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4)
2023(7016)
2022(5892)
2021(5263)
2020(4154)
2019(9594)
2018(9413)
2017(17859)
2016(9570)
2015(10655)
2014(10728)
2013(10737)
2012(10522)
2011(9712)
2010(9886)
2009(9075)
2008(9123)
2007(8371)
2006(7862)
2005(7591)
作者
(28972)
(23896)
(23684)
(22598)
(15409)
(11427)
(10880)
(9249)
(9136)
(8773)
(8312)
(8138)
(7789)
(7766)
(7700)
(7497)
(7097)
(6976)
(6975)
(6581)
(6245)
(5961)
(5874)
(5562)
(5554)
(5476)
(5471)
(5362)
(4943)
(4784)
学科
(43897)
经济(43855)
(22907)
管理(22527)
(21445)
银行(21300)
(20069)
地方(17273)
中国(17227)
(17010)
(16841)
企业(16841)
(14996)
金融(14996)
(12370)
业经(11436)
方法(11231)
(10934)
制度(10931)
业务(10598)
地方经济(9614)
数学(9341)
数学方法(9263)
银行制(9148)
(8964)
农业(8800)
(8456)
(7891)
(7531)
(7186)
机构
学院(132511)
大学(130298)
(56121)
经济(54709)
研究(53167)
中国(49776)
管理(46063)
理学(36816)
理学院(36306)
管理学(35705)
管理学院(35441)
科学(30860)
(30388)
(29093)
(27883)
中心(25406)
(24805)
研究所(24791)
(24509)
银行(23433)
(23299)
(21821)
财经(21352)
北京(20263)
(19573)
(19327)
(19292)
农业(19138)
(19005)
师范(18803)
基金
项目(79063)
科学(61611)
研究(59600)
基金(55086)
(47779)
国家(47329)
科学基金(39812)
社会(37114)
社会科(35213)
社会科学(35208)
(31712)
基金项目(28489)
(26487)
教育(26217)
自然(24222)
编号(24196)
自然科(23614)
自然科学(23611)
(23551)
自然科学基金(23167)
资助(22889)
成果(20446)
发展(19111)
(18764)
重点(18384)
课题(18181)
(16916)
(16238)
(15405)
创新(15287)
期刊
(72855)
经济(72855)
研究(50437)
中国(36025)
(34511)
金融(34511)
(24351)
(21566)
管理(19086)
学报(18896)
科学(18340)
教育(16533)
农业(15142)
大学(14457)
学学(13540)
业经(12746)
经济研究(11669)
技术(11592)
财经(10803)
(9153)
问题(8953)
(8077)
国际(7581)
理论(7239)
(7055)
论坛(7055)
世界(6940)
(6937)
(6920)
农村(6816)
共检索到240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婕  张文卓  沈凌镁  汤振强  唐正超  
报告认为,硅谷银行倒闭是银行管理不善的典型案例,董事会和管理层未能有效管理风险,而美联储也未能采取足够有力的监管行动当地时间2023年4月28日,美联储发布《关于对硅谷银行监督和监管的审查报告》,系统分析了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特别是美联储的监管缺陷。审查由美联储副主席迈克尔·巴尔负责,没有直接参与硅谷银行监管的工作人员具体实施。报告认为,硅谷银行倒闭是银行管理不善的典型案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伟  张申怡  张宇宸  
报告认为,纽约签名银行倒闭的根本原因是风险管理不善,风险管理和内控措施与银行规模、业务复杂度和风险状况不匹配2023年4月28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对纽约签名银行倒闭原因和FDIC监管责任的内部调查结果——《FDIC对签名银行的监管情况报告》。报告认为,纽约签名银行倒闭的根本原因是风险管理不善,风险管理和内控措施与银行规模、业务复杂度和风险状况不匹配。FDIC虽然发现了该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但未及时下调相关评级,以致未触发监管强制措施。
关键词: 银行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增武  彭兴韵  黄国平  
硅谷银行银行倒闭的突变性2023年3月7日,硅谷银行还在其官网自豪地宣称获得“2023年美国百大银行”的称号。仅仅两天后,它就被宣布倒闭,可谓一场戏剧性的“突变”。硅谷银行从成立之时起,就是有别于传统银行机构的“另类”,它主要服务于科技行业和风投领域客户,虽然它并非美国的老牌银行,却一直被认为是银行业服务科技创新的样板。随着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其吸收的存款也水涨船高,不断增加。负债端的扩张,必须要有相应收益的资产扩张,以覆盖其负债成本并确保有所盈利。
关键词: 硅谷银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萍  付娟  
会计目标是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而监管目标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正是由于二者目标的不同,导致了针对投资者和监管者分别编制会计报告与银行监管报告,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文章从资产负债率与资本充足率、会计资产减值损失与监管拨备以及公允价值运用的分离三个方面,分析会计报告与银行监管报告的分离,阐述了分离的后果,并根据会计报告与银行监管报告的统一性,提出二者相互协调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麟  李华章  
影子银行走到了阳光下,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明晰改革路径,强化金融市场改革的信心,加速与国际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步伐影子银行:概念中性,范围适度国际金融危机后,业界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子银行定义,即正规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机构主体和经营活动。在狭义的定义中,影子银行可概括为三类: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不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光宇  
