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9)
- 2023(9095)
- 2022(7770)
- 2021(7199)
- 2020(5925)
- 2019(13554)
- 2018(13408)
- 2017(26903)
- 2016(14608)
- 2015(16028)
- 2014(15879)
- 2013(15755)
- 2012(14670)
- 2011(13429)
- 2010(13495)
- 2009(12794)
- 2008(12755)
- 2007(11433)
- 2006(10306)
- 2005(9329)
- 学科
- 济(57307)
- 经济(57240)
- 管理(43846)
- 业(41656)
- 企(31998)
- 企业(31998)
- 方法(26374)
- 数学(24350)
- 数学方法(24142)
- 农(18532)
- 中国(17488)
- 财(17383)
- 贸(15228)
- 贸易(15221)
- 易(14948)
- 制(13838)
- 银(12473)
- 银行(12440)
- 业经(12104)
- 行(11842)
- 农业(11276)
- 融(10521)
- 金融(10521)
- 策(10400)
- 务(10143)
- 财务(10120)
- 财务管理(10097)
- 学(9728)
- 企业财务(9570)
- 环境(8924)
- 机构
- 学院(211643)
- 大学(210788)
- 济(94227)
- 经济(92401)
- 管理(82345)
- 研究(71736)
- 理学(70667)
- 理学院(69967)
- 管理学(68988)
- 管理学院(68611)
- 中国(58454)
- 财(46622)
- 京(43417)
- 科学(41716)
- 农(38593)
- 所(36770)
- 财经(36439)
- 经(33137)
- 中心(33121)
- 研究所(33005)
- 业大(32112)
- 江(31224)
- 农业(30719)
- 经济学(29126)
- 北京(27763)
- 财经大学(27151)
- 经济学院(26626)
- 院(25370)
- 州(24736)
- 范(24572)
- 基金
- 项目(135085)
- 科学(105901)
- 基金(99365)
- 研究(96251)
- 家(87556)
- 国家(86821)
- 科学基金(73334)
- 社会(62599)
- 社会科(59606)
- 社会科学(59591)
- 基金项目(52068)
- 省(51191)
- 自然(47717)
- 自然科(46520)
- 自然科学(46502)
- 自然科学基金(45701)
- 划(44300)
- 教育(43524)
- 资助(41493)
- 编号(38225)
- 成果(30911)
- 部(30725)
- 重点(30174)
- 发(28921)
- 创(28054)
- 创新(26300)
- 教育部(26221)
- 科研(26197)
- 课题(26128)
- 国家社会(26019)
共检索到31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富伟 郭鹏 郭豫媚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会显著影响我国资产价格,美联储加息会降低我国债券和股票回报,降息则会提高债券和股票回报。将美联储货币政策进行细分后发现,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回报都有显著影响,而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只影响债券市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未预期到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还会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于投资者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以及货币当局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和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斌 雷印如 王健
在全球流动性持续收紧和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背景下,如何实现“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构建适用于央行沟通的中文情感词典,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从中、美央行沟通文本中提取情绪指标,检验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的市场影响和中国央行在防范外部冲击中的重要作用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除美联储传统货币政策冲击外,美联储沟通情绪也会显著影响中国A股市场,并集中体现为消极情绪的作用;中国央行沟通可以通过释放积极情绪,缓和美联储消极情绪带来的负向影响。此外,机制分析发现,积极的央行沟通情绪能通过信号渠道和协同渠道有效缓解投资者的负向预期、减少投资者分歧,进而促进市场稳定。本研究为防范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斌 雷印如 王健
在全球流动性持续收紧和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背景下,如何实现“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构建适用于央行沟通的中文情感词典,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从中、美央行沟通文本中提取情绪指标,检验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的市场影响和中国央行在防范外部冲击中的重要作用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除美联储传统货币政策冲击外,美联储沟通情绪也会显著影响中国A股市场,并集中体现为消极情绪的作用;中国央行沟通可以通过释放积极情绪,缓和美联储消极情绪带来的负向影响。此外,机制分析发现,积极的央行沟通情绪能通过信号渠道和协同渠道有效缓解投资者的负向预期、减少投资者分歧,进而促进市场稳定。本研究为防范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伍戈
近期国内外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又一次引发了大家对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关系的热烈讨论。本文对有关重要理论和经典分析框架进行回顾,并对现实情况进行一些探讨。资产价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既可以作为传导货币政策的途径,也可以是货币当局所使用信息的重要部分。我们用经典的Bordo-Jeanne理论框架分析了货币当局在资产价格膨胀时所面临的困境。然后我们以美国为例,用两种不同的实证方法探讨了美联储是否"真的"受到了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后我们还结合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金融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莹莹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存量日益增大。这既体现了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又意味着货币供应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稳定性的弱化。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构建VAR模型检验我国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以及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发现资产价格、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目标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资产价格对产出有正向冲击作用,股市显著影响通货膨胀,但房地产市场对通货膨胀推动作用不明显,资产价格受货币政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脉冲响应 货币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刁节文 韩瑜
