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3)
- 2023(5161)
- 2022(4388)
- 2021(4048)
- 2020(3421)
- 2019(7743)
- 2018(7656)
- 2017(14618)
- 2016(7471)
- 2015(7951)
- 2014(7621)
- 2013(7685)
- 2012(7095)
- 2011(6181)
- 2010(6398)
- 2009(6116)
- 2008(5878)
- 2007(5282)
- 2006(4733)
- 2005(4258)
- 学科
- 业(29725)
- 管理(28091)
- 企(27208)
- 企业(27208)
- 济(23402)
- 经济(23374)
- 税(21620)
- 税收(20182)
- 收(20018)
- 技术(14123)
- 财(12263)
- 技术管理(11552)
- 方法(9075)
- 中国(7179)
- 数学(7047)
- 数学方法(6996)
- 务(6646)
- 财务(6643)
- 财务管理(6640)
- 业经(6461)
- 贸(6460)
- 贸易(6454)
- 企业财务(6361)
- 易(6345)
- 融(5979)
- 金融(5979)
- 制(5839)
- 农(5639)
- 财政(5244)
- 银(5080)
- 机构
- 学院(97885)
- 大学(97501)
- 济(42738)
- 经济(41999)
- 管理(40408)
- 理学(34674)
- 理学院(34389)
- 管理学(34150)
- 管理学院(33943)
- 研究(30113)
- 财(26944)
- 中国(24381)
- 财经(19423)
- 京(19117)
- 经(17582)
- 江(15306)
- 科学(15117)
- 财经大学(14345)
- 所(13809)
- 中心(13596)
- 经济学(12813)
- 北京(12421)
- 州(12149)
- 商学(12049)
- 商学院(11922)
- 研究所(11822)
- 经济学院(11593)
- 税(11284)
- 院(10925)
- 范(10769)
- 基金
- 项目(61515)
- 科学(50151)
- 研究(49260)
- 基金(45250)
- 家(38252)
- 国家(37937)
- 科学基金(33762)
- 社会(32806)
- 社会科(31394)
- 社会科学(31388)
- 省(24233)
- 基金项目(23985)
- 教育(21984)
- 创(20157)
- 划(20045)
- 自然(19745)
- 编号(19718)
- 自然科(19386)
- 自然科学(19382)
- 自然科学基金(19110)
- 创新(17665)
- 成果(16994)
- 资助(16915)
- 制(14315)
- 国家社会(13997)
- 部(13784)
- 性(13693)
- 项目编号(13479)
- 重点(13433)
- 业(13367)
共检索到159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毛晓红 何杨
英国和美国作为当前国际税收话语权的主导者,在创立规则、建立机制、有效执行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做法。本文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们认识如何掌握国际税收话语权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话语权 税收 英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时 秦泮义
本文从国际税收争议入手,介绍国际税收争议的解决途径,以及欧盟协议、OECD协定模板、美国税收协定中仲裁条款的内容,提出中国税收协定中应当适时加入仲裁内容,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关键词:
国际税收 仲裁 话语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应涛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持续加快。本文从"走出去"中实现企业和国家利益有机统一出发,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竞争的不足之处,提出增强我国推动国际税收规则变革实力的建议。
关键词:
“走出去” “一带一路” 国际税收规则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应涛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持续加快。本文从"走出去"中实现企业和国家利益有机统一出发,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竞争的不足之处,提出增强我国推动国际税收规则变革实力的建议。
关键词:
“走出去” “一带一路” 国际税收规则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付树林 刘馨颖 梁若莲 何杨 毛晓红 刘书因
本文对税收话语权内涵与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总结中国国际税收话语权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并从税收话语基础、话语平台、话语议题、互联网+税务、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国际税收话语权的战略对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梁若莲
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务部门努力提升税收国际话语权,并于2019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中国税务声音在国际税收舞台上日渐响亮。本文探讨国际话语权与税收国际话语权的含义,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升税收话语权的实践及成效,并提出完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提升我国税收话语权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中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规则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为此,美欧等发达国家希望重塑国际经贸规则,重新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领导权,抑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日益上升的影响力。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定,提升在国际经贸新规则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TPP 自由贸易区 话语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于树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收话语权与国家税收权益最大化处于连锁链条的两端,主权国家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本国税收权益,必须着力扩大国际税收话语权。近年来,俄罗斯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着力谋求扩大国际话语权。关注俄罗斯税收话语权的扩大路径,对于全面了解俄罗斯近年来经济、税收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亦对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具有参考价值。一、税收话语权的扩大路径扩大税收话语权,需要首先厘清税收话语权与哪些因素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豫
