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9)
- 2023(11030)
- 2022(9195)
- 2021(8443)
- 2020(7085)
- 2019(15543)
- 2018(15201)
- 2017(29551)
- 2016(15798)
- 2015(17200)
- 2014(16860)
- 2013(16861)
- 2012(16092)
- 2011(14943)
- 2010(15253)
- 2009(14502)
- 2008(14287)
- 2007(12746)
- 2006(11743)
- 2005(10699)
- 学科
- 济(86802)
- 经济(86721)
- 管理(45481)
- 业(42680)
- 企(33520)
- 企业(33520)
- 方法(32097)
- 数学(28841)
- 数学方法(28656)
- 中国(20953)
- 农(18859)
- 财(18627)
- 地方(18140)
- 学(16847)
- 业经(16084)
- 制(15748)
- 贸(14498)
- 贸易(14491)
- 易(14071)
- 地方经济(12701)
- 农业(12604)
- 银(12504)
- 银行(12459)
- 融(12224)
- 金融(12223)
- 行(12004)
- 环境(11882)
- 体(11624)
- 务(11347)
- 财务(11339)
- 机构
- 大学(247455)
- 学院(245864)
- 济(112777)
- 经济(110848)
- 管理(90132)
- 研究(88429)
- 理学(78111)
- 理学院(77180)
- 管理学(75963)
- 管理学院(75517)
- 中国(66676)
- 科学(52896)
- 财(52029)
- 京(51340)
- 所(46165)
- 农(43830)
- 财经(42023)
- 研究所(41871)
- 经(38154)
- 中心(37685)
- 业大(36907)
- 经济学(36297)
- 江(35265)
- 农业(34831)
- 北京(32701)
- 经济学院(32659)
- 财经大学(31256)
- 院(30990)
- 范(30419)
- 师范(30027)
- 基金
- 项目(156984)
- 科学(123111)
- 基金(116297)
- 研究(109130)
- 家(103531)
- 国家(102700)
- 科学基金(86257)
- 社会(73017)
- 社会科(69330)
- 社会科学(69310)
- 基金项目(61739)
- 省(59141)
- 自然(55785)
- 自然科(54482)
- 自然科学(54458)
- 自然科学基金(53539)
- 划(50837)
- 教育(48998)
- 资助(46878)
- 编号(41557)
- 重点(35596)
- 部(35109)
- 发(34554)
- 成果(33269)
- 创(32341)
- 国家社会(31080)
- 创新(30397)
- 科研(30171)
- 教育部(29926)
- 人文(29002)
- 期刊
- 济(129805)
- 经济(129805)
- 研究(76077)
- 学报(42096)
- 中国(40446)
- 农(39317)
- 财(38362)
- 科学(37769)
- 管理(33975)
- 大学(31155)
- 学学(30067)
- 农业(26434)
- 融(25297)
- 金融(25297)
- 经济研究(22946)
- 财经(22124)
- 业经(19566)
- 经(19003)
- 技术(17664)
- 问题(17570)
- 教育(16327)
- 贸(14678)
- 技术经济(13416)
- 国际(13087)
- 业(12875)
- 商业(12829)
- 统计(12104)
- 理论(11593)
- 世界(11502)
- 版(11324)
共检索到366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立金 孙兆东 李博
伴随长短期利率上行,沉寂多年的美股波动率(VIX)回归。2018年2月2日,标普500指数创出2年来最大跌幅,隐含波动率指数(VIX)达到自2016年末的最高值。美股作为全球风险资产代表,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从美股上涨下跌的逻辑入手,研究其运行方向,以及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危机后货币环境宽松,美股不断上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股市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柏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西
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 ,作者认为 ,2 0 0 0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会略好于 1 999年。 2 0 0 0年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政策取向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关注解决失业、扩大就业等问题
关键词:
经济前景 展望 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一、中国经济走势预测(一)中国经济增长走势呈"V+U"形首先,谈谈我对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年初的时候我曾经提出过,中国经济走势很可能是沿着一个W形轨迹复苏。理论上是这样的,因为一般来讲,政府会在危机当中用很大的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绍江
本文通过分析失业目标与通胀目标两个约束条件对美国Q E政策的影响,认为美联储可能于2014年末至2015年初退出QE。美国QE政策可能在经历自动收缩、局部微调、主动退出三个阶段后,渐进式退出。在对我国经济影响方面,美国Q E政策在全面退出之前,可能会恶化我国通胀前景,限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在全面退出后,可能增加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汇储备管理难度。
关键词:
QE政策 前景 退出步骤 中国经济 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跃春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亦喜亦忧。喜的是美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突出表现是以汽车制造为龙头的制造业数据普遍有所好转,消费者信心有所上升,一些巨型公司盈利水平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忧的是欧债危机再度恶化,负面影响在欧元区及亚太地区蔓延,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运行中的最大风险。从发展趋势看,今年下半年由于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动力之一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加剧,主权债务危机难以控制,大宗商品价格普降等原因,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更加明显。我国应从长短期注意宏观政策调控,维持经济稳步发展。