本文选取2007—2011年的月度数据,以GDP、CPI、房价、股价、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为内生变量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CPI、利率有着极大的冲击,且股价、房价与利率、股价、房价与CPI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资本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显著,同时资产价格与CPI之间的稳定关系说明资产价格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将资产价格作为重要的内生变量纳入其中。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货币政策 VAR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作者论述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 环境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昊
自9月16日开始,联邦基金利率和回购市场利率屡次飙升,美元流动性紧张情绪弥漫美国货币市场。近期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中期降息调整"的过程中重启了隔夜回购和定向回购操作、超调了隔夜准备金利率并宣布国债购买计划等为市场投放流动性,希望通过这些"技术调整"能提高银行系统准备金规模以恢复其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益言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重振美国经济,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相对于传统政策框架有所扩展和延伸,不仅体现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微调,更体现为从常规货币政策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转型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确立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此后,美联储货币政策一直在追求双重目标的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黄珊
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联储领跑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然而,随着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中性利率区间以及2018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在总结美联储2018年货币政策表现的基础上,对其2019年货币政策走向进行展望。2018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201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口风也几经转变。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联邦基金利率 政策走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狄瑞鸿 许菁
美联储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采取的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使其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加之今年3月美联储宣布正式实施数量宽松政策,引起各界对未来资产价格是否会再次出现泡沫的讨论。本文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科技股泡沫和本世纪初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及膨胀提供了宽松的货币环境;而本次美联储为应对危机的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将使利率保持较长期低水平的同时带来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在美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改变、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没有动摇的背景下,全球资产泡沫可能会再次出现。
关键词:
资产泡沫 货币政策 数量宽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虹利 郭红玉 刘浩然
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中,国债收益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拆解我国国债收益率,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的跨国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美联储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对债券市场的风险中性利率产生显著溢出效应,而常规货币政策的未预期冲击同时通过政策预期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并且在汇率渠道的作用下,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时间节点上,“8·11”汇改前以风险承担渠道为主,收益率的期限溢价部分受美联储未预期货币政策冲击的负向影响,汇改后资产平衡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了一定对冲作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及其组成部分影响均减弱。本文建议,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跨境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响应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邰金怡 吴涛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美联储应对两轮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时的货币政策特点,其次以此为背景对全球流动性进行量化,然后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构建TVP-SV-VAR模型)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及全球流动性变化对我国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有显著溢出影响,且政策收紧阶段比扩张阶段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影响更大。但这种溢出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良好的国内经济基本面和适当的外汇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跨境资本波动性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实施数量宽松政策,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将"窖藏"部分资产,同时释放更多货币,因此美元将更廉价,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将得到支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信心都会明显增强,这对美国经济整体上利大于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