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7)
2023(6413)
2022(5437)
2021(4850)
2020(3757)
2019(8482)
2018(8357)
2017(15777)
2016(8428)
2015(9320)
2014(9453)
2013(9501)
2012(9290)
2011(8624)
2010(8871)
2009(8089)
2008(7970)
2007(7299)
2006(6734)
2005(6498)
作者
(25140)
(20674)
(20674)
(19454)
(13443)
(9930)
(9436)
(8019)
(7979)
(7508)
(7128)
(6946)
(6728)
(6634)
(6634)
(6397)
(6117)
(6013)
(5957)
(5880)
(5424)
(5105)
(5068)
(4807)
(4782)
(4773)
(4646)
(4506)
(4275)
(4103)
学科
(41407)
经济(41359)
(21738)
管理(21015)
地方(16533)
(15667)
企业(15667)
中国(15381)
(12429)
业经(11114)
地方经济(9441)
(9382)
金融(9382)
(9158)
银行(9146)
方法(9113)
(9013)
(8944)
农业(8771)
(8183)
(8107)
(7709)
贸易(7699)
数学(7479)
数学方法(7412)
(7364)
环境(6841)
发展(6708)
(6685)
(6602)
机构
学院(121534)
大学(118232)
(51555)
经济(50387)
研究(48517)
管理(41916)
中国(39336)
理学(33990)
理学院(33510)
管理学(33043)
管理学院(32802)
科学(28199)
(27109)
(25455)
(25368)
研究所(22589)
中心(21669)
(20848)
(20107)
(18669)
财经(18521)
师范(18494)
北京(18305)
(17533)
(16950)
(16637)
农业(15933)
(15473)
业大(15395)
经济学(15362)
基金
项目(71591)
研究(56098)
科学(55824)
基金(48798)
(41859)
国家(41425)
社会(34867)
科学基金(34673)
社会科(33045)
社会科学(33039)
(29312)
基金项目(25146)
教育(24918)
(24350)
编号(23608)
(22538)
成果(20165)
自然(20031)
资助(19921)
自然科(19480)
自然科学(19475)
自然科学基金(19107)
发展(18580)
(18231)
课题(17642)
重点(16416)
(15256)
(15025)
(14588)
(14302)
期刊
(69293)
经济(69293)
研究(43616)
中国(32401)
(21372)
(18951)
金融(18951)
(18238)
教育(17889)
管理(17750)
学报(15984)
科学(15874)
农业(14784)
业经(13403)
大学(12419)
经济研究(11589)
学学(11414)
技术(11065)
财经(8726)
问题(8527)
(7935)
(7563)
商业(7416)
世界(7258)
(6927)
国际(6812)
图书(6509)
(6462)
论坛(6462)
(6276)
共检索到210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申琳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通常是一国政府为满足(特定的)融资需求,向社会公众发行的、由国家信用支撑的债券,通常致力于引导该国居民为教育、养老等目标进行长期储蓄,该类债券的期限相对较长且一般不可流通。进入本世纪后,英、美两国储蓄国债的发售经历了一系列变革,特别是顺应了互联网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申琳  
美国储蓄国债是该国公众为中长期目标进行储蓄的重要投资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迁,已趋于成熟稳定。本文从发展变迁的角度分析美国储蓄国债相关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储蓄国债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在大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产品结构、利率形成、行销渠道和发售目的等四个方面较详细地研究了美国储蓄国债的发展与变迁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些变迁背后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落脚点,提出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发展的"两步走"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申琳  
美国储蓄国债是该国公众为中长期目标进行储蓄的重要投资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迁,已趋于成熟稳定。本文从发展变迁的角度分析美国储蓄国债相关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储蓄国债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在大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产品结构、利率形成、行销渠道和发售目的等四个方面较详细地研究了美国储蓄国债的发展与变迁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些变迁背后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落脚点,提出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发展的"两步走"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赓  孙娟  秦潇  
大力开展储蓄国债下乡一直是人民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对于帮助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大量农村人口尚未享受到储蓄国债带来的普惠"福利"。储蓄国债销售存在的问题第一,失衡现象严重。首先是各承销机构网点在市、县、乡三个层级上分布的严重失衡以及在承销机构之间分布的严重失衡。陕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悦章  屠裕程  许永明  骆立群  
非居民储蓄的调查与启示人行绍兴市分行人行嵊州市支行联合调查组最近,人行绍兴市分行、人行嵊州市支行组织力量,对非居民储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包括市、县城镇、经济较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专业市场等地的储蓄,调查方式采用抽样和问卷调查及座谈会形式。在取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孟建华  
韩国的邮政金融局既是政府机关部门 ,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金融实体。韩国的邮政储蓄业务办得既品种多样 ,又很有特色。本文介绍了韩国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情况及特点 ,并就规范管理方面阐述了韩国邮局邮政储蓄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凭证式储蓄国债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凭证式国债债权的记录和管理分散在各承销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发行及债权托管系统,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投资人和承销机构,承销机构和财政部之间的双重债务关系。这种双重债务关系已成为产生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方式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超发风险。由于凭证式国债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虞俊杰  
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军  戴俊敏  
在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人民银行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就人行在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从依据、优势、内容、意义等四方面做了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吕俊  谢娟  舒畅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其具有信用等级高、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国债产品优势逐步减弱,品种较少、发行方式单一、购买渠道狭窄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了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国外发达国家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产品灵活多样、销售渠道丰富、管理经验成熟,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发达国家,研究其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我国储蓄国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建伟  
一、欧美国家关于储蓄国债政策的讨论与调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金融业爆炸式发展,可流通债券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产品,市场容量和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张,欧美发达国家的储蓄国债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发行压力,一些国家对其可持续发展开展了思考与讨论。英国、美国经过讨论认为储蓄国债对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分散国债筹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调整管理策略;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建议加拿大政府放弃储蓄国债,称这样做将在9年内节约资金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