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
- 2023(1779)
- 2022(1518)
- 2021(1392)
- 2020(1404)
- 2019(2771)
- 2018(2698)
- 2017(5395)
- 2016(2937)
- 2015(3158)
- 2014(3228)
- 2013(3200)
- 2012(2947)
- 2011(2585)
- 2010(2650)
- 2009(2664)
- 2008(2695)
- 2007(2477)
- 2006(2034)
- 2005(2028)
- 学科
- 险(10660)
- 保险(10569)
- 业(10250)
- 济(8698)
- 经济(8685)
- 管理(7478)
- 企(6566)
- 企业(6566)
- 方法(5486)
- 银(5477)
- 银行(5477)
- 中国(5162)
- 行(5141)
- 数学(5108)
- 数学方法(5066)
- 各种(4391)
- 制(4390)
- 种类(4257)
- 类型(4254)
- 各种类型(4253)
- 融(4114)
- 金融(4114)
- 财(3947)
- 保险业(3744)
- 业务(3058)
- 务(2968)
- 财务(2957)
- 财务管理(2943)
- 度(2920)
- 制度(2917)
- 机构
- 大学(39573)
- 学院(39123)
- 济(16690)
- 经济(16276)
- 管理(15666)
- 中国(14930)
- 理学(12479)
- 理学院(12367)
- 管理学(12115)
- 管理学院(12049)
- 研究(11894)
- 财(11342)
- 财经(8577)
- 京(8415)
- 经(7882)
- 融(7364)
- 金融(7260)
- 财经大学(6665)
- 中心(6630)
- 科学(6606)
- 银(6281)
- 江(6165)
- 农(5995)
- 所(5946)
- 银行(5917)
- 公司(5875)
- 北京(5649)
- 行(5552)
- 经济学(5538)
- 研究所(5243)
共检索到65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湛 邹欣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低于市场预期的50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2%~2.25%。美联储本次降息为2008年12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降息,并于8月1日提前两个月结束缩表计划。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此次降息本质上属于周期当中的政策调整,并不等于货币政策自此开始宽松周期,如果时机合适,也有可能再度加息,这一表态降低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开启宽松货币政策进程的预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瑜
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较为强劲虽然美国6月份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回落,创2021年以来的新低,但从两个角度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薪资增速回落趋势的停滞,甚至增加了核心通胀黏性的风险。其一,劳动力市场并非快速降温,而是延续韧性放缓的趋势。一方面,虽然美国6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30.6万降至20.9万,低于海外市场预期的23万,
关键词:
美联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向东 刘娟秀 邢曙光
疫情冲击下,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确实可以缓解流动性风险,但是刺激经济的效果可能没那么好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超预期降息3月3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1.25%。这有两点超预期。一是降息时间超预期。一般情况下,美联储调整利率是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期间,今年3月的议息会议时间是3月17日至3月18日,虽然市场预期3月会降息,但没有预期到美联储会提前降息。这在历史上比较少见,近三十年只有9次,此前最近一次
关键词:
美联储 联邦基金 量化宽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易峘 常慧丽
<正>2023年11月以来,市场迅速转向美联储降息预热模式。文章分析美联储可能的降息路径及其先决条件,指出通胀走势在美联储决策方程式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2024年底美国核心PCE通胀回到2%、CPI或破2%的通胀预测下,美联储或最早在3—4月开始降息,2024年累计降息125~150个基点。同时文章基于对降息路径的新假设,更新2024年美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美元走势的预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章小波 方予琦
<正>今年以来,强劲的劳动力和通胀数据极大地打消了年内降息预期,从而推动美元指数的上涨。文章从通胀、劳动力市场和美联储态度三个方面来判断美国货币政策走向,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大概率软着陆甚至不着陆,首次降息时间会推迟,维持年内降息3次的判断。文章结合过去几轮降息周期前后美元指数的走势,对年内美元指数走势进行了研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毕吉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 程实
基于经济指标预期值整体恶化的微妙背景,美联储2007年9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这不仅本身构成了对经济走向变化的"官方确认",而且是美国经济周期转向中货币政策制订者的必然选择,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次级债风波"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已经超出预期水平。美联储降息将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加剧美元贬值,同时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尽管受到美联储降息影响,中国出口仍将维持高速增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紧,同时将经受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更大考验。
关键词:
美联储 利率 国际货币体系 流动性过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芮 何帆
近期,美联储降息的话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从6月19日美联储对外公布的议息会议报告来看,美联储选择保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25%~2.5%这个利率区间不变。而从随后公布的政策投票点阵图来看,17名参与投票的委员中有8名预计2019年将降息,另有8名预计今年保持稳定,还有1人支持加息。随即在7月10日美联储向白宫提交的中期工作报告中,鲍威尔"鸽派"意图更加明确,他对6月议息会议的总结是:"许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采取稍微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理由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2019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同时推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此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成为货币政策一项重要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促使中央银行降息力度明显加大,自此到2020年3月底,作为LPR定价锚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5个基点,LPR利率下降26个基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了46个基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尽管美联储曾信誓旦旦地宣称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当前的美国经济也运行稳健,然而,美联储还是急不可耐地举起降息大旗,原因是多方面的:美联储迫于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压力;美国面临的结构性经济问题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维持越吹越大的资产泡沫必须持续放宽货币政策;美国政府的天量债务要求降息以减轻利息负担。美联储持续的货币政策宽松也带来不少的后遗症,例如,形成"债务依赖",资产泡沫破灭风险加大,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进而导致民粹主义等极右势力抬头,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可测前景。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强势美元 资产泡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息,曾志斌
本文就降息对居民存款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实证分析。从抑制存款增长幅度方面进行建模、回归、实证分析,并对回归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就降息对扩大内需作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储蓄存款 实证分析 降息 内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量化政策的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并抬升"资金水位"。美联储即将加息,美元全面升值时代正在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我国也面临热钱流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外债较多企业负担加重、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货币政策和欧盟、日本近期的货币政策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人民银行的不对称降息表明政府迈出应对变化的第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