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0)
2023(3671)
2022(3199)
2021(3054)
2020(2447)
2019(5521)
2018(5286)
2017(10694)
2016(5858)
2015(6375)
2014(6416)
2013(6138)
2012(5901)
2011(5437)
2010(5578)
2009(5146)
2008(5103)
2007(4675)
2006(4314)
2005(3908)
作者
(15925)
(13305)
(13093)
(12802)
(8756)
(6252)
(6010)
(5051)
(5034)
(5027)
(4463)
(4355)
(4345)
(4268)
(4263)
(4131)
(4041)
(3939)
(3922)
(3858)
(3357)
(3263)
(3260)
(3139)
(3079)
(3011)
(2994)
(2955)
(2676)
(2671)
学科
(20564)
经济(20538)
管理(19447)
(18413)
(15105)
企业(15105)
(7872)
(7538)
方法(7395)
(7319)
数学(6645)
数学方法(6504)
中国(6445)
(5462)
及其(5151)
政策(5032)
(4889)
贸易(4887)
(4794)
农业(4629)
业经(4616)
(4579)
财务(4560)
财务管理(4553)
(4496)
银行(4492)
地方(4457)
方针(4411)
(4357)
(4357)
机构
学院(81569)
大学(79166)
(36075)
经济(35246)
管理(31956)
研究(28560)
理学(26986)
理学院(26718)
管理学(26323)
管理学院(26157)
中国(23174)
(19273)
(16322)
科学(15485)
财经(14268)
(13962)
中心(13544)
(13404)
(12950)
研究所(12341)
(12098)
北京(10519)
经济学(10515)
(10483)
财经大学(10443)
(10334)
(10321)
师范(10269)
业大(9946)
经济学院(9390)
基金
项目(49800)
科学(39956)
研究(38857)
基金(36249)
(30636)
国家(30353)
科学基金(26444)
社会(24280)
社会科(23059)
社会科学(23056)
(19154)
基金项目(18172)
教育(18036)
自然(16771)
编号(16419)
自然科(16394)
自然科学(16390)
(16151)
自然科学基金(16104)
资助(15646)
成果(14310)
课题(11692)
(11489)
(11148)
重点(10946)
(10877)
(10621)
(10298)
教育部(10022)
项目编号(10022)
期刊
(42713)
经济(42713)
研究(27629)
中国(16285)
(14460)
(12684)
金融(12684)
管理(12609)
(11521)
教育(9687)
科学(9429)
学报(9273)
农业(7638)
大学(7584)
技术(7155)
学学(7142)
财经(7060)
经济研究(7051)
业经(7050)
(6048)
(5303)
问题(5145)
国际(4742)
理论(4159)
现代(4100)
世界(3868)
(3805)
论坛(3805)
技术经济(3742)
实践(3710)
共检索到131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伟  
在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美国资产市场和全球市场形成了三大流动性“蓄水池”,将削弱美联储此轮紧缩政策降通胀的效果高通胀成为美国经济当前最严重的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大落大起态势。首先是因疫情冲击而遭受重创,陡然衰退。2020年3月,当疫情在美国迅速蔓延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敏强  
一 2004~2006年美联储货币紧缩周期的若干特征在通货膨胀明显上升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引起对经济过热的忧虑及超低利率负面影响增大等因素迫使下,美联储于2004年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25%,到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已以相同幅度连续13次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至4.25%,升息总幅度达325个基点,持续时间已达18个月,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到2001年5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是格林斯潘在任期间的最后一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特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陆晓明  
与以往的紧缩周期相比,联储这次面对的通胀、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状态有新的特征,相应地,紧缩的动因及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联储政策立场逆转背后的逻辑,目前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中所处位置,紧缩的步骤及工具组合;探讨政策紧缩对控制通胀的效果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政策紧缩对金融市场及银行业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颖  李配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信贷紧缩,信贷紧缩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住宅投资急剧下降、企业投资急剧下降和个人消费支出的减少。信贷紧缩影响了实体经济,使美国陷入了经济衰退。美联储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为稳定金融体系积极充当金融体系"最终贷款人"角色,美联储在使用传统金融工具的同时,积极创新,开发了多种新的工具。定期拍卖工具、定期证券出借工具、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与外国中央银行的货币互换和干预商业票据市场。当然,美联储一系列的政策创新举措也引发了许多担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迈克尔·D.唐纳  黄懿杰  
正当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债务泥潭中挣扎之时,也许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大约1000英里以北的地方,看一看紧缩政策怎样取得成效。例子之一是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小国最近因为其总统托马斯.伊尔韦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对今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治理通胀方面,在货币政策上宜采取适时加息,但同时必须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因为导致通胀的根本原因是财政赤字过大,寅吃卯粮。同时,对财政金融全力扶持秋季丰收、加强对输入型通胀的管理、遏制"热钱"流入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供探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谭宇曦  
作为2021年最关键的宏观变量之一,美国通胀走势具有全球性意义。随着复苏前景日趋明朗,通胀高企正加速演化为后疫情时代美国经济面临的"灰犀牛"事件。处于通胀压力漩涡中的美联储正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调整政策策略和路径,以合理的加息步伐保证经济平稳运行,避免重复其20世纪60~70年代的历史教训。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天顶  施展  
