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0)
- 2023(3579)
- 2022(3053)
- 2021(2924)
- 2020(2328)
- 2019(5319)
- 2018(5120)
- 2017(10496)
- 2016(5787)
- 2015(6331)
- 2014(6445)
- 2013(6181)
- 2012(5755)
- 2011(5266)
- 2010(5523)
- 2009(5220)
- 2008(5099)
- 2007(4790)
- 2006(4467)
- 2005(4099)
- 学科
- 济(20070)
- 经济(20049)
- 管理(17926)
- 业(16577)
- 企(13269)
- 企业(13269)
- 农(7608)
- 策(7233)
- 方法(7013)
- 财(7008)
- 中国(6480)
- 数学(6152)
- 数学方法(6014)
- 制(5773)
- 银(5362)
- 银行(5362)
- 行(5172)
- 及其(5164)
- 政策(5100)
- 贸(5038)
- 贸易(5036)
- 易(4928)
- 农业(4655)
- 业经(4575)
- 方针(4475)
- 述(4423)
- 阐(4423)
- 阐述(4423)
- 地方(4406)
- 融(4370)
- 机构
- 学院(79601)
- 大学(77493)
- 济(35300)
- 经济(34434)
- 管理(31588)
- 研究(28083)
- 理学(26380)
- 理学院(26136)
- 管理学(25793)
- 管理学院(25626)
- 中国(23296)
- 财(19055)
- 京(16241)
- 科学(14747)
- 财经(14014)
- 中心(13524)
- 所(13517)
- 江(13374)
- 经(12679)
- 研究所(11885)
- 农(10909)
- 北京(10445)
- 经济学(10370)
- 院(10356)
- 州(10347)
- 范(10342)
- 师范(10288)
- 财经大学(10238)
- 银(9504)
- 经济学院(9247)
- 基金
- 项目(47711)
- 研究(38585)
- 科学(38177)
- 基金(34359)
- 家(28769)
- 国家(28500)
- 科学基金(24666)
- 社会(23859)
- 社会科(22668)
- 社会科学(22666)
- 省(18153)
- 教育(17736)
- 基金项目(17047)
- 编号(16715)
- 划(15473)
- 自然(15040)
- 资助(14823)
- 成果(14812)
- 自然科(14654)
- 自然科学(14650)
- 自然科学基金(14393)
- 课题(11883)
- 部(11122)
- 策(11028)
- 发(10686)
- 重点(10563)
- 性(10521)
- 项目编号(10114)
- 年(9917)
- 创(9782)
共检索到129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玉玮 王若阳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其一次加息或降息决议都可能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包括资本市场的逐步、有序开放,全球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我国影响越来越明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玉玮 王若阳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其一次加息或降息决议都可能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包括资本市场的逐步、有序开放,全球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我国影响越来越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本文对美联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利率决策规则的演变作了分析论述,并将该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着重对最近的创新规则——采用通货膨胀预期和失业率作为利率决策阈值的"伊文思规则"作了分析和比较,并对其局限与挑战以及近期可能的走势作了分析和预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联储未来可能的利率决策规则的理论基础、关键要素、决策框架作了分析预期,并作出前瞻性猜想,提出美联储未来在常规状态下的利率决策规则可能回归传统泰勒规则,同时纳入名义GDP要素,同时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率目标和货币供应总量指标,并可能更加倾向于采用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以及前瞻性数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培新
金融危机后,主要依靠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美国经济避免滑向通缩,实现了缓慢复苏。尽管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基本具有危机前传统货币政策框架的主要特点,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念、目标、工具、传导渠道等仍有诸多不同之处:(1)在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强调最大就业;(2)过度宽松、稳定通胀预期及以平衡方式实现美联储双重目标的政策策略;(3)最优控制和成本收益比较的政策规则;(4)资产负债表工具和利率前瞻性指引的政策工具;(5)以资产组合平衡渠道和未来短期利率预期渠道为主的政策传导渠道;(6)"先量后价"、多工具组合和缓慢渐进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等等。危机后的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是传统政策框架的扩展和延...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框架 经济复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建锋
该文介绍了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行为,指出中国目前在利率政策上存在着不足。中国应当借鉴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以建立可预期的、经常性的、前瞻性的、配套性的和市场化的利率政策为目标,真正发挥利率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关键词:
利率政策 宏观调控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晋斌
