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6)
- 2023(4682)
- 2022(3967)
- 2021(3587)
- 2020(2950)
- 2019(6614)
- 2018(6589)
- 2017(11170)
- 2016(5987)
- 2015(6472)
- 2014(6259)
- 2013(5774)
- 2012(5117)
- 2011(4443)
- 2010(4708)
- 2009(4064)
- 2008(3884)
- 2007(3525)
- 2006(2940)
- 2005(2470)
- 学科
- 业(25293)
- 管理(23339)
- 企(23248)
- 企业(23248)
- 济(17038)
- 经济(17026)
- 技术(14472)
- 技术管理(11550)
- 方法(6848)
- 理论(6754)
- 中国(6605)
- 业经(6196)
- 教学(5694)
- 教育(5364)
- 数学(5169)
- 数学方法(5095)
- 农(4570)
- 划(4281)
- 财(4248)
- 学法(3998)
- 教学法(3998)
- 产业(3849)
- 策(3656)
- 学理(3562)
- 学理论(3562)
- 制(3545)
- 研究(3405)
- 银(3306)
- 银行(3296)
- 地方(3288)
- 机构
- 学院(78092)
- 大学(75199)
- 管理(33088)
- 济(30418)
- 经济(29783)
- 理学(28905)
- 理学院(28660)
- 管理学(28294)
- 管理学院(28145)
- 研究(22576)
- 中国(15272)
- 京(14868)
- 科学(12868)
- 江(12751)
- 财(12608)
- 技术(11522)
- 范(10704)
- 师范(10588)
- 中心(10277)
- 财经(10126)
- 所(9987)
- 业大(9907)
- 州(9883)
- 职业(9748)
- 商学(9474)
- 商学院(9371)
- 经(9182)
- 研究所(9131)
- 北京(9008)
- 农(8882)
- 基金
- 项目(55669)
- 科学(45737)
- 研究(44974)
- 基金(38386)
- 家(32652)
- 国家(32315)
- 科学基金(29279)
- 社会(28376)
- 社会科(26976)
- 社会科学(26973)
- 省(25464)
- 教育(23194)
- 基金项目(20648)
- 划(20212)
- 创(19403)
- 编号(18257)
- 自然(17850)
- 自然科(17569)
- 自然科学(17567)
- 自然科学基金(17298)
- 创新(16862)
- 课题(14224)
- 成果(14112)
- 资助(13692)
- 业(13628)
- 重点(12957)
- 发(12494)
- 制(12483)
- 规划(12075)
- 部(12029)
共检索到115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世林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审美和创造能力密不可分。美育的功能应该从德育的遮蔽中凸显出来,把艺术和审美还原为生命力的充盈与创造,把陶冶情操还原为自由游戏与自由创造,把道德判断还原为美的鉴赏力。在美育实践中应注重游戏的审美教育功能,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美 艺术 美育发 创造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再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文修白永毅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能力的硬件部分,即创造方法论,或创造工程学,它是关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二是创造能力的软件部分,即创造意识,或创造欲望,它是关于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方法论和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白永毅
本文重点论述博士生的品质因素对发挥创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博士生的现实表现分析了品质因素与博士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陶文中
一、前言我国小学自80年代中期开展创造教育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单独开设创造活动课或创造思维训练课这一创造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学科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效果不显著;(2)学科创造教育中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陶文中
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实验以小学语文与数学两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为切入点 ,运用自然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等方法 ,在北京市 1 4所小学的一、三年级实施了实验。经过三年时间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实验班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初步构建了小学创造性教学体系 ,形成了有特色的创造性教学 ,教师的创造精神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小学生 创造能力 培养 教学 实验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清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思维,它的产生通常基于对有关基础知识达到某种程度的理解,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运用和相当思维能力的发挥,而一个人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又会促进其对知识理解的逐步深化,基本方法的运用向"巧"与"活"的方向转化,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应地使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能力 能力的培养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何桂云 孙素娟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预示着它将对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带来深刻的变革。教育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因此,如何建立人才创造能力培养的科学评价体系,重新审视和选择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的思路,探索构建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加快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和改革的突破点,将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知识经济是创造能力培养评价的基本动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尚 申亚平
创造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一)高层次的创造能力,即“第一创造性”,是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独到地产生在某一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发明创造;(二)中层次的创造能力,即“第二创造性”,是经过模仿或改造,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加工而取得有相当社会价值成果的创造;(三)低层次的创造能力,即“第三创造性”,主要是对原有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发明创造予以研究。取得对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成果,而并不一定是产生新理论、新技术的创造。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般只能是低层次和部分中层次的创造能力。应当承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是一项非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张文修白永毅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是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它是博士学位制度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博士生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政策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快经济改革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需要。根据学位条例,衡量博士生学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英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正明 耿筠
从分析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出发,结合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研究了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一些见解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国荣 邬智
本文认为创造力是一种集合能力,要提高博士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培养与创造力有关的多种能力入手。文章强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博士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创造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同时还不可忽视博士生良好的创造个性特征的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白永毅
重点论述博士生的培养环境对发挥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改善博士生的学术氛围,创造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优化学科结构,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追踪学术前沿,发展探索问题的争鸣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公亮 叶前
培养创造能力,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需要,增强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把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就思维活动而言,需要增强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敏感地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就加工信息而言,需要提高综合运用六个思维基本方式和八个思维基本变换方法能力,特别是提高想象力。同时,要培养创造性品格,把情感、爱好、意志都转移到为创造事业而献身上来,培养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的良好学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班华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强音 ,现代德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 ,并以此为指导来改革我们的德育观念 ,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