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7)
- 2023(11424)
- 2022(9366)
- 2021(8475)
- 2020(6959)
- 2019(15666)
- 2018(15037)
- 2017(28094)
- 2016(14872)
- 2015(16635)
- 2014(15998)
- 2013(16218)
- 2012(15338)
- 2011(14363)
- 2010(14071)
- 2009(13257)
- 2008(12595)
- 2007(10986)
- 2006(10034)
- 2005(9221)
- 学科
- 济(86733)
- 经济(86653)
- 管理(40219)
- 业(36056)
- 方法(31848)
- 数学(28960)
- 数学方法(28808)
- 企(27114)
- 企业(27114)
- 中国(22083)
- 地方(17909)
- 农(17669)
- 学(16933)
- 贸(16491)
- 贸易(16483)
- 易(16082)
- 财(15108)
- 业经(15097)
- 制(12870)
- 地方经济(12752)
- 环境(12448)
- 农业(12097)
- 融(11897)
- 金融(11897)
- 银(11336)
- 银行(11295)
- 行(10952)
- 发(9981)
- 体(9966)
- 关系(9847)
- 机构
- 大学(230899)
- 学院(226240)
- 济(113683)
- 经济(112076)
- 研究(91362)
- 管理(82114)
- 理学(71160)
- 理学院(70292)
- 管理学(69284)
- 中国(69053)
- 管理学院(68885)
- 科学(53964)
- 京(49482)
- 所(47318)
- 财(46376)
- 农(44313)
- 研究所(43496)
- 中心(38834)
- 经济学(37958)
- 财经(37822)
- 业大(35642)
- 农业(35331)
- 经(34779)
- 经济学院(34129)
- 院(32416)
- 北京(31790)
- 江(31456)
- 科学院(29142)
- 财经大学(28369)
- 范(27057)
- 基金
- 项目(153405)
- 科学(121359)
- 基金(116761)
- 家(105963)
- 国家(105193)
- 研究(103979)
- 科学基金(88004)
- 社会(72363)
- 社会科(68889)
- 社会科学(68873)
- 基金项目(60664)
- 自然(56790)
- 自然科(55506)
- 自然科学(55483)
- 省(55010)
- 自然科学基金(54577)
- 划(48416)
- 资助(48004)
- 教育(45415)
- 编号(35936)
- 重点(35412)
- 部(35404)
- 发(34343)
- 国家社会(32698)
- 创(31611)
- 中国(30912)
- 教育部(30053)
- 创新(29893)
- 科研(29855)
- 计划(28835)
共检索到343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敬松
一、美联储升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联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始终是主流,在宽松的过程中为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先后经历了5轮较为明确的升息周期,分别是1983~1984年、1988~1989年、1994~1995年、1999~2000年及2004~2006年。这几次升息的持续时间都非常短暂,且每次升息后往往伴随世界性或区域性危机,大概以7年为周期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喻心
去年年底以来,我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经济也随即迎来新一轮强力复苏。文章认为,由于海外商品消费已经处于下行阶段,中国经济复苏尤其是消费修复将有效对冲海外需求回落,助力全球经济增长;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将是结构性的;由于美国经济本身具有较强韧性,加上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需求和通胀的溢出效应,对美国年内降息的预期可能落空。
关键词:
经济复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彭承亮
自2015年以来,美联储连续九次加息,美国的加息对中国产生了较强的溢出效应。以往学者较少关注美国加息对中国的投资、消费与进出口的全面的结构性影响,以及美国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因此难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与政策建议。本文使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检验了美国加息可能存在的通过利率、汇率、股价和物价对中国的投资、消费与进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显示:美国加息导致了中国国内投资下降、消费减少、进出口增加,而且中资企业会比外资企业承担更大的压力。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央行应向市场适度地定向补给流动性,政府应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继续发挥进出口对于产业和需求结构的拉动作用,同时应警惕西方发达国家可能通过贸易转嫁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在2016年12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0.25%~0.5%提高至0.5%~0.75%,这是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第二次加息。相比2015年底的首次加息,美联储二次加息意味着对美国经济回暖的确认,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美联储后期加息步伐或加快,并对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在2016年12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0.25%0.5%提高至0.5%0.75%,这是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第二次加息。相比2015年底的首次加息,美联储二次加息意味着对美国经济回暖的确认,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美联储后期加息步伐或加快,并对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美联储 经济 金融 财政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在2016年12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0.25%~0.5%提高至0.5%~0.75%,这是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第二次加息。相比2015年底的首次加息,美联储二次加息意味着对美国经济回暖的确认,综合各方面情况看,美联储后期加息步伐或加快,并对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长军
2011年3月11日爆发的日本大地震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愈演愈烈。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由于日本的制造业在全球所占比例举足轻重,因此当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来临的时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会非常缓慢地、逐渐地显现出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本刊一贯主张打通中国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的樊篱,推动中国经济学的进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几件比较迫切的任务:(1)问题的融合。中国经济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必须放在开放条件的背景下进行研究,而研究国际问题如果缺少对中国现实的关注,就会失去方向感。(2)方法的进步。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的研究,都应该寻找一种逻辑清晰的分析框架,并尽可能的借鉴较为成熟的数理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齐晓楠 成思危 汪寿阳 李自然
本文首次以VAR模型测算了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对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其传导机制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包含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货币和汇率的中国经济联立方程系统,并进行了政策模拟,检验了不同美联储新增国债购买规模下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实证结果表明,中长期QE2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最后,针对QE2对人民币汇率和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量化宽松 人民币汇率 VAR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向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施建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克劳斯-于尔根·甘恩 菲利普·霍伯 加琳娜 黄杨荔
中国经济曾是金融危机后全球增长最重要的动因,过去一年来却在逐步丧失动力。2007年以来10%高增速的出口驱动型增长已是过去时,因而中国政府采取了巨大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以设法保持高增长。然而,这使得私营部门积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利军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这是美联储自2006年以来首次加息,符合市场主流预期。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利率长时间维持在超低水平。此次加息,美联储虽然只上调了25个基点,但标志着美国退出量化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