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0)
2023(15365)
2022(13160)
2021(12496)
2020(10455)
2019(24188)
2018(23590)
2017(45458)
2016(24768)
2015(27672)
2014(27192)
2013(27163)
2012(24836)
2011(22542)
2010(22078)
2009(20297)
2008(19604)
2007(16813)
2006(14499)
2005(12715)
作者
(71861)
(59756)
(59163)
(56367)
(38034)
(28628)
(26789)
(23607)
(22618)
(20968)
(20228)
(20113)
(18753)
(18727)
(18360)
(18277)
(17885)
(17814)
(17053)
(16838)
(14980)
(14466)
(14346)
(13486)
(13421)
(13103)
(13051)
(13016)
(11989)
(11748)
学科
(97683)
经济(97567)
管理(66792)
(64430)
(51908)
企业(51908)
方法(46028)
数学(40635)
数学方法(40283)
中国(28318)
(26304)
(25013)
(23199)
贸易(23190)
(22682)
(21271)
业经(20684)
农业(17779)
地方(17467)
(17321)
环境(15289)
(15240)
银行(15174)
(15064)
(15025)
金融(15024)
技术(14946)
(14883)
财务(14816)
财务管理(14794)
机构
大学(352689)
学院(347159)
(144962)
经济(142259)
管理(136767)
研究(122439)
理学(119531)
理学院(118188)
管理学(116263)
管理学院(115660)
中国(91302)
科学(76408)
(75377)
(63217)
(61998)
(61644)
研究所(57282)
业大(55371)
中心(53972)
财经(51796)
农业(48894)
北京(47916)
(47538)
(47081)
经济学(44897)
(44815)
师范(44309)
(43998)
经济学院(40713)
财经大学(38911)
基金
项目(245088)
科学(191905)
基金(180067)
研究(174198)
(159777)
国家(158519)
科学基金(134332)
社会(111645)
社会科(105857)
社会科学(105832)
基金项目(95706)
(92228)
自然(88179)
自然科(86140)
自然科学(86113)
自然科学基金(84604)
(79564)
教育(78941)
资助(74253)
编号(68590)
成果(55051)
重点(54989)
(54962)
(51794)
(50860)
创新(47536)
科研(47281)
国家社会(46960)
教育部(46836)
课题(46822)
期刊
(148610)
经济(148610)
研究(101611)
中国(62054)
学报(61492)
(55518)
科学(54522)
管理(47728)
大学(45733)
(45413)
学学(43196)
农业(38708)
教育(33872)
(28943)
金融(28943)
技术(26334)
经济研究(25675)
财经(24925)
业经(22913)
(21321)
(20916)
问题(20090)
(18685)
科技(17638)
图书(17350)
(16669)
国际(16436)
世界(16348)
技术经济(16078)
理论(15998)
共检索到496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梦满  刘传哲  管琳娜  陈慧莹  
基于M-F-D模型和国际货币溢出效应理论,分析美联储加息进程的开启与退出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选取利率、汇率、资产价格渠道,建立TVP-VAR模型分析美联储加息进程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进程对中国的资本流出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美联储退出加息进程的溢出效应更具有持续性,其通过利率渠道的溢出效应也更为明显;利率、资产价格与资本流出量具有同向变动趋向,汇率渠道与资本流出量具有反向变动趋向。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应对美联储退出加息进程对中国资本流出产生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传哲  杨梦满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选取中美两国1998-2017年度的季度数据,建立TVP-VAR模型,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本流出影响的时变特征和结构性变动;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法、脉冲响应分析和时点脉冲响应分析,从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三个渠道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利率和美联储加息通过利率的传导渠道在短期内对中国资本流出的溢出效应明显,正向作用在加息后第二季度达到峰值;而汇率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对资本流出溢出效应较弱。由结果可知,通过在国内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可以有效地减轻因美联储加息给我国资本流出带来的压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剑  王勇  
本文采用199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美国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定量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产出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中国的产出增加,进而提出了应对美国推进加息周期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传哲  陈慧莹  
自2015年12月美联储启动新一轮的加息周期以来,截至2018年3月,美联储已加息6次,意味着美国逐步退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于国际资本流动配置将会产生广泛影响。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探究了美联储加息对资本市场的动态传递效应,并以汇率为传导渠道对该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美联储加息在不同时点对资本市场存在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影响程度,且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影响均存在时变性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本文通过构建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脉冲响应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隔夜拆借利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表明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为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但冲击幅度较美国隔夜拆借利率更大,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有较强的负向溢出效应。第三,美国隔夜拆借利率、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本文通过构建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脉冲响应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隔夜拆借利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表明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为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但冲击幅度较美国隔夜拆借利率更大,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有较强的负向溢出效应。第三,美国隔夜拆借利率、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幅度总体较小且不断变弱,这与新一轮美联储加息的节奏相对缓和以及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息息相关。