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5)
2023(3847)
2022(3303)
2021(3154)
2020(2473)
2019(5726)
2018(5594)
2017(11524)
2016(6276)
2015(6969)
2014(7113)
2013(6989)
2012(6596)
2011(6133)
2010(6268)
2009(5919)
2008(5784)
2007(5277)
2006(4852)
2005(4475)
作者
(16900)
(13958)
(13833)
(13461)
(9206)
(6515)
(6407)
(5358)
(5275)
(5241)
(4710)
(4581)
(4525)
(4502)
(4468)
(4391)
(4206)
(4157)
(4147)
(4013)
(3633)
(3390)
(3348)
(3310)
(3251)
(3225)
(3119)
(3118)
(2801)
(2784)
学科
(23488)
经济(23467)
管理(18796)
(17171)
(13853)
企业(13853)
方法(9528)
数学(8606)
数学方法(8462)
(7983)
(7397)
(7278)
(7078)
贸易(7075)
(6953)
中国(6679)
(5661)
(5204)
银行(5204)
及其(5196)
政策(5121)
业经(5065)
(5024)
农业(4712)
(4619)
金融(4619)
地方(4527)
(4493)
方针(4485)
(4433)
机构
学院(87994)
大学(86208)
(40369)
经济(39429)
管理(34433)
研究(30940)
理学(28666)
理学院(28412)
管理学(28036)
管理学院(27862)
中国(26505)
(21369)
(17862)
财经(15934)
科学(15860)
(15123)
中心(14927)
(14441)
(14284)
研究所(13212)
经济学(12347)
财经大学(11730)
北京(11592)
(11446)
(11283)
(11189)
经济学院(11092)
(11029)
(11021)
师范(10976)
基金
项目(52040)
研究(41613)
科学(41448)
基金(37777)
(31557)
国家(31282)
科学基金(26998)
社会(25971)
社会科(24721)
社会科学(24719)
(19417)
教育(19137)
基金项目(18672)
编号(17876)
资助(16752)
(16702)
自然(16361)
自然科(15943)
自然科学(15939)
成果(15785)
自然科学基金(15669)
课题(12611)
(12240)
(11667)
重点(11498)
(11404)
(11323)
项目编号(10863)
教育部(10763)
(10656)
期刊
(46790)
经济(46790)
研究(31080)
中国(17470)
(16760)
金融(16760)
(15641)
管理(13291)
(10725)
教育(10073)
科学(9159)
学报(8408)
经济研究(7983)
技术(7888)
财经(7766)
业经(7390)
农业(7058)
大学(7000)
(6662)
(6555)
学学(6508)
国际(6315)
问题(5825)
理论(5040)
实践(4530)
(4530)
世界(4522)
现代(4314)
(4121)
论坛(4121)
共检索到14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培新  
金融危机后,主要依靠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避免滑向通缩,实现了缓慢复苏。尽管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基本具有危机前传统货币政策框架的主要特点,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念、目标、工具、传导渠道等仍有诸多不同之处:(1)在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强调最大就业;(2)过度宽松、稳定通胀预期及以平衡方式实现美联储双重目标的政策策略;(3)最优控制和成本收益比较的政策规则;(4)资产负债表工具和利率前瞻性指引的政策工具;(5)以资产组合平衡渠道和未来短期利率预期渠道为主的政策传导渠道;(6)"先量后价"、多工具组合和缓慢渐进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等等。危机后的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是传统政策框架的扩展和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邓正莱  徐博立  
美联储长期坚持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最近开始放松。近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基准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这是七年来的首次调整。新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从0~0.25%调整到了0.25%~0.50%。这一举动并未对金融市场造成剧烈冲击,美联储也向市场保证,未来若有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玉  王长元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在以利率为操作目标的常规操作失效的情况下,实施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本文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原则出发,具体分析非常规操作的特点,评估不同类型的非常规操作与联储货币操作基本原则的偏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常规政策工具的退出及其运用前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首先阐明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涵义,其次,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最后对政策效果进行了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秀静  
文章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针对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所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承诺效应、资产负债表扩张效应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承诺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扩张效应发挥了修复信贷和促进经济复苏的作用,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效应改善了市场信贷,但对实体经济并未产生显著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王信  
随着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逐步退出,其资产负债表部分科目消失,结构发生较大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运作呈现六个特点:一是退出阶段资产负债表管理积极主动;二是退出策略安排相机抉择;三是退出操作体现在资产方和负债方两端;四是退出步骤采取"先量后价"方式;五是退出政策的实施注重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六是退出政策实施下资产负债表的理想状态仍保留可调整的空间。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中央银行的启示在于,应加强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研究和创新,发挥一般性和定向性资产工具的协同作用,探索发展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加强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宣传和解释,关注中央银行财务状况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维安  徐滢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林果  
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国家中央银行都采取了大量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尤其以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最具代表性。虽然非常规货币政策复杂多变,但是通常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清晰记录。借助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能够全面梳理次贷危机后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有助于深入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的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选择和退出工具取舍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评析,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强  
短时期,QE3将有利于避免美国经济下行的风险;长期而言,美联储再次启动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流动性盛宴鉴于美国及其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美国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新一轮量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宋佳馨  
不平等的加剧通常被归因于全球化、技术进步、人口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传统观点认为,旨在降低通货膨胀和稳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长期改善穷人的状况。但是,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了各界对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不平等的担忧。本文旨在梳理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收入与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渠道,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争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先后采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帮助本国经济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局。随着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广泛实施,对其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文章围绕着非常规货币政策所涉及的主要核心问题展开探讨,具体包括界定与特征、理论框架、政策有效性以及退出机制等几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帕特里克·奥勃莱恩  努诺·帕尔马  法兰克·波特尔  安婧宜  
经济学家和媒体普遍认为近期几项中央银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是史无前例的。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过去也出台过非常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当时的标准下。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英格兰银行在1797-1821年间暂停了货币的兑付。英格兰银行在现代意义上并未成为中央银行,尽管它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1790年代中期开始,它就承受着储备流失的巨大压力。在1797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并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追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方面分析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并对政策效果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