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4)
2023(2795)
2022(2121)
2021(2107)
2020(1774)
2019(3800)
2018(3526)
2017(7079)
2016(3803)
2015(4075)
2014(4025)
2013(3932)
2012(3603)
2011(3129)
2010(3236)
2009(3194)
2008(3437)
2007(2952)
2006(2561)
2005(2511)
作者
(10001)
(8248)
(8213)
(7838)
(5388)
(3981)
(3852)
(3216)
(3137)
(2917)
(2841)
(2818)
(2722)
(2699)
(2573)
(2507)
(2498)
(2489)
(2425)
(2230)
(2196)
(1942)
(1938)
(1928)
(1900)
(1843)
(1787)
(1705)
(1664)
(1620)
学科
(16607)
(14332)
经济(14308)
(13308)
企业(13308)
管理(12455)
(10660)
保险(10569)
方法(9287)
数学(8710)
数学方法(8670)
(7736)
(6716)
财务(6716)
财务管理(6706)
企业财务(6544)
(6066)
(5670)
银行(5669)
中国(5659)
(5307)
(4847)
金融(4847)
各种(4328)
种类(4252)
各种类型(4250)
类型(4250)
保险业(3739)
(3489)
体制(3173)
机构
大学(54558)
学院(53423)
(22996)
管理(22782)
经济(22554)
理学(18910)
理学院(18786)
管理学(18548)
管理学院(18450)
中国(16647)
(16017)
研究(14111)
财经(12439)
(11444)
(10500)
(9853)
财经大学(9732)
金融(9695)
经济学(7500)
中心(7357)
(7241)
北京(7017)
经济学院(6862)
公司(6849)
商学(6819)
商学院(6768)
(6729)
科学(6434)
(6398)
银行(6318)
基金
项目(31950)
科学(25847)
基金(25301)
研究(23378)
(21144)
国家(20963)
科学基金(19001)
社会(16295)
社会科(15439)
社会科学(15434)
基金项目(12792)
自然(12218)
自然科(11992)
自然科学(11988)
自然科学基金(11827)
资助(11057)
教育(10584)
(10571)
(9327)
编号(9034)
(7690)
成果(7434)
教育部(7135)
(7034)
国家社会(7024)
人文(6911)
(6826)
重点(6723)
(6437)
大学(6428)
期刊
(22368)
经济(22368)
研究(19395)
(14396)
金融(14396)
(14018)
中国(8613)
管理(8101)
财经(6618)
学报(6179)
科学(5878)
(5347)
大学(5339)
学学(5245)
财会(4668)
(4503)
保险(4278)
(4278)
会计(3819)
理论(3795)
经济研究(3512)
实践(3457)
(3457)
技术(3224)
通讯(3040)
会通(3038)
统计(3010)
问题(2654)
(2642)
农业(2537)
共检索到82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奇霖  钟林楠  
3月份以来,全球股市出现了非常剧烈的调整,美股在短短几天内多次熔断,道琼斯指数从接近30000点跌至20000点左右。在此期间,金融市场的波动率飙升,市场一度出现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齐跌的罕见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超预期扩散,动摇了过去十年美股上涨的根基,并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挤兑。以3月9日为分界线,可以将这一轮美股暴跌分为两个阶段。3月9日之前,主要是疫情冲击,引发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造成了美股业绩与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卫华  蔡文靖  
文章以2015年6月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暴跌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LPPL模型,利用暴跌之前的数据,对暴跌时点进行预测,并结合Lomb谱分析和O-U过程检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LPPL模型对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暴跌时点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模型预测能力不受拟合区间起点和终点变更影响,且拟合结果通过了相关检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雅璐  王冲  
选取2002~2011年的A股数据,从媒体的治理机制出发,考察了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媒体跟踪能够降低公司股价面临的暴跌风险,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媒体的治理功能更为显著。这表明,在投资者保护体制亟待完善的背景下,提高媒体报道的自由度,鼓励媒体监督证券市场,也是降低股价暴跌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成  宋娟  
基于我国的制度环境,考察盈余管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及其差异。采用我国资本市场2009—2016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会提高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不会提高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真实盈余管理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艾莲  赵雨鑫  
时间维度是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界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股票市场风险的长期和短期时间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长期暴跌风险是短期波动的叠加体现。不同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期股价暴跌风险,本文侧重短期股价暴跌风险。鉴于非结构化信息的增量作用,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年报文本语调对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年报积极的文本语调可以显著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且网络搜索能够增强年报文本语调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网络搜索指数在非国企以及媒体宣传力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发挥的调节作用较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能够发挥中介作用,即上市公司年报积极语调通过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达到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目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关注上市公司文本信息语调,构建对文本信息、网络信息、媒体的监管机制和规范体系,通过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从而实现“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杰  
