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形式化 ,导致人文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场。要改变大学人文教育的这种境况 ,就得重构大学人文教育。
关键词:
人文教育 科学化 重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维武
围绕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这一主题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文教育失落的原因 ,人文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复兴大学人文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当前发展通识教育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人文教育 失落 复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人文教育即人的教育。正常的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人文教育以人本身为直接目的。人文教育是赋予人以人的精神的教育,是使人维护和发展自由的教育,是使人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是使人更智慧的教育,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使人获得解放的教育,因而,人文教育具有引领大学教育的作用。凡一流大学必拥有一流人文教育,凡没有一流人文教育的大学成不了一流大学。
关键词:
大学 人 人文教育 人的解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叔子
本文简扼论述了知识经济对现代大学的要求;指出了知识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五精五荒",而"荒于人文"则为其根源;指出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五重五轻"的时弊,而轻视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则为其实质;分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指出了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即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升华与内化为素质的问题;指出了办好现代大学,应认识到人文教育是基础,并探讨了人文教育、感情、责任感、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强调应提高大学文化品位及其所应包含的内容。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现代大学 人文 素质 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天祥 庞青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天祥 庞青山
作者认为 ,和而不同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前提 ;人文中体现科学基础、科学中内含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中介 ;素质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友红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作用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加强和普及大学人文教育、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通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对当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鲜有论及,甚至缺乏明确的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训贵 宋婕
通过反思当前大学人文教育路径的弊端,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以国学教育为切入点的大学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目的在于使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文教育既成为学生喜闻乐见、身心受用的教育,又成为提升其就业空间和实力的教育。
关键词:
大学 国学教育 人文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甘阳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问题涉及到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问题,亦即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文章首先提出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所面临的七个主要问题,然后比较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了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近百年的历程及其不同阶段,并指出美国通识教育的核心特点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采取深度阅读经典阅读的方式以及小班制的讨论课。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了所谓哈佛模式的误导,认为我国通识教育的道路应该是在有限的学分时间限制下、精心设计少而精的几门“共同核心课程”作为第一步。文章最后强调: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是要把从民国以来断裂的文化传统重...
关键词:
大学人文教育 通识教育 共同核心课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琴海
人文教育是一种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除了历史、现实等多方面的因素外,人文教育理论研究薄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许多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会 刘烈辉
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自它产生以来就受到各国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从政府扶持、资本筹集、服务体系和特色大学科技园的建设4个方面给出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创新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岂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箭
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利用现代网络远程资源对已经获得各种专业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或在职教师实施研究生学位证书教师教育课程,即PGCE(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这种开放式的师资培养体系,成为英国中小学师资培养的最主要形式。其成功的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代表了英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为我国健全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制度、建立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发展教师专业化、吸引和培训其他专业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英国开放大学 PGCE课程 教师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筱媛 苏竣
本文选取了五所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几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产生背景、学科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了以这些学校为代表的当代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特点,并提出了对我国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 学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