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7)
2023(7955)
2022(6755)
2021(6110)
2020(4840)
2019(11252)
2018(10973)
2017(21125)
2016(11211)
2015(12251)
2014(12226)
2013(12222)
2012(11934)
2011(10901)
2010(11291)
2009(10337)
2008(10199)
2007(9304)
2006(8643)
2005(8329)
作者
(33873)
(27899)
(27761)
(26297)
(17931)
(13365)
(12486)
(10689)
(10674)
(10065)
(9683)
(9309)
(9170)
(9042)
(8806)
(8749)
(8270)
(8269)
(8002)
(7816)
(7340)
(6922)
(6866)
(6440)
(6368)
(6305)
(6298)
(6179)
(5722)
(5540)
学科
(55941)
经济(55897)
(31344)
管理(29056)
(24238)
企业(24238)
地方(19269)
中国(19214)
(16771)
方法(15378)
(14716)
业经(14659)
(13761)
银行(13744)
(13420)
(13012)
金融(13012)
数学(12771)
数学方法(12658)
(11609)
农业(11512)
地方经济(10960)
(10453)
(10205)
(9675)
(9315)
贸易(9304)
(8906)
产业(8844)
体制(8481)
机构
学院(161455)
大学(158408)
(71505)
经济(69986)
研究(63821)
管理(58076)
中国(51766)
理学(47815)
理学院(47203)
管理学(46482)
管理学院(46177)
科学(36852)
(35755)
(33783)
(33223)
研究所(29666)
(29057)
中心(28865)
(26960)
财经(25366)
北京(23647)
(23244)
(22936)
(22605)
师范(22350)
农业(22155)
业大(22136)
(21737)
经济学(21669)
(20987)
基金
项目(99155)
科学(78152)
研究(74596)
基金(70326)
(61246)
国家(60655)
科学基金(51366)
社会(47700)
社会科(45307)
社会科学(45298)
(39688)
基金项目(36635)
教育(33001)
(32921)
自然(31218)
自然科(30476)
自然科学(30470)
编号(30100)
自然科学基金(29946)
资助(28687)
(28163)
成果(25072)
重点(23194)
发展(22851)
(22474)
课题(22137)
(21681)
(20506)
国家社会(19629)
创新(19311)
期刊
(91825)
经济(91825)
研究(55960)
中国(39692)
(28702)
(25131)
管理(24916)
(24237)
金融(24237)
学报(23642)
科学(23283)
农业(19199)
教育(18742)
大学(18468)
学学(17376)
业经(16655)
经济研究(14846)
技术(14491)
财经(13037)
问题(11952)
(11332)
(10119)
(8987)
世界(8947)
国际(8701)
商业(8699)
技术经济(8349)
经济管理(7991)
现代(7935)
经济问题(7925)
共检索到273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君潞  常殊昱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美国重要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支柱性机构,其权力结构的变迁过程体现出美国监管当局监管思路的重要转变。本文通过梳理回顾美联储权力结构的变迁过程,试图揭示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监管体制层面的不足。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对监管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通过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试图通过对金融监管框架的结构性调整,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保障。通过对该法案的剖析,能够总结归纳出美国政府监管当局针对混业经营监管的新思维,以及趋向于宏观审慎监管方式的转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鹿小楠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监管制度也逐步向统一综合监管方向发展。本文深入研究混业经营背景下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趋势、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凯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是大趋势,但由于金融改革是一个复杂漫长过程,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卫中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相悖。面对加入 WTO后的新形势 ,我国金融业应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 ,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冷煜  
本文对IAIS核心监管原则、欧盟偿付能力Ⅱ监管模式、美国RBC监管模式和北美动态偿付能力监管模式等四个当前最新的保险监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论述,并阐述通过国际保险监管比较研究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几点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景瑞琴  周新生  
通信与信息技术进步使得医疗服务外包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领域。本文介绍了医疗服务外包发生的原因、主要类型和发展状况,并从执业资格、质量认证、信息隐私和事故责任4个方面分析了国际医疗服务外包在医疗监管方面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讨论了国际医疗服务外包带来的经济利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牟思思  张赶  
监管科技(RegTech)最早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提出,将其定义为“金融科技的一部分,专注于更有效满足监管要求的技术”。国际金融协会(IIF)将其定义为“使用新技术以高效解决监管和合规障碍”。监管科技产生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日趋复杂需要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率。
关键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卫东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结合美国、欧盟和英国近年来的金融监管改革实践和发展脉络,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加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改变监管理念,强调全面监管,努力填补监管漏洞;改变监管治理结构,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特殊处理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波  
国际保险监管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全球保险监管规则趋于统一、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并举、逆周期监管和保险创新监管得到加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艳伟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是全球金融治理的先行者和引领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对经济增长、信贷提供和市场流动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实施和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的建立等提升了监管的严格程度。严格的监管让市场更具韧性,却限制了中小银行的发展。目前,增加金融行业监管弹性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楠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已连续2 1年(1995~201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经济最自由的地方。银行业方面,香港是全球银行机构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球百大银行中,约70家有在香港营运业务,截至2015年底,香港共有157家持牌银行、24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18家接受存款公司;证券业方面,香港有全球集资额最高的股票市场,2015年在香港透过首次公开招股筹集的股本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龙子午  
国际证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协调活动的加强,对会计监管科学认识的不断清晰,导致会计监管的英美模式和德法模式的相互靠拢。本文认为,我国会计监管的优化,关键是调整方向和规范政府行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林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国金融业也应当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 WTO,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志军  
当前我国金融业正处于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时期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不断联姻 ,优势互补。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是金融集团通过控股公司或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进行跨业经营 ,并进一步取消混业经营的限制 ,允许综合性全能银行集团成立。在实行混业经营的过程中 ,应注意处理好有关问题 ,防范金融风险 ;建立健全相配套的金融监管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