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1)
- 2023(7327)
- 2022(6381)
- 2021(6231)
- 2020(5154)
- 2019(11882)
- 2018(11724)
- 2017(24109)
- 2016(12759)
- 2015(14256)
- 2014(14250)
- 2013(13902)
- 2012(12682)
- 2011(11469)
- 2010(11825)
- 2009(10914)
- 2008(10556)
- 2007(9429)
- 2006(8416)
- 2005(7666)
- 学科
- 济(52508)
- 经济(52469)
- 管理(37507)
- 业(36588)
- 企(30625)
- 企业(30625)
- 方法(25928)
- 数学(24078)
- 数学方法(23536)
- 财(14918)
- 农(14371)
- 中国(12670)
- 制(12328)
- 贸(11258)
- 贸易(11252)
- 易(10965)
- 业经(10116)
- 地方(9827)
- 策(9454)
- 务(9015)
- 财务(8966)
- 财务管理(8947)
- 农业(8813)
- 银(8598)
- 银行(8597)
- 企业财务(8491)
- 理论(8479)
- 体(8434)
- 行(8183)
- 融(7927)
- 机构
- 学院(177618)
- 大学(174253)
- 济(76383)
- 经济(74687)
- 管理(71048)
- 理学(60826)
- 理学院(60195)
- 管理学(58903)
- 管理学院(58594)
- 研究(57625)
- 中国(47444)
- 财(37949)
- 京(36329)
- 科学(32839)
- 财经(29124)
- 所(28224)
- 中心(27283)
- 江(26827)
- 经(26457)
- 研究所(25022)
- 农(23431)
- 北京(23303)
- 经济学(23111)
- 业大(22330)
- 范(22251)
- 师范(22095)
- 财经大学(21638)
- 州(21594)
- 院(21151)
- 经济学院(20805)
- 基金
- 项目(113742)
- 科学(91373)
- 基金(84066)
- 研究(83970)
- 家(71956)
- 国家(71450)
- 科学基金(62984)
- 社会(53404)
- 社会科(51023)
- 社会科学(51014)
- 省(43817)
- 基金项目(43456)
- 自然(41595)
- 自然科(40696)
- 自然科学(40689)
- 自然科学基金(39958)
- 教育(39663)
- 划(37212)
- 资助(36651)
- 编号(34675)
- 成果(27827)
- 部(25380)
- 重点(25202)
- 课题(24187)
- 发(23669)
- 创(23432)
- 教育部(22243)
- 创新(21918)
- 人文(21884)
- 国家社会(21708)
共检索到269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究竟有多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由于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难言收紧;从就业市场来看,美联储认为2022年能够达到充分就业,货币政策可以适度收紧;从物价稳定角度看,由于通胀预期能够自我强化,货币政策必须加快收紧;从政府的刺激计划来看,尽管与最初版本相比规模缩水,仍旧高达2万亿美元,美联储既要帮助政府融资又要考虑新增的巨额购买力对物价的压力,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由于上述影响因素相互制约,预计美联储2022年将按时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提前升息一到两次。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缩减购债规模 充分就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究竟有多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由于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难言收紧;从就业市场来看,美联储认为2022年能够达到充分就业,货币政策可以适度收紧;从物价稳定角度看,由于通胀预期能够自我强化,货币政策必须加快收紧;从政府的刺激计划来看,尽管与最初版本相比规模缩水,仍旧高达2万亿美元,美联储既要帮助政府融资又要考虑新增的巨额购买力对物价的压力,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由于上述影响因素相互制约,预计美联储2022年将按时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提前升息一到两次。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缩减购债规模 充分就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昊
自9月16日开始,联邦基金利率和回购市场利率屡次飙升,美元流动性紧张情绪弥漫美国货币市场。近期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中期降息调整"的过程中重启了隔夜回购和定向回购操作、超调了隔夜准备金利率并宣布国债购买计划等为市场投放流动性,希望通过这些"技术调整"能提高银行系统准备金规模以恢复其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敏强
一 2004~2006年美联储货币紧缩周期的若干特征在通货膨胀明显上升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引起对经济过热的忧虑及超低利率负面影响增大等因素迫使下,美联储于2004年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25%,到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已以相同幅度连续13次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至4.25%,升息总幅度达325个基点,持续时间已达18个月,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到2001年5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是格林斯潘在任期间的最后一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作者论述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 环境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益言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重振美国经济,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相对于传统政策框架有所扩展和延伸,不仅体现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微调,更体现为从常规货币政策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转型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确立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此后,美联储货币政策一直在追求双重目标的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黄珊
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联储领跑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然而,随着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中性利率区间以及2018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在总结美联储2018年货币政策表现的基础上,对其2019年货币政策走向进行展望。2018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201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口风也几经转变。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联邦基金利率 政策走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桢
2013年美联储"减码恐慌"席卷全球,目前美联储即将再次缩减购债,但与上次相比,存在四方面较大不同,即市场预期程度、美国经济基本面、新兴市场承接美联储政策转向能力、美联储主席继任者风格明朗程度等不同,因此预计本次市场重现"减码恐慌"可能性较低。同时,本文认为,美联储本次减码官宣门槛包括就业和通胀,引申门槛包括疫苗接种率和房地产市场稳健情况,无法明说的门槛还有美国政府债务所需的美联储支持力度;文章通过对以上门槛进行逐一分析,对减码的时机、方式和节奏做出预判。
关键词:
美联储 量化宽松 国债收益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越 郭作佳
去年以来,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较大冲击,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本文对QE退出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给我国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情景测算,测算认为:QE退出对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影响有限;其通过引致新兴市场国家单季衰退对我国出口的冲击也是可控的。其后,本文综合分析了QE退出对我国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而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形的应对政策和中长期改革举措。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陆晓明
与以往的紧缩周期相比,联储这次面对的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状态有新的特征,相应地,紧缩的动因及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联储政策立场逆转背后的逻辑,目前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中所处位置,紧缩的步骤及工具组合;探讨政策紧缩对控制通胀的效果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政策紧缩对金融市场及银行业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虹利 郭红玉 刘浩然
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中,国债收益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拆解我国国债收益率,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的跨国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美联储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对债券市场的风险中性利率产生显著溢出效应,而常规货币政策的未预期冲击同时通过政策预期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并且在汇率渠道的作用下,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时间节点上,“8·11”汇改前以风险承担渠道为主,收益率的期限溢价部分受美联储未预期货币政策冲击的负向影响,汇改后资产平衡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了一定对冲作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及其组成部分影响均减弱。本文建议,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跨境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响应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培新
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利用各种手段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有效地缓解了金融危机,支持了经济企稳复苏。危机时期美联储的一系列激进和创造性的政策措施大多体现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上。通过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趋势。
关键词:
美联储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流动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