在新发展格局下,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忽视外部因素的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会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现有文献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全面,尤其缺乏对于零利率下限时期与常态化时期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美联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将缩小中美两国利差,促使中国的资本外流加剧,并导致实际利率水平和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进而带来资产价格下跌,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其面临零利率下限约束,此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能会与常态化时期有所区别。基于2002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98个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Wu-Xia联邦基金影子利率(Wu-Xia Shadow Federal Funds Rate)来度量零利率下限时期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运用因子扩张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从资产价格角度分析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会通过利率渠道对中国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且该负面影响具有时滞性;人民币汇率调整具有补偿效应,即可以通过人民币贬值减轻资本外流的压力,进而削弱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在零利率下限时期,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比常态化时期更为显著。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改进和拓展:一是采用Wu-Xia联邦基金影子利率度量零利率下限时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立场,避免因采用联邦基金利率而低估其负面影响;二是运用FAVAR模型缓解VAR模型及TVP-VAR模型的遗漏变量偏误问题,并为识别结构冲击提供足够丰富的信息;三是对零利率下限时期与常态化时期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时变影响。为更好地应对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深入分析和把握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发生改变的原因和本质,在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同时,密切关注和警惕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保证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度和调整空间充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汪红驹  
我国经济短期内没有发生滞胀和硬着陆的可能,治理通胀仍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治理通胀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并且要努力消除干扰其发挥作用的因素。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可以考虑加息两次,并且适度收紧财政政策。预计我国全年通货膨胀率在5%左右,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外部,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可能引发的震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鹏  岳安时  袁尉然  
根据议息会议规则,美联储大约每隔一个半月会对期间的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做出议息决议。美联储这种短期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究竟依据的是什么?这种短期内货币政策立场变化是否对市场预期制造混乱局面?美联储是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与长期通胀目标的关系呢?通货膨胀目标制或许是我们更加透彻理解美联储行动意图的"钥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小朋  陈昭  孔晖  
一、紧缩:背景与判断基于对货币与物价的传统理解,1987年凌厉上飘的物价指数,全国十大城市双位数的通货膨胀,引发再度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出台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今年前三季度乡镇企业产值迅速增长(40%),加剧了紧缩的现实意义,动作的时间提前了。中央银行第四季度信贷政策的执行已证实这一点。其紧缩的方位直指农村信贷。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对信用社迅速推出5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紧缩有多方面原因 ,其中前几年宏观政策调控有所不当也是一个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总供给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 ,揭示了在我国当前阶段存在一个“通胀率平台” ,即 6%—7%左右的适度通货膨胀率 ,阐明了通货膨胀率对应的是GDP缺口 ,而不是GDP增长率缺口 ;从而在此基础上既剖析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 ,也提出了关于我国宏观调控的正确操作方式的建议 :盯住适度通胀率这个目标通胀率 ,灵活、稳健地实行财政、货币政策的紧缩性或扩张性调节 ,使通胀率保持在目标通胀率附近小幅波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聪  吴镇昊  王者星  谭川  
黄金作为天然具备货币属性的一种特殊资产,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复杂交织,涵盖了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文章从主要矛盾切入分析,聚焦货币政策视角对金价走势展开研究,针对美联储结束宽松、转向紧缩的政策导向,以实证方法推导政策周期长度及其对市场预期、金价波动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作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第二阶段,美联储将在2017年开始缩减因危机后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而形成的规模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并指出缩表结束后的证券资产持有规模将不会大于为有效执行货币政策所必须维持的水平。本文认为,决定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长期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美联储负债中的流通中货币量和准备金余额的长期水平,前者取决于美联储对未来名义GDP增长趋势的估计,后者则取决于美联储对未来货币政策执行框架的选择。如果美联储倾向于采用危机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办法,准备金余额的长期水平将与银行交易性存款余额决定的必要准备金水平趋于一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长期规模将因此显著低于目前的水平。相反,如果依照本文所预计的,美联储将继续危机后实行的利率走廊机制,以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隔夜反向回购利率控制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范围,准备金余额的长期水平就将由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虽会在目前的基础上缩减,但程度相对有限,因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此外,和危机前的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作为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不同,本次量化紧缩政策的特点是美联储可以同时运用短期利率和资产负债表两种政策工具,意味着美联储能够通过资产负债表的缩减来部分地取代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而不至于改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总体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缓和升息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作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第二阶段,美联储将在2017年开始缩减因危机后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而形成的规模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并指出缩表结束后的证券资产持有规模将不会大于为有效执行货币政策所必须维持的水平。本文认为,决定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长期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美联储负债中的流通中货币量和准备金余额的长期水平,前者取决于美联储对未来名义GDP增长趋势的估计,后者则取决于美联储对未来货币政策执行框架的选择。如果美联储倾向于采用危机前的公开市场操作办法,准备金余额的长期水平将与银行交易性存款余额决定的必要准备金水平趋于一致,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