2018年是资管新规系列政策出台,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方向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拉开了资管新规系列政策出台的序幕。7月20日,央行继续公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为4月27日的政策打了一些补丁,允许老产品投资新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梁超杰  
2013年5月27日,平安银行等机构在深圳发布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总结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六大发现",呼吁各界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融资与供应稳定"等关键问题,并就加速中国供应链管理行动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培养和储备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加大对信息化技术投入等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晓星  卢菲  谢福座  
本文以银行发展为因变量,银行监管系列措施为自变量,影响银行发展的其他重要因素为控制变量,构建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模型,利用数十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发展与银行监管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外部治理和监管部门独立性均能够显著促进银行发展;资本监管和官方监管对银行发展的作用不明显,银行业务活动的过高限制不利于银行长期发展;政府监管的廉洁高效与金融行业的成熟、开放有利于促进一国银行业的发展;中国目前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水平总体偏低,需要构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审慎性银行监管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勤  范国英  
现代银行监管必须在保持金融稳定与提高金融效率之间进行权衡。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监管当局一直对银行机构的监管持审慎态度,市场准入监管比较严格。这种监管政策虽然在理论上限制了银行的竞争和发展,但却是监管当局为解决现有银行风险和保持金融稳定的一个较好政策选择。近年来中国为促进竞争而实行的利率自由化(市场化)政策至少在短期内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效果甚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王增武  
2023年3月28日,有关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听证会如期举行,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发言及前期的救助措施等都让我们对硅谷银行等倒闭事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鉴于此,我们以硅谷银行和美联储为线索简要梳理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特点和美联储救助政策的特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刘时雨  罗荣华  张晓玫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微观数据,探究互联网理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即从微观视角阐释互联网理财产生的"鲶鱼效应",并着重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金融科技监管带来的外部效应。研究发现:(1)互联网理财通过提高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率,加剧其高息揽"储"动机,即面对互联网理财带来的存款分流压力,银行会借道影子银行业务强化监管套利行为;(2)金融科技监管能够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受互联网理财冲击,中小银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理财产品定价和规模扩张策略,由此监管的正外部效应对它们的作用更强;(3)金融科技监管通过改善银行流动性状况减弱银行的高息揽"储"动机,监管政策对短期、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影响更大。本文研究表明,在监管政策助力下,推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既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又会减少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曾卫京  
澳洲储备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曾卫京(国家外汇管理局)当一个仅28岁的交易员几乎断送了有几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时,人们在震惊之余,不能不开始重新反思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对其实行更有效监管的必要性。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不产生任何附加风险,我们大可不必谈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君潞  常殊昱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美国重要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支柱性机构,其权力结构的变迁过程体现出美国监管当局监管思路的重要转变。本文通过梳理回顾美联储权力结构的变迁过程,试图揭示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监管体制层面的不足。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对监管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通过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试图通过对金融监管框架的结构性调整,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保障。通过对该法案的剖析,能够总结归纳出美国政府监管当局针对混业经营监管的新思维,以及趋向于宏观审慎监管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