因此,中国货币当局应及时关注和监测跨境资本流动,警惕和防范美联储加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不利冲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稳定,进而缓解汇率波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东民  杨子荣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路径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美联储在利率等常规货币政策空间耗尽后,开始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014年1月,美联储正式启动缩减购债(Taper),即开始缩减QE,并于2014年11月完全退出QE。2015年12月,美联储在危机后首次加息,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美联储货币政策从宽松到收紧的路径大致可以概括为:降息→QE→缩减QE→退出QE→加息→缩表。上一轮美联储货币政策周期对于分析当前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路径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在大规模流动性支持下开始企稳。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如果美联储不能有效地控制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及时收回流动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卷土重来。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和效果,研究退出的时机和退出的路径,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展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朝伟  
文章基于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数据,利用SVAR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了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产价格的溢出效应。脉冲响应结果显示:(1)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提高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存在负向溢出效应,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2)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我国股票价格下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而房地产市场受到冲击则不明显,仍表现为价格上升。为应对美联储加息的不利影响,我国应适度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丰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地位,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文章也对讨论其他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朝伟  
文章基于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数据,利用SVAR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分析了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产价格的溢出效应。脉冲响应结果显示:(1)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提高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存在负向溢出效应,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2)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我国股票价格下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而房地产市场受到冲击则不明显,仍表现为价格上升。为应对美联储加息的不利影响,我国应适度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丰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地位,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文章也对讨论其他经济体对我国的溢出作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焱林  张倩婷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产出的影响受中国制度变迁、对外开放度、经济景气度等多因素影响,并因时而异。本文基于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选取中美两国1996-2015年的季度数据,建立TVP-VAR模型,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产出影响的时变特征与结构性变动,并从汇率和利率两个渠道进行解释。结果表明,1999年和2004年的正向刺激分别得益于逆向调控刺激信贷和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而当前全球经济依然疲弱,资本流出和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的负面效应凸显,冲击表现为负。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和对美联储加息进行的预判给出中国对冲其负面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随着美国经济渐趋复苏,美联储开始逐步收缩刺激性政策,月度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削减到150亿美元后,终于在2014年10月30日宣布将购债规模从11月1日开始降低为零,这意味着美联储不再扩大创造基础货币,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可能因持有的资产到期而开始缩减,也可能会采取扭曲操作来维持现有的规模。这是美联储转向退出实施已达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的重要标志。美联储为什么在此时宣布开始退出QE政策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栗亮  
本文通过考察1970年之后美国历次经济周期中货币政策的收缩时机,利用数值估计,预测本次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退出策略的发生时机。我们发现:美联储对实际产出和失业率的反应时间较长,对通货膨胀、TED息差和标准普尔指数的反应时间较短;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预计发生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贴现率的提高预计发生在2015年12月,国债和MBS的减持预计发生在2015年2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庆伟  卜凡玫  岳绍冬  李燕超  
美联储退出QE,将改变过去几年宽松的国际环境。借助美国经济转型和国际环境改善的契机,我国应牢牢把握改革与转型的机会,加大改革与结构调整力度,适时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保持货币投放渠道通畅,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加强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沟通和政策协调,积极应对QE退出带来的冲击,实现经济成功转型升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范小云  文艺  
美元的全球中心货币地位使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外部溢出效应,其政策退出和政策正常化会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和进出口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影响,文章尝试评估了美国QE政策退出对我国经常账户的影响。基于符号限制的贝叶斯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QE政策退出会导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并且影响持续时间相当长,表明我国同样面临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同的危机前兆。因此,政府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本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构建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池子"机制,严格控制外债规模以及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