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5)
- 2023(14447)
- 2022(11936)
- 2021(10897)
- 2020(8865)
- 2019(19987)
- 2018(19534)
- 2017(38411)
- 2016(20737)
- 2015(22932)
- 2014(23022)
- 2013(22964)
- 2012(21484)
- 2011(19325)
- 2010(19864)
- 2009(18583)
- 2008(18919)
- 2007(17269)
- 2006(15667)
- 2005(14881)
- 学科
- 济(96503)
- 经济(96404)
- 业(87929)
- 企(80072)
- 企业(80072)
- 管理(74127)
- 方法(36906)
- 业经(31657)
- 财(30195)
- 农(29372)
- 数学(28389)
- 数学方法(28119)
- 中国(26184)
- 制(24318)
- 银(22274)
- 银行(22260)
- 务(22173)
- 财务(22137)
- 财务管理(22112)
- 地方(21924)
- 行(21150)
- 企业财务(21048)
- 农业(20947)
- 技术(19199)
- 策(19137)
- 融(18251)
- 金融(18251)
- 贸(17433)
- 贸易(17416)
- 易(16928)
- 机构
- 学院(301451)
- 大学(293330)
- 济(132546)
- 经济(129870)
- 管理(118661)
- 研究(101735)
- 理学(99587)
- 理学院(98590)
- 管理学(97347)
- 管理学院(96769)
- 中国(87303)
- 财(66283)
- 京(62039)
- 科学(57209)
- 所(51698)
- 财经(50771)
- 农(49317)
- 江(48633)
- 中心(47225)
- 经(46042)
- 研究所(45767)
- 经济学(40062)
- 北京(39878)
- 州(39358)
- 业大(39159)
- 农业(38208)
- 财经大学(37402)
- 院(36276)
- 范(36111)
- 经济学院(36030)
- 基金
- 项目(184153)
- 科学(147263)
- 研究(138508)
- 基金(134314)
- 家(114817)
- 国家(113691)
- 科学基金(99511)
- 社会(89690)
- 社会科(85251)
- 社会科学(85232)
- 省(73222)
- 基金项目(69410)
- 自然(62753)
- 教育(62717)
- 自然科(61323)
- 自然科学(61308)
- 自然科学基金(60284)
- 划(60070)
- 资助(55873)
- 编号(55607)
- 成果(45114)
- 发(44058)
- 创(41237)
- 重点(41132)
- 部(40921)
- 业(39420)
- 课题(39237)
- 创新(37699)
- 性(37413)
- 国家社会(36800)
- 期刊
- 济(158109)
- 经济(158109)
- 研究(97414)
- 中国(64730)
- 财(54540)
- 管理(51266)
- 融(48244)
- 金融(48244)
- 农(47334)
- 科学(38890)
- 学报(38166)
- 农业(31336)
- 教育(30346)
- 大学(30085)
- 学学(28688)
- 技术(28201)
- 业经(27588)
- 财经(26217)
- 经济研究(25171)
- 经(22550)
- 问题(19826)
- 业(18539)
- 技术经济(17135)
- 贸(17132)
- 国际(16037)
- 现代(15597)
- 世界(15407)
- 商业(15036)
- 财会(14379)
- 经济管理(14258)
共检索到486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雄剑 孙立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境外市场发行美元债,而在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下,中资美元债发行成本会产生多大影响引发市场关注。本文以2010—2021年的中资美元债为研究样本,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结果显示: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对发行利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美联储每加息25个基点,中资美元债发行利差平均上升约5.8个基点;从企业异质性来看,投资级或者房地产行业的债券能够降低美联储加息对发行利差的增加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中资美元债发行定价的分析框架,从债券评级和行业分类两个维度,研究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对不同发行主体的异质性影响,有助于微观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评估外债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雷国胜 杨阳
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考察货币政策冲击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下,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是瞬时的,而是在冲击发生后的第一个季度才显示出来,并且随时间的推移其下降趋势先增后减,整体呈现“U”型;从融资约束视角来看,融资约束越大的企业其债务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冲击发生时受到影响更大,且受影响时间更长;从行业视角来看,相较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更为敏感,对货币政策冲击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货币政策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研究,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恢林 黄建忠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面临产能过剩的严峻挑战,而货币政策与产能过剩关系是传统货币政策文献所疏忽的。将金融约束的异质企业引入到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中,考察了货币政策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资本利用率有正向影响,且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资本利用率的作用大于国有企业;(2)异质性企业投资错配造成了中国产能过剩,具体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冲击会因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它们不一致的投资行为;(3)从政府福利损失的角度分析,不同金融约束的异质性企业其福利受到的货币政策冲击有明显差异,引入资本利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能显著减少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晏艳阳 王培斌 王娟
本文采用我国债券市场2008—2015年发行的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为样本,在肯定了企业债券采用增信方式能显著降低债券的发行利差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外部增信效果优于内部增信,同时采用内部增信与外部增信两种方式的效果更好;进一步还发现,不同债券增信方式的效果受债券发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风险较大以及国有企业,采用内部增信的方式更能降低发行成本;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小、风险较小和非国有企业,采用外部增信的方式其效果更佳。
关键词:
债券增信 企业异质性 增信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晏艳阳 王培斌 王娟
本文采用我国债券市场2008—2015年发行的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为样本,在肯定了企业债券采用增信方式能显著降低债券的发行利差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外部增信效果优于内部增信,同时采用内部增信与外部增信两种方式的效果更好;进一步还发现,不同债券增信方式的效果受债券发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风险较大以及国有企业,采用内部增信的方式更能降低发行成本;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小、风险较小和非国有企业,采用外部增信的方式其效果更佳。
关键词:
债券增信 企业异质性 增信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淑花 崔丰慧
本文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动态调整对于微观企业债务配置结构的影响,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考察了不同企业在面临货币政策调整时企业债务配置所呈现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传导渠道作用于微观企业个体,当央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升,银行自身的流动性下降,银行对外提供的信贷数量下降,上市公司的私有债务比例下降,公开债务比例上升,公开债券融资对于私有债务融资具有一定的替代效果。会计信息质量高、国有产权及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能够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对于企业私有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韩文宾
