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746)
- 2022(1450)
- 2021(1418)
- 2019(2789)
- 2018(2636)
- 2017(5665)
- 2016(3113)
- 2015(3605)
- 2014(3743)
- 2013(3790)
- 2012(3602)
- 2011(3292)
- 2010(3325)
- 2009(3179)
- 2008(3376)
- 2007(3215)
- 2006(2896)
- 2005(2858)
- 2004(2705)
- 2003(2575)
- 学科
- 济(14847)
- 经济(14827)
- 业(8593)
- 管理(8514)
- 方法(7330)
- 企(7146)
- 企业(7146)
- 数学(6546)
- 数学方法(6500)
- 银(5564)
- 银行(5560)
- 制(5484)
- 行(5323)
- 融(4322)
- 金融(4322)
- 贸(3991)
- 贸易(3987)
- 易(3855)
- 市场(3775)
- 度(3705)
- 制度(3704)
- 业务(3703)
- 财(3691)
- 中国(3417)
- 银行制(3180)
- 农(2894)
- 学(2796)
- 务(2377)
- 财务(2375)
- 财务管理(2370)
- 机构
- 大学(50495)
- 学院(48351)
- 济(23735)
- 经济(23288)
- 管理(19159)
- 研究(17436)
- 中国(16740)
- 理学(15656)
- 理学院(15500)
- 管理学(15368)
- 管理学院(15260)
- 财(12507)
- 京(10992)
- 财经(9812)
- 所(9095)
- 经(8915)
- 中心(8463)
- 科学(8213)
- 经济学(8015)
- 研究所(7771)
- 银(7589)
- 江(7543)
- 财经大学(7471)
- 北京(7445)
- 银行(7297)
- 农(7286)
- 融(7220)
- 经济学院(7206)
- 金融(7114)
- 行(6733)
共检索到83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靖野
美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李靖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承担着运用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指标以调控宏观经济的重任。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以其较强的灵活性、“主动出击”的特点和“微调”的功能而在各种工具中占主要地位。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董化杰
公开市场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董化杰长期以来,公开市场业务一直是西方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为其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其"最重要的稳定经济的武器"。我国从1994年起,中央财政不再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而是面向社会发行债券,这不仅可为国家建设筹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伟
欧美公开市场业务的具体实施过程钟伟公开市场业务是宏观调控的三大工具之一,我国也已于1996年4月9日正式启用了该工具,它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使我们更有必要分析西方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具体实施过程,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操作原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照南
国债交易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杨照南将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结合起来,是强化财政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方面。1994年起,我国财政部不再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者透支,而是采取发行1000多亿元国债的方式增加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佑龙 秦健
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供给贾佑龙秦健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完善金融法规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这也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强 田晓景 熊德金
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严格、规范、高效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需要创造哪些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期实施较为正确的操作策略,仍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略述已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公开市场业务及其在我国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启动后,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可以调节商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绪洲
日本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阮绪洲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间接金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日本的货币市场相对于英、美等国家的货币市场而言,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其市场工具和交易范围都不如它们。日本银行是怎样利用货币市场这一为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和家庭经济单位提供流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春
我国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展望设计万晓春用公开市场业务来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稳定价格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从发展角度看,当务之急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敏度高的操作对象和传导性强的交易对象,确定合理的公开市场结构,以保证将来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通过公告操作调节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已经在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取得极大成功。因此,有学者提出把公告操作作为我国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甚至取代公开市场操作。本文通过对公告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内涵界定,两者在各国实际运用状况的考察及比较分析后认为,两者之间事实上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我国央行在运用公告操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完善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各项配套措施。
关键词:
公告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学军
为了促进深圳信贷资金的横向融通,规范同业拆借行为,试办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使特区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逐步由过去的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控制,深圳经济特区融资中心于今年六月应运而生。一、深圳融资中心业务构想近几年各地普遍设立了融资市场,这些市场模式几乎是一样的。特点是:资金市场以自身信誉作担保,居于资金拆出方和拆入方中间一手牵两头,进行"买断",赚取利率差,并承担由资金拆借而形成的一切风险。过去深圳没有设立象内地那样的一个资金市场。现在新建也与内地模式有很大不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方伟 房汉廷
公开市场操作可行性分析与市场业务实施构想吴方伟,房汉廷一、引人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经济市场化迫切要求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化。众所周知,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基本有两种,一是依靠直接工具,二是依靠间接工具。在使用直接工具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