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6)
- 2023(4545)
- 2022(3897)
- 2021(3479)
- 2020(2901)
- 2019(6522)
- 2018(6537)
- 2017(12908)
- 2016(7133)
- 2015(8016)
- 2014(8099)
- 2013(8056)
- 2012(7421)
- 2011(6780)
- 2010(6793)
- 2009(6624)
- 2008(6606)
- 2007(5934)
- 2006(5258)
- 2005(5048)
- 学科
- 济(27470)
- 经济(27407)
- 管理(26686)
- 业(21934)
- 企(19841)
- 企业(19841)
- 方法(11880)
- 制(11559)
- 财(10935)
- 数学(10506)
- 数学方法(10437)
- 体(7773)
- 体制(6859)
- 业经(6836)
- 中国(6785)
- 务(6692)
- 财务(6669)
- 财务管理(6652)
- 银(6620)
- 银行(6615)
- 企业财务(6314)
- 行(6309)
- 农(6280)
- 融(6231)
- 金融(6229)
- 贸(5828)
- 贸易(5824)
- 易(5747)
- 度(5018)
- 制度(5017)
- 机构
- 大学(103951)
- 学院(102454)
- 济(47202)
- 经济(46235)
- 管理(38562)
- 研究(33959)
- 理学(32441)
- 理学院(32145)
- 管理学(31781)
- 管理学院(31586)
- 中国(29218)
- 财(26612)
- 京(21024)
- 财经(20233)
- 经(18310)
- 科学(16770)
- 所(16414)
- 中心(16021)
- 江(15968)
- 经济学(15929)
- 财经大学(15215)
- 经济学院(14327)
- 研究所(14206)
- 北京(13238)
- 农(12460)
- 州(12338)
- 院(12014)
- 融(11869)
- 业大(11721)
- 金融(11714)
- 基金
- 项目(63606)
- 科学(51060)
- 研究(48324)
- 基金(48072)
- 家(40600)
- 国家(40307)
- 科学基金(35284)
- 社会(32882)
- 社会科(31319)
- 社会科学(31315)
- 基金项目(24835)
- 省(23479)
- 教育(22536)
- 自然(21231)
- 自然科(20733)
- 自然科学(20728)
- 自然科学基金(20386)
- 资助(20084)
- 划(19793)
- 制(18784)
- 编号(18753)
- 成果(16437)
- 部(15472)
- 重点(14320)
- 国家社会(14169)
- 教育部(13994)
- 性(13527)
- 创(13525)
- 课题(13328)
- 人文(13319)
共检索到164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楠 唐欣语
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形成与发展通常认为,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照事先商定的规则,相互交换不同货币、相当金额的本金及利息、到期后再换回本金的交易。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货币互换可以在两家企业之间、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或者两个中央银行之间进行。对中央银行而言,它是一种准货币政策工具。最早的央行间货币互换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十国集团创建的互惠性货币互换协议(NAFTA)。1962年5月,美联储与法国央行签署了第一个双边货币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剑 林华昌
美联储主要通过向海外提供美元流动性支持的方式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以间接起到维护美元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以来,美联储曾多次与其他国家货币当局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在提振美元信心、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付俊文
货币互换工具是两国央行间进行国际金融合作并管理流动性问题的重要金融工具。美联储货币互换工具的实践表明,货币互换工具对于稳定双边投资和贸易、维持美元币值稳定和维护投资美元资产的投资者信心、解决市场流动性短缺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美联储货币互换工具的实践对我国央行开展双边本币货币互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付俊文
货币互换是指两国央行之间签订的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金融管理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美联储基于不同目的多次与其它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我国央行为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于2001年开始使用货币互换工具。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实践对我国央行进一步实施、完善和拓展货币互换工具的使用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货币互换工具 流动性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俊文
本文的货币互换是指两国央行之间签订的主要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金融管理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来,美联储基于不同目的多次与其他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我国央行为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于2001年开始使用货币互换工具。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互换的实践对我国央行进一步实施、完善和拓展货币互换工具的使用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货币互换 流动性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本·斯泰尔 许平祥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的货币刺激措施有可能存在不良的副作用,需要谨慎地处理:关联储已经积累了巨量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它将在不破坏新生房市复苏的情况下最终得到清算。而这需要完成一个相对简单的创新计划,即美联储把MBS转化为等价的国债。当遭受通货膨胀威胁时,这样的计划便于关联储采用提高利率的常规手段来抑制通胀,而无需担忧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所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俞彬 蔡凯星 王维安 钱美芬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频繁切换,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世界各国如何化解“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冲击,是一个长期存在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共赢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到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致力于构建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为破解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中国方案。对此,本文基于全球66个经济体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人民币互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反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切换对其他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人民币互换协议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发挥调节作用。这些结论表明,以人民币互换协议为代表的多边合作有助于国际资本市场稳定,为完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
货币政策切换 人民币互换 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银凤
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金融投资工具,在国外已成为居民金融资产的理想选择和分流储蓄存款的重要渠道。我国庞大的储蓄存款规模,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分流储蓄存款,完善储蓄投资转换机制。
关键词:
货币市场 基金 储蓄投资 转换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管涛
美联储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以来,美元汇率走势和全球资本流动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先后进行了两次人民币汇改,以促进外汇的供求平衡。根据对有关数据的观测分析,可以看出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动态演变的,要客观看待外部冲击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把握有利时机果断推进人民币汇改。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玉华 江乾坤
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是央行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长久话题,时间不一致概念虽使规则论在可信度上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相机抉择论具有的灵活性始终被美联储所采用。泰勒规则作为简单工具规则,只能作为美联储的“指导线”,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复杂的货币政策制定;而目标设定规则中的“一般目标设定规则”相对全面,美联储可在规则性的基础上进行相机抉择性行动,针对经济形势做出相应地预测与判断。此外,本文还从货币一般均衡模型与通货紧缩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理论中微观基础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定红
美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历史实际上是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实施技术逐步演化的过程,其中操作程序的形成和发展对美联储当前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程序,美联储自从1970年以来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操作程序:1970~1979年是货币增长和联邦基金率操作程序,1979~1982年是货币总量和非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1983年至今是联邦基金率、货币与经济目标和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从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来看,贴现率是联储成立之初的重要手段,30年代以后逐渐由法定准备金率所取代,50年代以后公开市场操作日趋成熟,并成为联储目前的主要政策工具。本文对美联储操作程序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操作程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作者论述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 环境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