1970年以来,美元指数有三次下跌上涨大周期,分析美元指数周期离不开美联储货币政策,它是影响美元指数最重要的因素。文章从历史出发,分析了美元指数三次大周期与美国经济基本面、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历史,站在美联储2022年大幅加息、利率预计在2023年见顶的当下,试图看清美元指数未来波动的方向。
关键词:
美元指数 美联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攀 邓超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依据2008-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量企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高融资约束、高投资机会、高资产可抵押性和非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有效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骥
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融资结构影响的非对称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1426家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MSVAR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货币政策传导对不同所有制和规模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的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层面来看,货币政策冲击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杠杆率差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杠杆率差异的影响为正,且货币政策偏紧环境下的影响幅度显著高于货币政策宽松环境下的影响幅度。从微观层面来看,控制企业所在区域、抵押担保能力、成长性、盈利能力以及企业规模等因素后,货币政策传导对不同所有制及规模企业融资结构影响的不对称性依然存在。货币政策趋紧时,不同所有制企业杠杆率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从内部结构来看,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银行借款、短期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占比显著降低,中小企业杠杆率和银行借款占比相较于大企业显著降低。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融资结构 非对称性 所有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婧 李世恒 陈博
本文选取2003—2020年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微观数据,考察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会通过影响中国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约束程度、杠杆率和短债长用水平,进而影响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承担。中国多领域去杠杆政策措施的配合实施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能够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不同类型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向紧缩调整会使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及中小规模企业的债务风险更快上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俊 余一品 王亮亮 景雪峰
本文基于2015-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样本,研究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发行主体差异如何影响二者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利差。而发行主体差异会影响货币政策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财政分权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越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高,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越强;政府治理能力越强,货币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越弱。货币政策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定价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通过增加市场资金供给以及改善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来降低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利差。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提供了货币政策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经验证据,还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静梅 向钰 彭龙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系统性偏差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生成的重大原因。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银政议价的特定视角,测度了在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偏差的不同表现,发现当地方政府提供给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地区经济资源越多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越低,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这种扭曲更为明显。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扭曲的研究,本文发现了财政与金融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事实。其一,银政议价导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偏低,使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该风险进一步传导至大量持有地方政府债券的商业银行体系。其二,结合不同货币政策环境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扭曲的研究,也揭示了影响紧缩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一个重要的财政原因,当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券以扭曲的定价发行时该影响尤为重大。异质性研究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进一步扭曲出现在银行竞争程度更高、地方政府干预能力更强的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对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可以缓解银政议价对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本研究提供了中国特色的财政与金融相互影响的新视角,对推进财政与金融协同改革、优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玉伟 任颋
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体现了政策传导效率以及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深入研究二者关系有利于强化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途径,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将债券信用利差分为信用风险溢价、流动性风险溢价,分析货币政策对二者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越宽松,各等级债券的信用利差越低;我国债券信用利差中流动性风险溢价较高,虽然货币政策同时显著影响债券流动性风险溢价和信用风险溢价,但对于低评级债券,货币政策对流动性风险溢价影响较强而对信用风险溢价影响较低。在信用债较强的兑付预期下,我国债券信用利差更多体现的是流动性风险溢价,而不是信用风险溢价,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效应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注重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异质性影响、进一步降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预期等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利差 债券市场 流动性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作者论述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 环境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