关键词:
世界经济 欧债危机 新兴经济体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任明
自2006年10月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以来,日朝经济关系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展望日朝经济合作的未来,尽管其道路将漫长而崎岖不平,但无可置疑的是,随着日本"人质绑架"问题和朝核问题的逐步妥善解决与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的随即启动,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因而其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跃春
后危机时代,美国经济仍然沉浸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复苏进程较为缓慢;欧元区经济环境也是喜忧参半,债务危机的阴霾依然环绕在希腊、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日本经历"核危机",复苏受阻,但仍能看到希望;中国等新经济体势头强劲,却又不得不面对通胀的压力。本文立足当前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对四大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作出总结,并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危机 复苏 通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李善同 何建武 刘云中 许召元
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变化,本文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三种情景。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可望接近8%左右,中长期内中国经济仍然具有较快增长的潜力;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在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能否发挥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可计算一般均衡 能源强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善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黎昭 黄建军
本文就京九铁路开通后赣港经济合作的前景、合作原则、合作方式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作者认为,赣港经济合作应建立在赣粤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在与广东经济的合作和竞争中寻求自己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
赣港经济合作,前景,原则,方式,比较优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海永国
铝行业的经济形势及前景展望●海永国铝是原材料中的重要有色金属,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铝市场行情在经过1994、1995年的高价位运行后,1996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且行情急剧看跌,对铝生产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际铝已下跌到1389美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徐秀军
在经历2021年的强劲反弹后,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日益凸显,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全球就业形势改善有限,通胀水平屡创新高,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国际贸易增长乏力,跨境投资出现萎缩。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美欧货币政策紧缩的溢出效应、大规模经济制裁及其影响、全球债务可持续性、全球粮食与能源短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困局、全球经济治理的进展等问题值得关注,全球经济复苏也将面临更大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于潇
1999年以来,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东亚国家出现经济复苏迹象,如汇率基本稳定,股票市场活跃,出口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增加。东亚经济真的复苏了吗?我们认为;东亚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内部经济调整状况的影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断言东亚经济已经进入全面复苏的阶段为时尚早,同时,东亚国家再次陷入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调整步伐,是东亚国家走向全面复苏的基础,也是21世纪东亚国家创造新一轮经济发展空间的关键。
关键词:
东亚经济 复苏 改革 发展 内外部条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内对未来经济走势争议较多的,集中在究竟是V型、U型或L型,或者再下台阶,即从目前的中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5%-6%)的判断上。放眼全球,过去十年主要经济体的名义GDP都出现过负增长,增速放缓也就不足为奇了。现阶段应考虑或担忧的是,中国经济会不会也出现负增长?在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的模式下,中国社会总债务水平不断攀升,高杠杆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此情形下,要么力推改革以提高经济潜在增速,要么放弃GDP增长目标。如果能够换来改革的成功和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上升,经济负增长未必是坏事。放低经济增长目标,或许会退一步海阔天空。
关键词:
经济减速 负增长 高债务率 企业RO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