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1)
2023(8179)
2022(6853)
2021(6303)
2020(5028)
2019(11353)
2018(10872)
2017(21179)
2016(11599)
2015(12445)
2014(12171)
2013(11892)
2012(10972)
2011(9978)
2010(9870)
2009(9079)
2008(8883)
2007(7778)
2006(6938)
2005(6063)
作者
(34456)
(28741)
(28496)
(27117)
(18368)
(13816)
(12931)
(11206)
(10919)
(10159)
(9781)
(9283)
(9235)
(9101)
(8951)
(8862)
(8848)
(8713)
(8423)
(8337)
(7299)
(7013)
(6987)
(6682)
(6501)
(6359)
(6318)
(6230)
(5735)
(5726)
学科
(42961)
经济(42913)
管理(34062)
(32609)
(25382)
企业(25382)
方法(19581)
数学(17998)
数学方法(17801)
(13969)
(12819)
(12273)
贸易(12269)
(12041)
中国(11555)
业经(9678)
农业(9115)
(8783)
(8780)
(8295)
(8022)
银行(7990)
(7600)
(7514)
财务(7494)
财务管理(7483)
地方(7467)
(7287)
金融(7287)
企业财务(7086)
机构
学院(162396)
大学(161065)
(70505)
经济(69169)
管理(62939)
研究(56976)
理学(54712)
理学院(54165)
管理学(53277)
管理学院(53009)
中国(44890)
科学(35217)
(33097)
(32819)
(32535)
(29370)
业大(27942)
研究所(26879)
中心(26376)
农业(26300)
财经(25699)
(24069)
(23509)
经济学(21704)
(20821)
北京(20480)
经济学院(19819)
财经大学(19179)
(18905)
(18804)
基金
项目(112229)
科学(88087)
基金(82962)
研究(77094)
(74810)
国家(74199)
科学基金(62589)
社会(50259)
社会科(47850)
社会科学(47839)
基金项目(43613)
(43011)
自然(42125)
自然科(41177)
自然科学(41162)
自然科学基金(40473)
(37208)
教育(34696)
资助(34073)
编号(29505)
重点(25298)
(24650)
(23853)
(23598)
成果(22962)
科研(22129)
创新(22080)
计划(21767)
国家社会(21124)
教育部(20883)
期刊
(72818)
经济(72818)
研究(47414)
学报(29210)
(28951)
中国(28598)
科学(26086)
(23301)
大学(21768)
管理(21729)
(21487)
金融(21487)
学学(21083)
农业(19173)
经济研究(13274)
业经(12551)
财经(12270)
教育(12211)
技术(11782)
(10490)
(9842)
(9638)
问题(9625)
国际(9088)
(8053)
业大(8033)
科技(8019)
商业(8001)
理论(7563)
技术经济(7495)
共检索到238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小初  
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就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美国的通胀状况才是决定中美间汇率问题的最主要决定因素,量化宽松释放出的流动性所引致的通货膨胀将在长时期内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的势头,中国经济也将为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原青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多数学者将其理解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包括国债等在内的中长期资产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将其定义为"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理论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齐晓楠  成思危  汪寿阳  李自然  
本文首次以VAR模型测算了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对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其传导机制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包含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货币和汇率的中国经济联立方程系统,并进行了政策模拟,检验了不同美联储新增国债购买规模下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实证结果表明,中长期QE2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最后,针对QE2对人民币汇率和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在大规模流动性支持下开始企稳。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如果美联储不能有效地控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及时收回流动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卷土重来。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和效果,研究退出的时机和退出的路径,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展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滢  
2015年后,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常化和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新常态,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外溢效应日益显著。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相关模型对2008—2018年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对人民币汇率的外溢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在滞后一季度作用人民币兑美元先升值后贬值,加息通过中美利差、产出差、货币供给之差分别作用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升值和升值,利差渠道是主要作用渠道;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和缩减分别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和贬值,且扩张的升值影响大于缩减的贬值影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和利率政策有一定替代性,替代关系存在明显的结构效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缩减分别带来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下降和回升,两国利率表现出一定联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无论是退出还是延续,都会对全球经济及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当前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的货币政策既是本国的也是国际的,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而现代金融市场的本质异化更是把这种影响与冲击无限地放大。本文全面分析了美联储五年来推出QE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美联储的决策机制,QE退出可能时机、路径及方式,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重大冲击,并指出QE退出是一种必然,中国政府要估足QE退出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尽早地准备最好的应对方式,以便减弱QE退出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分析了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特点和演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我们发现:近年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发达经济体间形成了多元化局面;由以往的"量化"逐步向"质化"转变;由以往的"救市与救政府并举"转变为"重点救市,兼顾救政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变化必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影响,即: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加,相对日元和欧元不确定性增加;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增强了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相关性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复杂程度;目前宏观因素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这种变化,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以避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峰  
本文在回顾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未来可能的退出步骤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较大。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树同  刘明学  栾雪剑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原因、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美联储未雨绸缪,提出该政策的退出机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在经济逐步启稳后把握恰当的时机和节奏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转向,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胤英  王锦华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基础,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2007年至2012年8月美联储、居民、企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做出评述,得出: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QE2)的实施主要解决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置与降低资本补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中的资金紧张,避免更深层次的金融系统性危机爆发。但由于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货币流动性并未形成大量有效信贷进入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对宏观经济变量如产出、就业、物价并没起到预期的作用,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美国政府于2012年9月14日宣布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是对实体经...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新华  熊小雅  
2008~2011年,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实施效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由于货币供给来源于经济体的内生需求,因而中央银行无法外生控制货币供应量,也无法简单地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银行体系扩大信贷投放,以达到对内提升需求、扩大就业的政策目标,而对外的货币贬值也不必然能有效改善贸易逆差。中国调控经济、应对危机应该弱化汇率制度对国内政策的限制,完善信贷的内生创造机制,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机制确保就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实施数量宽松政策,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将"窖藏"部分资产,同时释放更多货币,因此美元将更廉价,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将得到支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信心都会明显增强,这对美国经济整体上利大于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计量方法,将其与外汇经销商定价模型相结合,用于研究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rkov Switching模型的转换概率较好地识别与拟合了人民币汇率变动行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均有显著影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通过改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差和利率差间接作用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机制,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形成了显著的非线性影响;未来时期,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计量方法,将其与外汇经销商定价模型相结合,用于研究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rkov Switching模型的转换概率较好地识别与拟合了人民币汇率变动行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均有显著影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通过改变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给差和利率差间接作用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机制,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形成了显著的非线性影响;未来时期,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针对这些变化,中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涛  商文斌  陈鹏  
以中国2005年7月—2013年10月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法对金融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单纯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金融危机本身并未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实质性影响与瞬时脉冲效应;而考虑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因素之后的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明显的贬值压力,金融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贬值压力。相对而言,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最大,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升值的压力,第三轮与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