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0)
- 2023(17484)
- 2022(14689)
- 2021(13681)
- 2020(11174)
- 2019(25753)
- 2018(25506)
- 2017(49721)
- 2016(27058)
- 2015(30384)
- 2014(30287)
- 2013(29994)
- 2012(27606)
- 2011(24972)
- 2010(25079)
- 2009(23008)
- 2008(22484)
- 2007(20145)
- 2006(17977)
- 2005(16222)
- 学科
- 济(109813)
- 经济(109689)
- 管理(77608)
- 业(73569)
- 企(60472)
- 企业(60472)
- 方法(48340)
- 数学(42000)
- 数学方法(41499)
- 中国(30924)
- 农(30908)
- 财(29123)
- 贸(24995)
- 贸易(24983)
- 业经(24774)
- 易(24312)
- 学(24052)
- 地方(21896)
- 制(21605)
- 农业(19984)
- 理论(18096)
- 银(17679)
- 银行(17617)
- 融(17205)
- 金融(17204)
- 务(16882)
- 行(16856)
- 财务(16804)
- 财务管理(16774)
- 策(16457)
- 机构
- 大学(388655)
- 学院(386234)
- 济(158109)
- 经济(154644)
- 管理(150060)
- 研究(135239)
- 理学(128947)
- 理学院(127515)
- 管理学(125198)
- 管理学院(124527)
- 中国(102740)
- 京(83645)
- 科学(82778)
- 财(74396)
- 所(68990)
- 农(65198)
- 研究所(62519)
- 中心(60646)
- 财经(58907)
- 江(58013)
- 业大(57763)
- 经(53626)
- 北京(53113)
- 农业(51215)
- 范(50940)
- 师范(50419)
- 院(49306)
- 经济学(48048)
- 州(46580)
- 财经大学(43821)
- 基金
- 项目(259970)
- 科学(204115)
- 研究(189021)
- 基金(188994)
- 家(165666)
- 国家(164292)
- 科学基金(140229)
- 社会(118774)
- 社会科(112490)
- 社会科学(112457)
- 省(100164)
- 基金项目(99022)
- 自然(91871)
- 自然科(89730)
- 自然科学(89704)
- 自然科学基金(88135)
- 教育(86760)
- 划(84975)
- 资助(78979)
- 编号(76415)
- 成果(62724)
- 重点(58446)
- 部(57633)
- 发(55469)
- 课题(53362)
- 创(53333)
- 创新(49761)
- 科研(49604)
- 教育部(49330)
- 国家社会(48700)
- 期刊
- 济(176213)
- 经济(176213)
- 研究(120214)
- 中国(75266)
- 学报(63143)
- 农(59612)
- 科学(57533)
- 管理(56279)
- 财(55398)
- 大学(47758)
- 学学(44854)
- 教育(42951)
- 融(40905)
- 金融(40905)
- 农业(40808)
- 技术(32273)
- 财经(29231)
- 经济研究(28983)
- 业经(28291)
- 经(25060)
- 问题(23233)
- 业(21183)
- 贸(21075)
- 图书(19750)
- 理论(19060)
- 国际(18711)
- 技术经济(18477)
- 科技(17983)
- 版(17616)
- 现代(17589)
共检索到584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欣欣 卢新生
文章选用二变量VECM-GJR-MVGARCH(1,1)-BEKK扩展模型,分析了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影响下的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在岸远期和离岸远期汇率间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引导作用,主要由在岸远期汇率进行调整以实现即期、远期汇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即期、远期汇率的贬值,并减小即期汇率的波动率;(2)在岸远期汇率引导离岸远期汇率,离岸远期市场处于信息波动的中心位置,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在岸、离岸远期汇率的贬值;(3)各外汇市场具有较强的波动集聚性,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较强的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离岸远期汇率对相应期限的在岸远期汇率有显著的波动溢出和非对称效应,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在岸、离岸远期外汇市场的波动率和波动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因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不同人民币外汇市场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也应重点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欣欣 卢新生
文章选用二变量VECM-GJR-MVGARCH(1,1)-BEKK扩展模型,分析了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影响下的在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汇率,在岸远期和离岸远期汇率间长期均衡关系调整、均值溢出、波动溢出以及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在岸即期汇率对远期汇率有引导作用,主要由在岸远期汇率进行调整以实现即期、远期汇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即期、远期汇率的贬值,并减小即期汇率的波动率;(2)在岸远期汇率引导离岸远期汇率,离岸远期市场处于信息波动的中心位置,意料之外的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在岸、离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本文构建了因子扩展马尔科夫向量自回归模型MS-FA-VAR,并对16个模型做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MSI AH(2)-FA(2)-VAR(2)模型研究了1997年Q1到2015年Q3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非对称效应,在区制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具有缓解作用,影响程度大、时滞短、波动性大;在区制二,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具有推动作用,影响程度小、时滞长、波动性小。(2)在区制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
关键词:
美联储 人民币 外汇市场压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本文构建了因子扩展马尔科夫向量自回归模型MS-FA-VAR,并对16个模型做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MSI AH(2)-FA(2)-VAR(2)模型研究了1997年Q1到2015年Q3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非对称效应,在区制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具有缓解作用,影响程度大、时滞短、波动性大;在区制二,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具有推动作用,影响程度小、时滞长、波动性小。(2)在区制一,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影响主要通过利率进行传导,中国人民银行应该警惕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实施上调利率与缩减广义货币供应量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卖出外汇资产是最佳货币政策。(3)在区制二,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影响主要通过价格进行传导,中国人民银行应该警惕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贬值压力以及中国价格体系的冲击,实施上调利率与缩减广义货币供应量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买入外汇资产是最佳货币政策。
关键词:
美联储 人民币 外汇市场压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茂海 谢志忠
通过对各变量收益率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VAR-BEKK-MVGARCH模型构建,对境内人民币即期、境内人民币远期与境外人民币远期NDF汇率间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自贸区的试点,正促进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保证人民币定价权不被旁落海外,境内作为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市场地位正在逐步形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茂海 谢志忠