从行业分类的视角来看,企业可视为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从行业博弈的角度入手研究股价暴跌风险,对于多角度地认识资本市场内不同企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扩展的Lotka-Volterra多物种动态关系模型以刻画上市公司在所属行业的博弈状态,选取2013—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中细分行业规模前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行业博弈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博弈状态为竞争或反向捕食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暴跌风险较高,而博弈状态为共生或正向捕食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暴跌风险较低;(2)信息优势越大,竞争或反向捕食的博弈状态与股价暴跌风险的正相关关系越弱,而正向捕食的博弈状态与股价暴跌风险的负相关关系越强。本文揭示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观点同样适用于股票市场,企业应积极转型升级,争取向"食物链"上游进发,在商业竞争中,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金融风险降至最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冰彬  
本文选取2004~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时期会计稳健性对个股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货币紧缩时期,会计稳健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股暴跌风险,而在货币宽松时期,则恰恰相反。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并非越高越好,公司的会计政策应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保持一定平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艳艳  张亚娜  
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A股数据为样本,研究税务筹划程度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税务筹划程度的提高,个股股价暴跌的风险显著增加。进一步发现,税务筹划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这一结论有助于分析我国个股暴跌频繁的深层原因,同时提示企业所有者既要权衡税务筹划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还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防止管理层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以有效预防股价暴跌的风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翔宇  万鹏  
股价暴跌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阻碍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究股价暴跌风险的内在根源及治理机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选取2002-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代理成本与股价暴跌风险的内在关系,以及媒体关注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其未来股价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媒体关注能够削弱代理成本与股价暴跌风险间的正向关系。研究有助于从根源上理解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的原因,同时为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多措并举来降低股价暴跌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高义  
本文研究了在市场和个股不同风险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未来股价暴跌的影响。运用2007-2016年度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价暴跌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进一步分析个股和市场不同风险暴露状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价包含的个股信息含量越低、融资融券条件下以及牛市状态中会显著增强投资者情绪与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不完全信息理性预期均衡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因面临信息不对称、股价信息含量少、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缺陷与市场交易状态带来的风险暴露所产生的异质情绪对未来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松涛  黄俊凯  杜安然  
本文以2007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个人大股东持股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个人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这一结论在剔除了个人大股东中董监高持股数量、进行内生性处理、更换不同统计检验方法后依然成立。第二,个人大股东持股对公司管理层监督的效果并不明显,个人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对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投资效率、过度投资等可能影响公司股价暴跌风险的经营指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三,个人大股东的持股加强了公司股权制衡的力度,进而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暴跌风险。股权制衡机制解释了大股东持股对股价暴跌风险一半以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个人大股东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促进股市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霆  韩淑婷  王龙  
本文以自然实验的方法研究股市崩盘冲击与个股暴跌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利用2008年的A股市场崩盘事件以及国内特殊的IPO暂停制度作为自然实验的设计机会,本文发现:(1)在股市崩盘中上市的新股相比较于市场逐渐恢复后上市的新股具有显著更低的暴跌风险;(2)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再次发生股市崩盘时,上述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强化。稳健的研究结果证明股市崩盘冲击会显著降低个股暴跌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文韵  沈永建  
以1999-2014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量资金占用、股价暴跌风险对信息透明度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程度越高,越容易给公司股价带来暴跌风险;股价发生暴跌后管理层采取相应策略改善形象,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鉴此,投资者应利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股价暴跌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投资套利组合;同时监管者需加强对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信息透明度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牛冬梅  
股价暴跌(Price Crash)是指在无任何信息前兆的情况下,市场指数或者个股价格在短期内突然大幅度下降的现象。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上2003-2012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盈余质量、分析师对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高的盈余质量能够降低股价发生暴跌的可能性。本文以分析师作为信息环境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盈余质量与信息环境之间具有互补作用,在信息环境较差的情况下,盈余质量和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负向相关性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