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0)
- 2023(13619)
- 2022(11214)
- 2021(10340)
- 2020(8441)
- 2019(19212)
- 2018(18500)
- 2017(35132)
- 2016(18931)
- 2015(21019)
- 2014(20547)
- 2013(20492)
- 2012(19483)
- 2011(18130)
- 2010(18089)
- 2009(16881)
- 2008(16358)
- 2007(14543)
- 2006(13356)
- 2005(12258)
- 学科
- 济(98227)
- 经济(98138)
- 管理(52480)
- 业(47801)
- 方法(36561)
- 企(36526)
- 企业(36526)
- 数学(33228)
- 数学方法(32957)
- 中国(26380)
- 农(23034)
- 地方(20637)
- 财(19990)
- 贸(19388)
- 贸易(19379)
- 学(19152)
- 易(18918)
- 业经(18106)
- 制(16634)
- 农业(15390)
- 银(14544)
- 银行(14502)
- 融(14206)
- 金融(14206)
- 环境(14143)
- 行(14030)
- 地方经济(13663)
- 策(13111)
- 体(11652)
- 发(11400)
- 机构
- 大学(283021)
- 学院(280403)
- 济(135491)
- 经济(133209)
- 研究(109568)
- 管理(103218)
- 理学(88423)
- 理学院(87423)
- 管理学(86092)
- 管理学院(85608)
- 中国(84902)
- 科学(64342)
- 京(60340)
- 财(58884)
- 所(56666)
- 农(52152)
- 研究所(51731)
- 中心(47834)
- 财经(46741)
- 经济学(44114)
- 经(42780)
- 业大(42611)
- 江(41251)
- 农业(41179)
- 经济学院(39616)
- 院(39208)
- 北京(38876)
- 财经大学(34809)
- 范(34340)
- 师范(33892)
- 基金
- 项目(184972)
- 科学(146141)
- 基金(138552)
- 研究(129296)
- 家(124283)
- 国家(123335)
- 科学基金(103467)
- 社会(87143)
- 社会科(82856)
- 社会科学(82838)
- 基金项目(71368)
- 省(67886)
- 自然(66557)
- 自然科(65030)
- 自然科学(65006)
- 自然科学基金(63927)
- 划(59153)
- 资助(57956)
- 教育(57432)
- 编号(47402)
- 部(42369)
- 重点(42345)
- 发(41250)
- 成果(38472)
- 国家社会(38068)
- 创(37913)
- 教育部(36109)
- 创新(35722)
- 科研(35703)
- 中国(35528)
共检索到434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齐晓楠 成思危 汪寿阳 李自然
本文首次以VAR模型测算了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对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其传导机制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包含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货币和汇率的中国经济联立方程系统,并进行了政策模拟,检验了不同美联储新增国债购买规模下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实证结果表明,中长期QE2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最后,针对QE2对人民币汇率和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量化宽松 人民币汇率 VAR模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小初
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就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美国的通胀状况才是决定中美间汇率问题的最主要决定因素,量化宽松释放出的流动性所引致的通货膨胀将在长时期内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的势头,中国经济也将为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无论是退出还是延续,都会对全球经济及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为,当前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的货币政策既是本国的也是国际的,因此美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而现代金融市场的本质异化更是把这种影响与冲击无限地放大。本文全面分析了美联储五年来推出QE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美联储的决策机制,QE退出可能时机、路径及方式,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重大冲击,并指出QE退出是一种必然,中国政府要估足QE退出对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尽早地准备最好的应对方式,以便减弱QE退出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在大规模流动性支持下开始企稳。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如果美联储不能有效地控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及时收回流动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卷土重来。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和效果,研究退出的时机和退出的路径,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展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滢
2015年后,随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常化和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新常态,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外溢效应日益显著。通过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相关模型对2008—2018年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对人民币汇率的外溢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在滞后一季度作用人民币兑美元先升值后贬值,加息通过中美利差、产出差、货币供给之差分别作用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升值和升值,利差渠道是主要作用渠道;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和缩减分别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和贬值,且扩张的升值影响大于缩减的贬值影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和利率政策有一定替代性,替代关系存在明显的结构效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缩减分别带来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下降和回升,两国利率表现出一定联动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原青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多数学者将其理解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包括国债等在内的中长期资产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将其定义为"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理论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占熬 陈小倩 李琴
本文从理论上对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了梳理,并简要回顾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历程和所采取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其国内和国际的影响,认为联储基于国内经济形势做出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美国经济复苏,但对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需要引起足够关注。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联储 量化宽松政策 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胤英 王锦华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基础,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2007年至2012年8月美联储、居民、企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做出评述,得出: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QE2)的实施主要解决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置与降低资本补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中的资金紧张,避免更深层次的金融系统性危机爆发。但由于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货币流动性并未形成大量有效信贷进入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对宏观经济变量如产出、就业、物价并没起到预期的作用,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美国政府于2012年9月14日宣布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是对实体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歆 张洁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元的贬值,更是直接影响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我国又将面临新一轮挑战。笔者通过对量化宽松政策及我国外汇储备情况的了解,详细地分析该政策的退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具体影响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化解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探寻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退出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爱民 徐燕
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将对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质、合理促进中国货币政策转型升级、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带来有益的启示美国量化宽松(下称Q E)政策自2009年3月推出至2014年10月份宣布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历时5年半,涉及金额近4万亿美元,在美国财政政策缺位甚至掣肘的背景下,带领美国经济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环境,又面临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艰巨任务。2013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不良贷款抬头、信托延迟兑付、贷款需求萎缩、存款流失加剧等问题。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将对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经济运行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旭茂
文章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选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正向冲击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L型"冲击效应,而且分别给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带来了正响应和负响应。同时,结构性方差分解表明,相比国债收益率,美国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预测:一旦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出现上涨趋势,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则会表现得很平淡;相反,倘若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不会有太多表现,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前景则看好,资金将从金融市场转移到实体经济。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资本市场 冲击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峰
本文在回顾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未来可能的退出步骤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较大。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跨境资金 美联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分析了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特点和演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我们发现:近年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发达经济体间形成了多元化局面;由以往的"量化"逐步向"质化"转变;由以往的"救市与救政府并举"转变为"重点救市,兼顾救政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变化必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影响,即: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加,相对日元和欧元不确定性增加;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增强了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相关性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复杂程度;目前宏观因素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这种变化,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以避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锐
美元作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如此大规模的连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美国债权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博弈的牺牲品,而中国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如何在保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能抵抗强大的美国,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道难题。中国要应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加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金融结构,加强自主工业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我国城乡城镇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成祥 卜振兴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明显。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也重创了美国经济,为了有效应对危机,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到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第一、二轮宽松政策已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退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大大降低了国内失业率,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美国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改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文章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