征信评级机构掌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定价权,可引导金融资本合理配置,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我国征信评级制度发展的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法规、理顺管理体制;改变信用评级收费模式;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对央行征信中心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把改制后的央行征信中心发展成为我国民族品牌的征信评级机构,使其与我国国力和金融发展相适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昱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科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本文将中国现行科技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体系纳入国际多边税收相关规则框架下,梳理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风险分析,就新形势下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税收激励的风险治理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昱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科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本文将中国现行科技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体系纳入国际多边税收相关规则框架下,梳理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风险分析,就新形势下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税收激励的风险治理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张晓曦 刘卓著 朱伟杰
[目的/意义]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话语权是当今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利器,提高国家国际话语权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应对当今时代国际形势下不同领域的话语权之争,本文探讨话语权的内涵和话语权评价框架,进一步丰富话语权的研究,为话语权评价提供理论框架和依据。[过程/方法]从概念解析、特性分析、类型划分、评价指标4个角度对"话语权"进行探讨。[结果/结论]结合语言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信息计量学等领域探讨话语概念内涵,并从能力、工具、结构、关系4个角度阐释权力的定义,得出话语权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话语权产生过程得出话语权主体性、传播性、影响性、引导性4个特性;从话语主体、话语媒介、话语领域3个维度对话语权进行分类;结合信息计量学和评价理念,从话语权的过程特性构建了话语权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家松
鉴于会计国际话语权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且仅限于政治与经济领域,本文在厘清文化影响会计国际话语权机理的基础上,首次从文化的视角深度解读了会计国际话语权美国单级主导、美欧争夺及美欧共治三阶段演变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会计国际话语权的文化创新路径。本文主要结论:通过强势文化输出神化会计技术是美欧主导会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提升中国会计国际话语权的文化创新路径包括加强文化建设提高IFRS权力机构的参与度、促进文化合作确立中国会计准则为"新兴经济体总标准"、深化文化自省提高IFRS应用中国单项会计准则标准的程度。
关键词:
会计国际话语权 文化输出 神化技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先成
随着南海维权行动的增多,中国更多的政府部门参与到维权信息的发布中,使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公益的话语解释中国的维权行动,并对菲律宾、越南南海行为的缺点和弱点发布了更有针对性的资料。但原本可以论证中国维权行动合法性的国内学者,以及应该及时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南海维权信息的国内媒体却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菲律宾、越南、美国对中国的维权行动多有指责,企图借此塑造中国"强势""不遵守国际法""破坏地区稳定"的国际舆论。面向未来,中国政府、学者、媒体需要在信息发布、话语建构、观点论证等方面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合作,以便更好地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南海维权行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关键词:
南海维权 国际话语权 国际传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荣荣
文化外交是通过话语的力量征服人们心灵的活动。掌握话语权意味着把政治实力建立在正义或正当性之上,是文化外交的至高目标。文化外交主要有演说与修辞、现代媒体宣传、直接影响知识界、谋求建立话语体系内部具有说服力的因果关系、传播语言等途径。如果文化外交传播的国内话语和外交政策本身存在矛盾,就会迫使国内话语更改。话语形成和变迁有话语继承、话语改造和话语独创三种主要模式。西方话语霸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外交的技巧、建立有竞争力的中国话语体系、把文化外交列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文化外交 话语权 话语模式 话语紧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