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4)
2023(6822)
2022(5374)
2021(5479)
2020(4316)
2019(10329)
2018(10471)
2017(17699)
2016(10970)
2015(12661)
2014(13138)
2013(12180)
2012(11050)
2011(10097)
2010(10644)
2009(9593)
2008(9985)
2007(9337)
2006(8566)
2005(8098)
作者
(29175)
(23965)
(23818)
(22901)
(15600)
(11498)
(10967)
(9352)
(9151)
(9092)
(8317)
(8152)
(7902)
(7887)
(7647)
(7501)
(7313)
(7188)
(7155)
(7054)
(6373)
(5960)
(5807)
(5769)
(5669)
(5505)
(5332)
(5217)
(5035)
(4779)
学科
管理(34409)
(28797)
经济(28755)
(27722)
(26060)
企业(26060)
教育(20288)
中国(14967)
理论(13625)
(11749)
方法(10974)
(10868)
教学(9396)
业经(8715)
(8355)
(8190)
(7956)
财务(7920)
财务管理(7896)
企业财务(7382)
数学(7307)
(7126)
数学方法(7093)
(6664)
(6663)
银行(6650)
(6194)
(6193)
技术(6172)
地方(6048)
机构
大学(146881)
学院(142503)
研究(50083)
管理(49987)
(43705)
经济(42061)
理学(40111)
理学院(39520)
管理学(38719)
管理学院(38402)
中国(35463)
(34563)
教育(30945)
科学(30179)
(29810)
师范(29612)
(26150)
(25580)
(25495)
师范大学(24154)
北京(23006)
研究所(22973)
中心(22221)
技术(21337)
(20727)
职业(19532)
(19133)
(18358)
财经(18204)
业大(17779)
基金
项目(82960)
研究(69065)
科学(64716)
基金(53581)
(45984)
国家(45405)
教育(40867)
社会(38241)
科学基金(37638)
社会科(35700)
社会科学(35689)
(34366)
编号(32038)
(30861)
成果(29879)
基金项目(26958)
课题(26195)
自然(22836)
自然科(22266)
自然科学(22258)
(22256)
资助(22199)
自然科学基金(21843)
重点(20484)
项目编号(19488)
(19423)
规划(18954)
(18540)
(18322)
(17524)
期刊
(57615)
经济(57615)
教育(54848)
研究(53725)
中国(44217)
(23435)
管理(22769)
学报(20350)
科学(18731)
技术(18413)
大学(16837)
(16655)
职业(14411)
学学(13830)
(13165)
金融(13165)
农业(10972)
财经(9652)
技术教育(9376)
职业技术(9376)
职业技术教育(9376)
图书(9090)
(8602)
论坛(8602)
业经(8534)
(8466)
(8152)
(8139)
经济研究(7719)
会计(7465)
共检索到24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芳  
“全球化与高等教育”是国际教育学界的一大研究领域,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可以将其归纳为“现代化范式”“批判范式”和“制度范式”。三种范式包含各自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本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基本政策纲领,分别代表了“自由化的全球化”“不平等的全球化”和“制度化的全球化”三种研究取向。在中国高等教育语境中三种范式之间存在“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制度范式是前两种范式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和剖析对外开放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度范式为思考如何化解“跟跑”焦虑和摆脱“亦步亦趋”的发展惯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靖州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内在性是被计入生产价格的成本的。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可以把内在性问题的相关理论归纳为三种范式:市场行为的内在性、政府行为的内在性及个体行为的内在性。尽管这三种范式是由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在不同的领域发展的,但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有一些本质的内容是一致的:内在性是由行为人承担的额外成本或收益,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产权界定的问题,信息的不完全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雪冬  
本文比较了理解人大监督权的三种范式,经典理论范式、法律文本范式以及治理范式,并重点分析了治理范式下实现人大监督权的相关因素。在理论确立、法律明确的情况下,要使监督权有效地运转起来,不能依然抱怨理论的抽象或法律规定的不具体,那只能使监督权永远停留在字面上,必须重视对制度空间的利用以及监督权行使过程中涉及的诸要素的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连国  
绿色经济学有三种范式:主流经济学范式中的"浅绿色"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范式,生态阈限为前提、保护生态资本的生态主义的"深绿色"生态经济学范式,以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为前提、根本改造资本制度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学的红绿结合的范式。第一种范式是改良主义的范式,后两种属于"革命范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本文从国家教育制度的角度评述了欧美高校3种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了3种不同教学管理模式的一般特征及其优劣。一是欧洲大陆高校的科层制教学管理模式;二是英国高校的社团式教学管理模式;三是美国高校的市场式教学管理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丁华东  
知识管理的引进和研究对于当代档案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范式理论的视角审视了知识管理对档案学研究的影响,并对档案知识管理范式的特点及当代档案管理理论范式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包玉泽  谭力文  
西蒙以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他对于管理科学本质的看法以及如何构建管理学理论等观点;他假设管理就是决策,以决策为分析单元,运用个人主义等方法构建了决策管理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体现了科学主义特征,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研究纲领;他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区分以及知识积累观对当前的管理理论发展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白胜  
受"没有什么比好的理论更有用"理念驱动,国外组织与管理研究者愈加注重探究建构管理理论这一议题。由此形成的丰硕成果观点各异,甚至彼此矛盾,而现有按照西方哲学术语对其分类不易理解。据此,以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溯因推理为主线索,将国外管理理论建构研究成果归集为3个脉络,分析其在研究逻辑、理论建构策略和理论贡献评价标准上的差异,比较各自适用条件和彼此借鉴行为,并揭示溯因推理在管理研究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毫  
本文对两种较为典型的"知识管理"范式,即日本范式和美国范式进行了比较。本文认为,日本和美国的知识管理范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产业,并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不同知识管理的范式适应不同的产业背景条件,所形成的组织核心竞争力是有差异的。在既定的范式中,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的理论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进行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改学  
文章简要介绍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阐述了学习理论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论述了三种学习理论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在理论基础、指导发展、优化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坤锦在2009年10月18日《解放日报》撰文提出,关于通识教育的理论,在美国大学有三大派:(1)"理想常经主义",提倡学生分类必修人文、社会、自然。以芝加哥大学、圣约翰大学为典型。学生应尽心去读、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建华  
随着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工程教育模式越来越丰富。从早期单一的工程技术,发展成为包括工程技术、工程科学和工程引领三种典型模式的工程教育体系。分析三种工程教育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在目标、定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威  
管理的能力有三种: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这与中国功夫的练功、实战和表演差不多。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或多或少需要这三种能力,只是组合不同、重点不同。三种能力的特点不一样,获得方式有所不同。如果这三者错位,或是用不对地方,则无法积累想要的能力基础。1.理论素养培养理论素养,是指通过已有的思想、理论和概念知识来历练思维,培养一种探索事物背后规律的能力。正如中国功夫里的练功是为了打基础,站桩、打拳架等都是必需的基础功课,"内练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卢剑峰  
最高境界的管理,是让组织成员不忍心做出有损组织利益的事情,对干坏事的动机有自主控制和约束的能力。人类为什么需要管理?因为没有管理,人就会干坏事,就会让其他人损失利益。人能干坏事,基本基于这样三个层面的条件。首先是要激发一个干坏事的心,其次是能做出干坏事的举动,然后是能规避干坏事的后果。只要这三样条件具足,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干坏事。可以说,迄今为止的管理手段都是针对这三样干坏事的条件来展开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