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1)
- 2023(9255)
- 2022(7573)
- 2021(7095)
- 2020(5758)
- 2019(12812)
- 2018(12161)
- 2017(22608)
- 2016(11909)
- 2015(13024)
- 2014(12237)
- 2013(12193)
- 2012(11111)
- 2011(10253)
- 2010(9738)
- 2009(9056)
- 2008(8620)
- 2007(7216)
- 2006(6176)
- 2005(5445)
- 学科
- 济(51208)
- 经济(51156)
- 管理(30743)
- 业(29437)
- 方法(23706)
- 数学(21875)
- 数学方法(21771)
- 企(21496)
- 企业(21496)
- 中国(16810)
- 贸(14451)
- 贸易(14446)
- 农(14238)
- 易(14205)
- 财(11483)
- 业经(10205)
- 农业(9551)
- 学(9483)
- 制(8975)
- 环境(8538)
- 银(8334)
- 银行(8303)
- 行(8008)
- 融(7967)
- 金融(7967)
- 出(7801)
- 关系(7668)
- 技术(7220)
- 发(6866)
- 划(6614)
- 机构
- 大学(172704)
- 学院(170131)
- 济(80934)
- 经济(79953)
- 研究(64713)
- 管理(63746)
- 理学(56288)
- 理学院(55644)
- 管理学(54905)
- 管理学院(54616)
- 中国(49422)
- 科学(38583)
- 京(36348)
- 农(33581)
- 财(32723)
- 所(32580)
- 研究所(30347)
- 中心(28060)
- 业大(27868)
- 财经(27515)
- 农业(26926)
- 经济学(26924)
- 经(25625)
- 经济学院(24589)
- 院(23106)
- 北京(23038)
- 江(21333)
- 财经大学(20979)
- 科学院(20733)
- 范(20427)
- 基金
- 项目(122335)
- 科学(97124)
- 基金(93484)
- 家(84949)
- 国家(84320)
- 研究(83696)
- 科学基金(70984)
- 社会(58081)
- 社会科(55364)
- 社会科学(55353)
- 基金项目(49473)
- 自然(46001)
- 自然科(45017)
- 自然科学(44999)
- 自然科学基金(44272)
- 省(43465)
- 划(38619)
- 资助(37464)
- 教育(37221)
- 编号(29814)
- 部(28429)
- 重点(27989)
- 国家社会(26379)
- 发(26325)
- 创(25926)
- 中国(25199)
- 创新(24438)
- 教育部(24313)
- 科研(24094)
- 大学(22806)
共检索到24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有鑫 赵雅婧
3月16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提高25个基点至0.75%1%。本文分析美联储加息意图、前景及对中国外溢影响。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正常化背景下的加息周期,与以往相比,本轮加息周期经济复苏基础尚未完全稳固,主要是为防范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未来加息还面临新兴市场溢回效应冲击和特朗普新政不确定性影响。本次加息将对我国经济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外溢影响,对我国跨境资本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王家强
美联储加息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各国的影响将有所区别。应高度关注以大宗商品出口为主导、外部赤字和美元敞口较大的国家爆发危机的可能性2015年12月,美联储9年半以来的首次加息行动牵动全球神经。从历史视角看,这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大一步,具有标志性意义;从现实情况看,美联储加息前路依然扑朔迷离。在全球经济增长力度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虎
为了科学准确的分析及预测美联储加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效果,并有的放矢的构建与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型经济模型,其中模型的关键要素为实际货币刚性。并基于该模型系统的分析美联储加息所表现出的外溢效益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在即期与远期的影响。通过Bayesian估计与量化分析后的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后会对我国当期汇率产生影响,并拉高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抑制国内消费需求。但从远期来看,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内生性生成机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美联储 加息 外溢效益 宏观经济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清 吴信如 鲁春义
构建一个含名义与实际刚性、带金融加速器的开放经济模型,研究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外溢效应及中国的应对之策。通过贝叶斯估计与数值模拟发现:美联储加息后国内利率将呈"驼峰"状上升,汇率即期大幅贬值,远期小幅升值。汇率贬值使进口需求锐减,出口需求骤增,国内通胀高企。实际利率上升使居民消费产生跨期替代,国内消费持续低迷;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上升,由于金融加速器效应,国内投资锐减。因此,美联储加息使国内总需求降低,出口需求增加,净产出增加,同时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进一步的福利绩效分析表明,若货币当局实行单一最优货币
关键词:
利率平价 汇率贬值 金融摩擦 货币政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清 吴信如 鲁春义
构建一个含名义与实际刚性、带金融加速器的开放经济模型,研究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外溢效应及中国的应对之策。通过贝叶斯估计与数值模拟发现:美联储加息后国内利率将呈"驼峰"状上升,汇率即期大幅贬值,远期小幅升值。汇率贬值使进口需求锐减,出口需求骤增,国内通胀高企。实际利率上升使居民消费产生跨期替代,国内消费持续低迷;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上升,由于金融加速器效应,国内投资锐减。因此,美联储加息使国内总需求降低,出口需求增加,净产出增加,同时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进一步的福利绩效分析表明,若货币当局实行单一最优货币规则可有效提高社会福利。基于此,提出货币政策调控与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平价 汇率贬值 金融摩擦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剑 王勇
本文采用199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美国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定量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产出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中国的产出增加,进而提出了应对美国推进加息周期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彭承亮