美联储近期加息的“靴子”终于落地,时隔3年多美联储的此次温和加息举措还将伴随年内六次同等幅度的加息预期。如何前瞻性地判断美国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以及给其他经济体带来的影响与风险是业界一直深入探讨的课题。而深度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新框架无疑是认识该问题的较优路径。在美国经济产出缺口快速收敛的过程中,美国宏观刺激政策接连出台,从政治上说,这是美国急剧膨胀的全球竞争意识,美国经济想打破次贷危机以来的“大停滞”周期;从技术上说,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新框架——弹性平均通胀目标制,允许通胀出现较长的阶段性“超调”。本文重点讨论后者,以便更好地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及其潜在的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伯南克 杨娉
在美联储成立百年之际,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系统回顾了过去100年中美联储在政策目标、政策框架、可信度和沟通方面的变革。成立初期,美联储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的政策框架主要受实质票据学说和金本位制度的影响。大萧条时期,促进就业和价格稳定逐渐成为美联储的新目标。大通胀和大通缩时期,获得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美联储控制通胀的能力逐步成熟。大稳健时期,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更加清晰,货币政策透明度逐渐提高。金融危机以来,维持金融稳定上升到与货币政策同等重要的位置,货币政策透明度明显改善,预期管理日益重要。未来,中央银行的理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杰
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着手,逐一引出货币政策规则和工具的演化与创新,进而展现美联储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决策制定过程。然后利用美国经济金融数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缓解通缩压力以及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效果有限,主要体现在对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修复。最后探讨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一乐 盛松成
在经历了长期低利率以及购买大规模资产之后,美联储于2015年12月开始加息,2017年10月开始缩表,并计划在2018年持续加息并加快缩表进度。与以往利率调控背景不同,当下美国银行业持有巨量准备金,这使得美联储需要使用与危机前不一样的货币政策工具。危机后美国银行业准备金剧增,传统公开市场操作已无法达到调控利率的目的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美联储主要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设置一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新新
短期名义利率退离零下限是美联储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最关键步骤,在这一决策过程中,美联储的政策将继续遵循常规时期的双目标制,兼顾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然而,由于当前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很小,通胀预期温和,而失业率居高不下,短期内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在预测未来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变化时,作者分别从泰勒规则、历史数据和美联储的政策信号三种方法入手,对其货币政策的决策做一前瞻性的分析,结论是美联储退出零利率的最早时点是2010年年底。
关键词:
美联储 零利率政策 退出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本·伯南克 牛筱颖
回顾八年来在美联储的工作,有收获也有不足,这些日子对于国家、对于美联储乃至对于我本人都有着不平凡的意义。今天我将简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关于透明度和问责制,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以及探讨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前景。透明度和问责制自2006年2月上任以来,提高美联储的透明度和问责制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敏婧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规划(2016-2020)》把职业化水平持续提高置于未来五年行业发展四大目标之首,并指出,要把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养成贯穿到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继续教育、执业质量监督检查等行业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对职业精神的认同,使追求和实践职业精神成为每一个注册会计师的自觉行动。为便于广大注册会计师学习研究,本栏将陆续编译介绍境外和国际上有关注册会计师职业化的文献资料。《职业道德决策框架》为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于2015年11月制订,旨在为特许会计师们提供一个应对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敏婧
《注册会计师行业五年规划(2016-2020)》把职业化水平持续提高置于未来五年行业发展四大目标之首,并指出,要把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养成贯穿到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继续教育、执业质量监督检查等行业建设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对职业精神的认同,使追求和实践职业精神成为每一个注册会计师的自觉行动。为便于广大注册会计师学习研究,本栏将陆续编译介绍境外和国际上有关注册会计师职业化的文献资料。《职业道德决策框架》为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于2015年11月制订,旨在为特许会计师们提供一个应对和处理执业实践中职业道德问题的决策指南,对于广大注册会计师们思考职业化问题,不无参考价值。如需研读《职业道德决策框架》原文,读者可登录https://www.icas.com/ethics/ethical-decision-making-framewor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