通过对各变量收益率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VAR-BEKK-MVGARCH模型构建,对境内人民币即期、境内人民币远期与境外人民币远期NDF汇率间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自贸区的试点,正促进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保证人民币定价权不被旁落海外,境内作为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市场地位正在逐步形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玉兰 刘倩倩
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MSIH(3)-VAR(1)能够较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适度升值、强势升值与贬值三种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对货币政策各变量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人民币面临贬值的现状,应谨慎控制M2的投放量,通过控制CPI的滞胀情况以及适度下调利率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缓解贬值压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玉兰 刘倩倩
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MSIH(3)-VAR(1)能够较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适度升值、强势升值与贬值三种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对货币政策各变量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人民币面临贬值的现状,应谨慎控制M2的投放量,通过控制CPI的滞胀情况以及适度下调利率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缓解贬值压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陈霄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层面,对人民币加入SDR前后各篮子货币之间的同期联动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人民币与其他四个较为成熟的国际货币之间的联动和溢出效应均较弱,但是由于人民币的入篮,各货币的主导地位和相互溢出效应发生了改变。同时,人民币加入SDR使得市场间总体信息溢出强度降低,从而使国际货币体系更加稳固。本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人民币加入SDR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且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焱林 何佩
文章基于外汇市场压力理论,采取模型独立法测度外汇市场压力,利用2004年6月至2016年12月数据建立TVP-VAR模型,研究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非线性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对冲回收的基础货币和国内信贷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基本无影响;中美利差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具有显著正向传递效应。现阶段,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对中美利差、国内信贷、通货膨胀率具有较为平缓的传递效应;汇率制度改革、经济周期变化都会导致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相关指标关联性产生明显变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从退出量化宽松至今美联储已加息四次,并宣布将于2017年10月启动缩表,这将对我国宏观经济和资产价格波动产生显著影响。有鉴于此,文章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研究了2008年11月至2017年3月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缩减资产负债规模通过资本流动渠道、汇率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对我国物价、产出、房价以及股价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文章从资产负债表视角分析了我国货币当局近期资产规模减少与美联储"缩表"不具有联动性,并提出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中国货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先后出台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和通胀率达到政策目标,美联储先后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不仅引发欧洲银行和英国央行相继采取缩减购买资产规模和加息等相对紧缩性政策,还引发日元套利交易的兴起和汇率的大幅波动,同时导致新兴经济体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资产价格大幅波动、货币贬值、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等严重负面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将引发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向发达经济体,导致新兴经济体的流动性减少以及资产价格下跌,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另外,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仅提升了短期利率,而且可能改变投资者风险偏好并提高风险溢价,进而推升其国内的中长期利率,不仅导致发达经济体的真实汇率上升,而且还将增加新兴经济体的债务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将迫使盯住其货币的新兴经济体同样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政 王鑫雨 卜林
选取2006—2020年全球25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采用基于QVAR模型的溢出指数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正常状态与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溢出效应的差异,并且构建相对溢入溢出指数量化差异程度,探讨极端状态下的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研究发现:第一,基于条件均值与条件中位数的溢出指数可以很好地捕捉正常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溢出效应,而对极端状态下的溢出效应产生误判。第二,相比正常状态,极端状态下全球外汇市场的总溢出水平显著上升,两两货币间的溢出效应大多被低估,并且极端贬值状态下的溢出效应更强。第三,极端状态下,绝大多数货币的溢入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新兴经济体货币上升幅度更大;溢出水平的变化则存在差异,新兴经济体货币表现为大幅上升而多数发达经济体货币则为小幅下降。第四,在两种极端状态下,人民币的方向性溢出水平大幅上升,且溢出水平上升幅度更大,人民币由正常状态下的净接收者转变为极端状态下的净输出者,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 赵轲轲
文章主要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理论部分分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模型关于货币政策跨国传输等相关问题。货币供给分为国内供给和外部输入,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变化可以分析外部货币的输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在流通过程中由于乘数效应影响了货币供给量。外部货币的输入影响央行调控独立性的发挥,外部货币的输入容易形成对国内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某种程度的冲击,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增加。经验分析发现,美元输入对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溢出效应,影响到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的
关键词:
美元输入 溢出效应 货币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刚 卢凯隆 王少林
本文通过TVP-VAR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期间,境外主体增加了人民币股票资产,债券资产规模则先增后减。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影响了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决策。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应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提供多样的人民币资产,并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监测与应对,以稳定外汇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