自2015年以来,美联储连续九次加息,美国的加息对中国产生了较强的溢出效应。以往学者较少关注美国加息对中国的投资、消费与进出口的全面的结构性影响,以及美国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因此难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与政策建议。本文使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检验了美国加息可能存在的通过利率、汇率、股价和物价对中国的投资、消费与进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显示:美国加息导致了中国国内投资下降、消费减少、进出口增加,而且中资企业会比外资企业承担更大的压力。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央行应向市场适度地定向补给流动性,政府应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继续发挥进出口对于产业和需求结构的拉动作用,同时应警惕西方发达国家可能通过贸易转嫁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汀汀
2016年底美联储加息已经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本文回顾了美联储历次加息及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元进入加息通道、全球货币政策出现分化的背景下,美元加息对我国资产价格、外债偿还、人民币汇率以及资本流动的影响。本文认为,美元加息对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冲击尚在可控范围之内,我们应当客观看待人民币的汇率波动,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更为灵活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
美联储加息 人民币贬值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朱昱昭
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1.75%~2.0%。自2018年3月美联储加息以来,截至6月13日,美元指数累计涨幅达到4.1%,一度突破94关口。随着美元持续走强,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货币贬值压力。其中,阿根廷比索的表现最为糟糕。5月7日至6月13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下跌超17.88%,最低下探至25.86的历史低点。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短期内大
关键词:
美联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其货币政策走向成为关注焦点。美联储7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以及主要官员在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信息表明,美国将于今年10月份退出购债计划,随后可能加息。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给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应高度关注,早定对策。
关键词:
美联储 加息及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利军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这是美联储自2006年以来首次加息,符合市场主流预期。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利率长时间维持在超低水平。此次加息,美联储虽然只上调了25个基点,但标志着美国退出量化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传哲 杨梦满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选取中美两国1998-2017年度的季度数据,建立TVP-VAR模型,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本流出影响的时变特征和结构性变动;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法、脉冲响应分析和时点脉冲响应分析,从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三个渠道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利率和美联储加息通过利率的传导渠道在短期内对中国资本流出的溢出效应明显,正向作用在加息后第二季度达到峰值;而汇率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对资本流出溢出效应较弱。由结果可知,通过在国内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可以有效地减轻因美联储加息给我国资本流出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
美联储加息 资本流出 TVP-VAR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佳俊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站在国际视角考虑,美国经济发展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我国近年来与美国之间的经济来往十分频繁,两国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联系。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美联储加息必然会给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联储加息给中国产生的影响比其他国家更大,有必要分析这一影响因素,同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美联储加息 影响 应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本文通过构建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脉冲响应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隔夜拆借利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表明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为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但冲击幅度较美国隔夜拆借利率更大,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有较强的负向溢出效应。第三,美国隔夜拆借利率、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本文通过构建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脉冲响应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隔夜拆借利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表明实际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为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均在零轴以下,但冲击幅度较美国隔夜拆借利率更大,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部门的资本流动有较强的负向溢出效应。第三,美国隔夜拆借利率、中美平均汇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各项目的冲击幅度总体较小且不断变弱,这与新一轮美联储加息的节奏相对缓和以及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息息相关。因此,中国货币当局应及时关注和监测跨境资本流动,警惕和防范美联储加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不利冲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稳定,进而缓解汇率波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